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明宮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明宮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地處未央區東南部,東與辛家廟街道連接,南與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相鄰,西與張家堡街道接壤,北與譚家街道毗連,總面積11.5平方千米。大明宮街道境內有唐大明宮遺址,故名。大明宮規模宏大、格局完整,被稱為「中國宮殿建築的巔峰之作」。自唐高宗起,唐朝歷代帝王大都在大明宮居住、處理朝政,曾是中國220年的政治、文化中心。截至2020年6月,大明宮街道下轄20個社區、1個行政村。2011年,大明宮街道總人口76665人,工業總產值達到9.5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5億元,財政總收入9.2億元,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2000萬元。

中文名: 大明宮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

地理位置: 未央區東南部

面 積: 11.5 km²

下轄地區: 20個社區、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鳳城一路東段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 710014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76665人(2011年)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境內有唐大明宮遺址,故名。

建置沿革

秦、漢先後屬芷陽縣、霸陵縣。

唐屬萬年縣。

宋至清先後屬樊川縣、咸寧縣。

民國元年(1912年)後,屬長安縣,後屬午門倉、渭濱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龍首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西安市第十一區管轄。

1949年,初屬西安市第十一區第三、四、五、六鄉,後屬第三、四鄉。

1956年3月,第三、四鄉合併,成立馬旗寨鄉。

1958年8月,改為馬旗寨公社。

1960年5月,馬旗寨公社與未央官公社合併為大明宮公社。

1962年2月,復稱馬旗寨公社。

1966年10月,更名躍進公社。

1972年5月,復名馬旗寨公社。

1979年5月,更名大明宮公社。

1984年6月,改設大明宮鄉。

1985年2月,將大明宮鄉的方家村、肖家村、二府莊、南康村4村和方新村、二府莊、聯合3居民委員會劃歸二府莊街道。

1998年4月,將大明宮鄉的辛家廟、劉南、劉北、新房、廣大門5村劃歸辛家廟街道。

2000年3月,撤銷大明宮鄉改設大明宮街道,4月駐地由玄武路46號遷今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2年,大明宮街道轄曹家廟、楊家莊、井上、剛家寨、十里舖、炕底寨、孫家灣、東前進、先鋒9個行政村。截至2011年末,大明宮街道轄太華路、西鐵、雅荷、錦園新世紀花園、明園、連心、皇家園林、十里舖、炕底寨、楊家莊、孫家灣、東前進12個社區,井上、曹家廟、先鋒、剛家寨4個行政村;下設24個居民小組、16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大明宮街道下轄20個社區、1個行政村 。辦事處駐鳳城一路東段。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明宮街道地處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東南部,東與辛家廟街道連接,南與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相鄰,西與張家堡街道接壤,北與譚家街道毗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4.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5千米,總面積11.5平方千米。其中陸地11.3平方千米,占98.3%;水域0.2平方千米,占1.7%。距區人民政府2千米。

地形地貌

地處陝西關中平原中部。屬渭河沖積層的二級階地和殘餘的三級階地,地勢平坦。

水系水文

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主要有滻河、灞河等。

自然災害

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暴雨、冰雹、霜凍、連陰雨等。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大明宮街道轄區總人口7666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3萬人,城鎮化率68.8%。另有流動人口9317人。總人口中,男性36569人,占47.7%;女性40096人,占52.3%;14歲以下15180人,占19.8%;15—64歲35036人,占45.7%;65歲以上26449人,占34.5%。2011年,大明宮街道人口出生率8.26‰,人口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長率4.0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667人。

經濟

綜述

2007年,大明宮街道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690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510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5933萬元。2011年,大明宮街道財政總收入9.2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5億元,比上年增長29.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3億元,增值稅6000萬元,企業所得稅4700萬元。個人所得稅1000萬元,30%、25%、24%、28%。人均財政收入1.2萬元,比上年增長29%。

第二產業

2011年,大明宮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9.5億元,比上年增長9.2%,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8.7%。2011年,大明宮街道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753人,實現工業增加值7264萬元,比上年增長8.4%。銷售收入超億元以上的企業1家。2011年,大明宮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大明宮街道商業網點1800多家,職工4000人。2011年,大明宮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5億元,比上年增長30.9%。2011年,大明宮街道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9%。截至2011年末,大明宮街道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48億元,比上年增長9%;各項貨款餘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7%。

交通運輸

大明宮街道境內西安地鐵2號線、西安地鐵4號線通勤。主幹道有未央路、太華路、貞觀路、北二環等。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大明宮街道文化藝術團體20個,會員500個;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2個,藏書3.2萬餘冊;檔案室1個,建築面積80平方米;文化休閒場所8個。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鑼鼓、秧歌、秦腔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大明宮街道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4210人,專任教師687人;小學6所,在校生7189人,專任教師38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80人,專任教師4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高中1所,在校生600人,專任教師47人。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大明宮街道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1個,其中二級甲等醫院1個,衛生所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病床456張;固定資產總值0.5億元。專業衛生人員46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00人,註冊護土260人。2011年,大明宮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3萬人次,住院手術5000台次,出院病人1.3萬人次。2011年,大明宮街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633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大明宮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7戶,人數188人,支出55.3萬元,比上年增長9.1%,月人均245元,比上年增長2.6%;城市慢性病救濟2戶,支出1600元。大病救助3戶,支出9200元。2011年,大明宮街道農村最低生活保障3戶,人數9人,支出4164元,比上年下降66.1%,月人均38.5元,比上年下降66.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9900元,比上年增長11%。社區服務站12個,社區服務設施36個。居家養老日托服務站3個,床位數20張。2011年,大明宮街道新增就業人員1306人,有37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05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64人,全年共幫助3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2051人,比上年末增加1153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3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24人。

歷史文化

大明宮

大明宮是大唐帝國的大朝正宮,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位於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北側的龍首原。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是唐長安城三座主要宮殿「三大內」(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稱為「東內」。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200餘年。占地面積約3.4平方千米。大明宮規模宏大、格局完整,被稱為「中國宮殿建築的巔峰之作」,由大明宮開創的宮殿建築布置方式,奠定了東亞中古及其後的古代宮殿制度,是唐以後中國宮殿建築之範本,對中國明清故宮及日本和韓國等東亞宮殿建築產生了重要影響。「梨園」是大明宮太液池畔的遊園,堪稱中國第一座皇家藝術學院,因唐玄宗在此地教演藝人,後來就與戲曲藝術聯繫在一起,成為藝術組織和藝人的代名詞。1961年3月4日,大明宮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9月9日,史詩紀錄片《大明宮》在聯合國總部首映,開創了中國電影在聯合國首映的先河。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陝西省西安市大明宮旅遊景區是國家5A級景區。[1]

視頻

蓮湖區北院門街辦-大明宮健康走活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