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果魚鱗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毛葉鏈珠藤

中文名稱;大果魚鱗蕨

拉丁學名;Acrophorus macrocarpus

界;植物界

科;球蓋蕨科

屬;魚鱗蕨屬

分布區域;雲南

大果魚鱗蕨,學名:Acrophorus macrocarpus,球蓋蕨科,植株高60-100厘米。

植物特徵

植株高60-100厘米。根狀莖斜升,先端密被褐棕色的披針形鱗片。葉簇生;柄部33-40厘米,基部粗5-8毫米並為褐色,密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向上禾稈色且漸變光滑,鱗片脫落後往往留下隆起的新月形鱗痕;葉片卵形,長35-60厘米,四回羽裂;羽片約8對,對生或上部的有時為近對生,平展或略斜展,密接,基部一對最大,距第二對8-11厘米,長卵形,長25-40厘米,中部寬13-1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截形並略覆蓋葉軸,有短柄(長2-4毫米),三回羽裂;小羽片10-12對,基部一對對生並略縮短,向上對生或互生,第二對通常僅有上側小羽片,中部的小羽片較長,橢圓披針形,略呈鐮刀狀,長7.5-15厘米,寬2.5-6.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平截並略覆蓋羽軸,通常下側的小羽片比上側的略長,二回羽裂;末回小羽片9/13對,對生或上部的互生,平展,疏離,橢圓形,長1.5-3厘米,基部寬6-11毫米,鈍頭並有2-3個小圓齒,基部闊楔形或為平截並緊靠小羽軸,羽裂深達末回小羽軸;裂片長方形,長約5毫米,寬3毫米,圓頭並為波狀,基部為不對稱的闊楔形,兩側羽裂達1/2或為波狀;向上的羽片漸小,末回小羽片近全緣或為淺羽裂。葉脈兩面均明顯,在裂片為羽狀,小脈單一或二叉,斜向上,不達葉邊。葉草質,干後棕綠色,上面疏被深棕色的粗短節狀毛,下面無毛;葉軸及各回羽軸禾稈色,有光澤,上面有狹縱溝,除基部外均光滑,基部上面密被節狀毛,下面有1片心臟形的棕色膜質鱗片。孢子囊群圓形,直徑約1毫米,生於小脈頂端,每裂片有1-2枚;囊群蓋球形,棕色,膜質,僅基部着生,幼時完全包封孢子囊群

生長環境

大果魚鱗蕨生長在海拔2 900-3 300米雜木林下。

分布範圍

大果魚鱗蕨特產於雲南(德欽)。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