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縣劉集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悟縣劉集鎮位於大悟縣東南部。東與河口鎮和四姑鎮竹園村相連,西與夏店鎮交界。2018年底,全鎮完成生產總值18.85億元,同比增長8%;全鎮工業總產值預計完成15.12億元,同比增長8%。限額以上工業實現利潤1872萬元,同比增長6.4%;實現利稅1146萬元,同比增長6.51%;主營業務收入完成3.97億元,同比增長6.9%;產銷率達到98.77%;同比增長7%。全鎮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51億元;國地財收入1319萬元,同比增長8.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33萬元,同比增長8.3%;實現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0元,同比增長5.7%,經濟社會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1]
中文名稱: 劉集鎮
外文名稱: Liuji
別 名: 劉集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湖北省大悟縣
下轄地區: 劉集街、金鼓、店崗、長沖
電話區號: 0712
地理位置: 湖北省中部偏東,孝感市東北部
面 積: 66.9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28114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鐵寨山
火車站: 孝感北站
車牌代碼: 鄂K
生產總值: 18.85億元
概況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劉集鎮位於大悟縣東南部。東與河口鎮和四姑鎮竹園村相連,西與夏店鎮交界。南與黃陂縣蔡店鄉毗鄰,北與夏店鎮務崗村、四姑鎮田柯村接壤,鎮政府駐劉集村,全鎮人口28114人(2017年),面積66.9平方千米(2017年)。轄1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劉集街道居委會、金河村、金鼓村、大頂村、會崗村、鐵寨村、合山村、店崗村、劉集村、蘭沖村、馬崗村、沙河村、汪寺村、長沖村、建設村、劉棚村。上頭河是蘭沖村中部的一個小村落。
境內西南部金鼓一帶多丘陵,間有低山,皆為流沙白土。東北多平畈,間有丘陵。總耕地面積23887.98畝。其中,水田14479。35畝,旱地9408.63畝。山林面積39671.01畝。
劉集鎮原是小村莊,無集市,禮山縣建置前屬黃陂縣。建縣後劃屬二區,後改一區。1941年屬河口鄉。解放初期,設鄉政府於此。因處禮(山)河(口)公路之側,交通較便,附近沙河店集市貿易逐漸遷來,形成小鎮,屬河口區。1975年從河口區析出,與金鼓鄉合併,設劉集人民公社。1984年復屬河口區。1987年9月、再度與金鼓合併。設劉集鎮。轄金河、金鼓、大頂、會崗、鐵寨、合山、店崗、劉集、藍沖、馬崗、沙河、汪寺、長沖、建設、劉棚等15個村,229個村民小組。28114人(2017年)。鎮內有金鼓露毫茶葉公司、修造廠、翻砂廠、尼龍廠、磚瓦廠等小型企業。還有大面積適用與企業開發的用地。有中學1所。小學14所及鎮衛生院、文化站等。
鎮內集鎮除劉集外,還有會崗。鎮政府駐地劉集,西北距縣城40公里。
劉集鎮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史。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共產黨員梁立標、劉家練等在劉集地區建立中共黨的組織,領導農民運動。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先後為膿孝北縣蘇維埃、河口縣蘇維埃轄區。
劉集鎮位於大悟縣東南部,304省道穿境而過,距省會武漢100公里,交通便利。全鎮轄15個行政村,210個村民小組,28114人(2017年)。國土面積66.9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面積3.2萬畝,山場面積3.1萬畝。2006年財政收入680萬元。
