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幹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幹鎮位於南平市順昌縣西北部,富屯溪畔,北與邵武市交界,西南與將樂縣毗鄰,距順昌縣城21公里,屬三縣(市)交界邊陲重鎮,生態資源得天獨厚,素有"林海糧倉果鄉"之譽。久負盛名的大幹集市(墟日)自古以來就是周邊鄉鎮主要的農林產品集散地及商貿中心。全鎮土地面積209.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萬畝,山地面積26.53萬畝,森林覆蓋高達78.8%,盛產木材、筍、竹、珍稀食用菌、中藥材等;水電資源充沛,總裝機容量達1.82萬千瓦;鉛、鋅、銅、稀土等礦產資源豐富。全鎮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個中心新村,48個自然村,73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996戶,常住人口1.8萬人,衛生院、中學、小學、幼兒園、供電、郵政、電信、廣播電視、金融、稅務等各類服務機構齊備。2018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5.11億元,其中工業產值22億元,農林牧漁業產值3.11億元,一、二、三產業比重日趨合理;農民人均收入13694元。以大聖文化體驗為主的山水旅遊城鎮為特色,構建"一區一帶兩線"的空間部局結構,建設順昌縣城鎮發展次中心;鎮區採用"一心一帶五片"的規劃結構形態。[1]

介紹

大幹鎮是順昌縣的工業重鎮,鷹廈鐵路、國道316線和省道順陽線穿境而過,公路硬化率達85%以上。境內有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73個村民小組、48個自然村。1996年9月被福建省體改委等11家委、廳、局確定為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鄉鎮。

自然條件

氣候

順昌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高山地區反季節蔬菜基地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3度,全年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7.1度,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3.5度,全年無霜期286天,年均日照1709.9小時,年均降雨量1752mm,降雨季節分布在4-6月份,土壤有機質為1.8%以上,適宜亞熱帶及溫帶的各類蔬菜品種的栽培。

森林

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8.8%。木材蓄積量88萬立方米,毛竹山面積5.3萬畝,蓄積量達700多萬根。

作物

主要經濟作物有:柑桔、桃、枇杷、葡萄、板栗、筍等。

肥源

生產高山反季節蔬菜,生物農藥、微生物菌劑的推廣應用是基礎,順昌縣現年出

欄商品豬10萬頭,飼養奶牛0.5萬頭,奶羊1.6萬頭,為生產高山反季節蔬菜的肥源提供了保障。

礦產

礦產和水利資源豐富,已探明的有:鉛、鋅、鐵、銅等。

交通

大幹鎮地處順昌縣西北部,富屯溪畔,與邵武市、將樂縣毗鄰,距順昌縣城21公里,為順昌縣西部邊貿重鎮,鐵路、公路、水路交通十分便利,鷹廈鐵路、316國道穿境而過。全鎮鄉村公路硬化率達85%以上。

電力

境內已建成水電站18座,裝機容量達18000千瓦,年發電量6887萬千瓦時。同時,擁有3.5萬伏變電站3座和ll萬伏變電站1座及完善的輸變電線路,為工業發展提供充足電力保障。[2]

經濟發展

近年來,大幹鎮以發展為第一要務,沿着"農業穩鎮、工業興鎮、水礦富鎮、旅遊活鎮"的工作思路,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以項目開發為抓手,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全鎮已建成富文、白石、來布三個工礦小區,初步形成較完善的工業布局,優化投資環境。區內富文工礦區屬南平市級工業小區,園區總規劃面積為1836畝,首期完成開發面積518畝。現已擁有各類企業35家,初步形成了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工業布局。除國家中二型企業榕昌化工有限公司以外,還有一批年產值上千萬元的重點鄉鎮企業:宏盛化工有限公司、龍福化工有限公司、達昌鋼鐵有限公司、拓華鐵合金有限公司、奧華合金有限公司等。主要產品有:燒鹼、液氯、PCV樹脂、雙氧水、優氯淨、氯化石蠟、聯二脲、硅鉻合金、低微碳鉻合金、48mm和46.5mm線材、活性炭、氯化鋅、磷酸氫二鈉、硫化硫酸鈉等。其中:榕昌公司生產的部分化工產品填補了省、市的空白,龍福公司生產的"龍福"牌活性炭遠銷日本、韓國、泰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