經濟建設
劉集鎮茶葉產業效益明顯。茶葉面積7680畝,受益面積6600畝,茶葉總產量132噸,茶葉總產值2112萬元,年創利稅591萬元。金鼓地區所產茶葉「金鼓露毫」茶屬湖北省「十大名優茶」,二OO二年「金鼓」牌商標被評為湖北省著名商標,二OO三年被中國農業部綠色食品發展認證中心評為「綠色食品」。
金鼓露毫產於金鼓山一帶,於1994年,由劉集鎮金鼓茶場研製而成。當年獲省級一等獎,次年獲特等獎,此後先後7次獲省級以上優質金獎。1998年,被國家推薦為國際名茶產品。金鼓山一帶土質富含磷、鋅、錳等多種微量元素,所產綠茶則具有獨特的外形與內質。金鼓茶,觀外形:細、圓、光、緊、直,白毫顯露;品茶質:湯色碧綠明淨,口味純正,香氣清馨持久;論功效:具有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利尿護肝、降壓降脂,健美護齒等獨特之功效。
該鎮人在武漢廢金屬行業是龍頭老大。該鎮石材資源儲量豐富。金鼓地區花崗岩總儲量為1.2億立方米,有多種花色品種。該鎮通過招商引資手段,大力開發金鼓石材資源,成立了「劉集鎮金源石材廠」,年生產優質板材20萬平方米,年產值達1000萬元,年創利稅200多萬元,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成為該鎮招商引資重點企業。該鎮旅遊開發前景廣闊。大的旅遊景點有5個,即以石頭著稱的鐵寨廟、鷹嘴山,有「天湖」之稱獨石沖水庫,有以充滿神奇傳說的大頂山及上、中、下三寺,有風景秀麗、以出產「胖頭魚」著稱的「八一湖」,有以盛產綠茶聞名的喻家山休閒山莊等。為充分挖掘劉集金鼓地區的旅遊資源,鎮政府爭取項目資金180多萬元,修通「八一湖」環湖公路6.8公里,使各旅遊景點間的交通更為便利。旅遊經濟將成為我鎮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
該鎮常年勞務輸出近5500人,在外務工經商的百萬元大戶60多個,千萬元大戶5個,帶動效應明顯,年實現打工經濟收入3000多萬元。在新農村建設中,許多有志之士紛紛捐款、捐物,積極投身家鄉的建校、修橋、修路等公益事業建設。
該鎮屬丘陵地區,原始生態植被保持較好,四季氣候分明,常年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森林覆蓋率達58%,人居環境優良。鎮內群眾生活殷實,群眾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摩托車、彩電、手機、電話進入尋常百姓家。30%的農戶用上電冰箱,15%的農戶用上洗衣機,60%的農戶用上自來水,70%的農戶住進了兩層小洋樓。人們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鄰里和睦,鄉風文明。
「金鼓」乃金鼓石而得名。東南有金鼓山相擁,西北鐵砦山環抱,中間形似一隻30平方公里的巨大金盆。金鼓圈既是大悟縣劉集鎮蓬勃發展的旅遊經濟圈,又是聞名遐邇的「金鼓露毫」茶葉產業帶。
相傳,金鼓山半腰,住着一戶貧苦人家,缺衣少食,幾近餓死的邊緣。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在門前放置了一隻金碗、一雙金筷,囑咐一日取一粒米、一滴油,自然有飯吃。老實的莊稼人謹遵叮囑,不再挨餓。後來,一位貪心的財主知道後,喜出望外,搶走了金碗和金筷,鑿大了油鹽窩,從此,再也不冒油鹽了,油鹽窩也變成了一個大石鼓。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前,金鼓隸屬黃陂縣。據明嘉靖三十五年《黃陂縣誌》載:「金鼓山在縣北一百里,上有石,形如鼓。世傳陰雨有聲,又名陰鼓山」。峰高464.5米,面積約8平方公里。金鼓山古時為筆架山,因三座山峰相峙酷似筆架而得名。此山秀拔雲表,風景獨特。有仙人隱居其中,天長日久,仙人發現北面的鐵寨山不斷長高,唯恐超過筆架山。於是便到鐵寨頂上靜坐念咒,自此,鐵寨山再也沒有增高。為了永遠鎮住鐵寨山,仙人便將筆架山改稱「大頂山」。