白石和來布工礦小區是新規劃的工業園區,目前已完成園區的規劃、土地徵用、"三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建設。在白石引進縣重點項目騰達化工,在來布引進市重點項目誠瑞化工和縣重點項目本源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目前兩個廠廠房已開始新建預計今年能完工投廠。2007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767億元,其中工業產值5.865億元,農業產值9024萬元,比2005年增長6.03%;財稅收入完成2618萬元,其中國稅收入2189萬元,地稅收入42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50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6902億元,比2005年增長93.4;固定資產投資實現5699萬元,占年計劃的103.6%;合同利用外資13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0萬美元;山海協作引進資金2002萬元;2006年財政收入縣財政核定356萬元,完成收入367.95萬元,占年計劃的103.4%。

工業基礎

近年來,大幹鎮沿着"農業穩鎮、工業興鎮、水礦富鎮、旅遊活鎮"的發展思路,弘揚"以幹得助、大幹快上"的大幹精神,以建設"海峽西岸綠色腹地的工業強鎮"為目標,"突出工業、突破工業",着力打造優良的環境,推進工業化進程。市級的富文工礦區,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優越,區內擁有國家中一型企業榕昌化工和一批年產值上千萬元的鄉鎮企業,已初步形成以化工、冶煉、建材為重點的產業特色;新建的來布工業平台和白石工業平台,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備受投資者青睞,先後有三家規模以上企業落戶,已成為我鎮乃至全縣新的經濟增長點。[3]

本地企業

富文氯化鋅有限公司

地處順昌縣西北部的大幹鎮富文工業園區內,距縣城27千米,316國道、鷹廈鐵路和閩江幹流富屯溪穿境而過。公司成立於2000年5月,屬私營股份制企業,製造行業,專業生產無機化工原料---氯化鋅。公司註冊資金80萬元,總資產104萬元,年銷售收入達980萬元,占地面積約3.5畝,擁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生產線一條、淨化車間一座、蒸發車間一座、鍋爐房一座,年生產氯化鋅能力(設計)3000噸,實際生產能力720噸;公司嚴格按照現代新型鄉鎮企業模式進行布局和管理,現有員工25名,其中國家級工程師2名、大中專專業畢業人才5名,所產"富屯溪"牌氯化鋅產品質量內控指標優於國家規定標準,在國內同行業中處於領先行列,具備滿足國內外大、中客戶訂單要求的能力。目前產品內銷以電池行業為主,部分出口東南亞及台灣地區高山反季節蔬菜基地及加工項目。

糧食資源

順昌縣屬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縣、省級優質糧食基地縣。干山貢米在順昌具有傳統優勢,據明代順昌縣誌所記,晉太康中(西晉公元280至289)道士陳紫干曾在干山、寶山一帶煉丹布道,當時有"五穀仙"種植稻穀,專供陳紫干煉丹布道食用,後陳紫干修道成仙,當地民間稱為"干仙",他食用的米稱"干山米",後經歷代相傳,流傳至今。干山米具有米質晶瑩、飯味醇香、柔軟適口、營養豐富等特點,在福州一帶都有相當的影響。

未來發展

圍繞"兩區"(半高山區、平原區)開發為龍頭、"一個調整"為主線、"四業"發展為重點的思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武坊、土壠、慈悲、甲頭、干山等半高山村重點抓林木種植、毛竹生產和養羊業,"唱好山歌";在平原村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竹、煙、果、牧"特色農業,推進產業化、規模化進程。

抓住主導產業,做大規模工業。以骨幹優勢企業為龍頭,民營經濟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以化工冶金建材產業為主導產業,通過科學指導、合理布局,不斷做大做強產業規模。在化工基地建設上,利用全省氟化工基地的金字招牌,以富寶公司、榕昌化工、騰達化工、遠達化工等骨幹企業為重點,加快發展精細化工,開發引進新項目,延伸產業鏈,形成化工產業集群。在冶金建材產業上,以寶鼎特鋼、拓華合金以及建設中的本源金屬等重點企業為依託,積極促進寶鼎特鋼二期項目建設和本源金屬項目的建設投產,做大做強建材冶金產業,提升產業規模。重點抓好500畝白石和500畝來布工業小區的開發,做好園區的規劃、土地徵用、"三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富文小區以建材冶煉為主、白石和來布小區以化工為主,專業分工明確的工業布局。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實現寶鼎特鋼、龍創化工、遠達化工的投產達效以及無水氫氟酸、三氯氫銨、雙氧水三個項目落地升級。

加快寶山旅遊開發。抓住全國竹子之鄉聯誼會在我縣召開機遇,抓緊做好寶山旅遊規劃設計書和寶山開發預可研報告書,全面探查旅遊資源,把握旅遊品牌定位,合理規劃景區建設。抓好上湖至寶山公路、上湖村環境整治飲用水工程建設,實現水、電、路、訊基礎設施全面完善,為開發寶山提供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