大頂山位於大悟縣劉集鎮金鼓村南端,同黃陂縣蔡店鎮相依,屬長江支流灄水河的源頭。大頂山大氣峻秀,壁立千仞。站在不同的方位,運用不同的視角,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石多景,大有「遠近高低各不同」之美。站在山下向南仰望,一座百餘米長的巨石,象一隻青蛙攀爬在大頂山西峰的小頂尖。
鼓出的兩隻眼珠炯炯有神。當你順着百步天梯登上大頂山中峰,轉身向西俯視,這座巨石又象一頭昂首的雄獅,蔚為壯觀。站在雄獅頭上,兩塊巨石凌空而下,交疊成「人」字型,百丈懸崖,如一幅打開的蚊帳,故此被人們稱之為「帳子洞」。主峰北側有一口清澈的泉水井,又叫「龍口泉」,夏天涼爽甘甜,沁人心脾,冬日霧氣蒸騰,水溫適宜。站在山頂放眼四周,只見群峰連綿,層巒疊嶂,蒼松翠柏,奇石茂密。清晨,百鳥齊鳴,鶯歌燕舞。初春,檔花、杏花、梨花競相綻放,滿山紅杜鵑鮮艷妖嬈。深秋,山上的楓葉,遍山的烏桕紅葉和金黃的銀杏葉交織在一起,着實是一幅「青山無墨千年畫」。「大悟紅土地,深秋賞紅葉」,成為大悟策劃宣傳的又一旅遊品牌。
坐落金鼓西北的鐵砦更顯「靈山」之美。韓前海老人介紹,光緒二年《黃陂縣誌》記:「北鄉鐵砦廟會之眾,僅次於木蘭山。」鐵砦廟宇由大廟、中廟、金頂廟三部分而成。金頂廟構築在峻岭之巔凸起百米高的石台之上,四面懸崖峭壁,巍峨險峻,只有容一人攀登的300步石梯,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酈道元筆下「懸泉瀑布,清榮峻茂」的景象,忽現在眼前。石台占地僅90平方米,為3間飛檐架屋,金碧輝煌,供奉為祖師殿、娘娘殿和玉皇閣。是當地百姓祈求平安、祈禱神降好運、帶來風調雨順的朝聖之地。
鐵砦原叫石寨,屬喀斯特地貌,岩石裸露,素有「鄂北小黃山」之稱。山上奇石怪狀,惟妙惟俏,「八戒拱天」、「神龜探月」、「金蟾觀天」、「關公拜佛」、「駱馱巡山」、「麒麟嘯天」等等比比皆是,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建都南京後,為了鞏固地盤,擴大勢力,天王洪秀全派胡以晃、賴漢英率軍西征,太平軍先後攻占安慶、九江、漢口及皖、贛、鄂的大部分地區。1856年秋,太平軍一部遭到清軍及當地民團的重創,退軍到石寨山上,依山築寨,壘起三道城牆。清軍又率軍圍住石寨,攻打數日又難以攻下,便封鎖道口,揚言不餓死太平軍也要渴死太平軍。太平軍識破詭計,一面在寨頂飲酒划拳,一面派人攀崖外出搬救兵。兩軍對峙月余,一名太平軍將領從城牆裡扔出一條尺長活蹦亂跳的大鯉魚,清軍疑太平軍有神相助,眼見太平天國援軍將到,便立即退兵,連連嘆道,「真乃鐵寨也!」鐵寨因此而得名。
登上鐵寨金頂,瞭望金鼓圈,波光粼粼的金鼓天池盡收眼底,輕霞映照着湖中的仙人石,宛如水上芭蕾;一道道溝壑溪流匯聚成金鼓河,似臥龍躺在大頂山和鐵寨山腳下,注入碧波蕩漾、清澈如鏡的八一湖;一條條水泥公路撒落在群山之間,似仙女翩翩起舞的白色彩帶;一座座石曲拱橋飛架在金鼓河上,如雨後初霽的彩虹通南達北;一幢幢白牆紅瓦的樓房錯落有致,聳立在鄉村之中;一處處仿古式建築風格和別墅式建築群落分布在八一湖島嶼,成為人們休閒、度假、旅遊的世外桃源;一崗崗梯田、一壟壟青茶,象綠色的珍珠項鍊鑲嵌在金盆大地上。劉集鎮黨委書記、鎮長嚴書高同志在描繪「十二·五」藍圖時信心十足的告訴我們,要把金鼓圈打造成「靈山、秀水、奇石、茗茶」的旅遊圈,武漢市的後花園。
基礎建設
該鎮基礎設施完善,境內有3條大的河流,7座小型水庫,900多口塘堰,工農業生產用水及人們生活用水有保障。農田自流灌溉面積86%,機灌面積10.24%,人工提水灌溉面積僅占3.76%用電方便。鎮區有35KV變電站一座,用電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電量充沛,用電十分方便。交通便利。全鎮實現了通村公路黑色化,總里程50多公里,50%的自然灣實現了公路黑色化。通訊發達。固定電話裝機3000多門,50%的農戶裝了電話,農民手機持有量戶平1.5部。境內裝有移動、聯通通訊基站兩座,信息發達。
G346國道、麻竹高速、武大高速、G呂蔡線的貫通,為劉集城鎮建設提供了歷史機遇。1爭取政策資金。爭取財政、發改、交通、建設等單位項目資金支持新區基礎設施建設。2盤活土地市場籌集資金。通過土地出讓、拍賣、招投標、項目承包等形式,吸引外資投入新區建設。全鎮今年引進域外資金5500萬元,成效比較明顯。
文化教育
大悟縣劉集鎮學區,主要中小學包括大悟縣劉集鎮初級中學、大悟縣劉集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