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峪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峪鄉位於河南省汝州、登封、禹州、郟縣四縣市的交界處,歷來為來往客商的必經之地。大峪鄉平均海拔約700餘米,總面積140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201個村民組,2.3萬人,耕地面積2.3萬畝。抗戰期間,皮定鈞、王樹聲等曾率部在此堅持抗日,臨汝縣抗日縣政府駐紮在同豐村馬鞍駝,是革命老區。[1]
地理環境
汝州市大峪鄉位於汝州市東北二十九公里的大紅寨山腳下,跨東經112°53′至113°05′,北緯34°10′至34°18′之間。東接禹州市,西臨陵頭鄉,南依焦村鄉、尚莊鄉界,北與登封市接壤。東西長24公里,南北寬12公里,總面積143.73平方公里。它處於華北地台與秦嶺褶皺系的銜接地帶,平均海拔約700餘米。全鄉共有大小山頭100餘座,其中海拔在700米以上的有:大紅寨山海拔1150.6米,老婆寨山1063.7米,小紅寨(896米),蜜蠟山(1018米,海江孤堆(864.8米),大山淮(840.3米),玉皇山(797米)等26個。
總的地形,東西高,南北低,屬于山區。黃澗河發源於小紅寨西麓,蜿蜒南流,流經龍王、大峪、大泉、楊窯、劉窯、槐樹等6個村莊,注入安溝水庫,系季節性河流。五家河發源於玉皇、十嶺、劉何交界處的龍門洞,流經冷水河、稻穀田、槓窯、張灣、馬窯(陵頭鄉)、段村(陵頭)、朱溝(陵頭)注入馬廟水庫,系季節性河流。[2]
社會事業
教育
2004年實施了合點並校,大峪鄉24年小學全並為15所完小,9所初小,實行"完初聯校,分級管理"的模式,完小對初小的人、財、物實行統一管理,優化了資源配置。
大峪鄉各中小學校的遠程教育系統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其中大峪一中建成一個多媒體教室和一個微機教室。
衛生
大峪鄉有一所設備比較齊全的鄉級衛生院,24個村級醫療點。
廟會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二和七月十五是大峪鄉傳統的古剎大會,來自鄭州、許昌、平頂山三市的商賈雲集於此,物資交易較為活躍。[3]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
境內有30餘種礦產資源,其中尤以原煤、鋁粘土、銅、鐵、鉛鋅、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硅石儲量最多。原煤地質儲量1015萬噸,可采儲量483萬噸,且煤質較好,發熱量在6000大卡以上。鋁粘土儲量500萬噸,磁鐵礦總儲量約6000萬噸,可采儲量約4500萬噸, 磁鐵含量在16%以上。鉛鋅礦、重晶石、銅礦的品位較高,開採價值大。硅石儲量1.5億噸,方解石儲量20萬噸。石灰石儲量最大,大峪鄉各村都有分布。
土特產種類多樣
大峪鄉土特產種類繁多。盛產核桃、杏、柿子、山桃、香梨、沙梨等乾鮮果品。因晝夜溫差大,所產香菇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野生山菜有木蘭菜、刺槐花、龍柏芽等,是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另有大量野生山杏,杏仁質地優良,藥用價值較高。
大峪鄉有宜林荒山近6萬畝,其中連片2000畝以上的就有大紅寨、玉皇山、關頂山、棉花窯、觀音堂、高嶺、青山後、十嶺、同豐、下焦、趙樓等十餘處,極具開發價值。土特產種類繁多,盛產核桃、杏、柿子等乾鮮果品2008年已建成一個千畝優質杏基地、一個千畝核桃基地和千畝柿子基地。[4]
交通
大峪鄉地處鄭州、平頂山、許昌三市交界處,鄉政府所在地距登封(屬鄭州市)、禹州(屬許昌市)地界均不超過5公里,區位優勢明顯。橫貫東西的縣鄉二級公路靳馬線與207國道相連,已全部硬化通車;峪白路(大峪至登封白坪)打開了北往登封的通道,省道候飯線縱穿大峪南北,村村通"公路建設如火如荼,46.02公里的水泥公路與省道、縣道相連,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正在形成。大峪鄉24個行政村的農村電網改造已全部完成,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優良的投資環境。
風景名勝
大峪鄉位於嵩山南麓余脈,東與禹州市、郟縣相連,北與登封市接壤,屬中低山地區,以森林資源為代表的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眾多,文化底蘊濃厚,是觀光避暑、探險科考、旅遊休閒的理想之地。這裡的紅葉林是河南省最大的紅葉林之一,有宋代汝窯遺址群,有臨汝縣抗日縣政府舊址、八路軍戰地醫院一處和古山寨遺址三十餘座,古廟宇一處,匯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是實施旅遊開發的理想場所。在河南省2005年省級地質公園評審會上,大紅寨以總分896的高分成功加入省級地質公園的行列,成為平頂山市首家地質公園。大紅寨地質公園由大紅寨、關頂山、觀音堂、蜜蠟山、石榴嘴寨5個景區構成,公園總面積47820畝,每個景區有獨特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大紅寨省級地質公園西起207國道,東至大紅寨東側,北至老婆寨,南至陸渾乾渠,是一處峽谷陡崖剝蝕地貌、典型地質剖面為主,水體為輔,人文景觀和生態景觀交相輝映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它處於華北地台與秦嶺褶皺系的銜接地帶,地質構造複雜,經歷了長期多迴旋的不均衡演化過程,具有重大的地質學科研究價值。
石榴嘴寨風景區
石榴嘴寨也叫迎旭寨,坐落於汝州市大峪鄉西南6公里處的青山後村,海拔810米的大青山上。它始建於清代同治年間(1860年左右),依託易守難攻的天然地形,耗時8年始成,距今己有140多年的歷史。該寨所坐落的主峰像一個大石榴,南部是懸崖,北面為緩坡,東西山嶺自西向東蜿蜒百里。它象一座石城懸掛高空,有頂天立地之威嚴。寨內有60多孔石窯,保存比較完整的仍存40餘孔,丈余高的圍牆將石寨圍起來,四周相護。石牆上有上下石梯、潦望和射擊孔。寨門朝東,"迎旭寨"石匾仍存寨門之上。寨內除民眾居住的建築外,另有打更室、儲藏庫、儲水池和飼養室等。據老人傳,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動亂年代,該山周圍山民為防內匪外患,耗費8年苦工,將一塊塊石頭撬起來運上山峰,用心血和汗水築成保護人們生命財產的大石寨。人們多次憑藉天險抗擊賊寇,保住了生命財產。1944年,王樹聲、皮定鈞率領的八路軍到汝州大峪和登封等地開闢豫西抗日根據地,曾經率領當地軍民,利用石榴嘴寨之天險,殲滅了從陵頭段子鋪向青山後掃蕩的日軍一個排,夜裡把日軍的一個中隊長擊斃在范莊村許窯。登上石榴嘴寨,身臨懸崖,烈風撲面,百里青山逶迤而來,風穴寺國家森林公園就在腳下,如同置身塞外。大峪鄉黨委、政府已經將該寨與周圍景點劃定為風景區,與大峪鄉的大、小紅寨風景區一樣招商引資,大舉開發,歡迎有志之士前來開發老區紅色旅遊。
大紅寨風景區
大紅寨屬於箕山山脈,位於汝州市區東北35公里處的大峪鄉境內,主峰大紅寨的海拔為1140.6米,整個景區以大、小紅寨區為主體,山勢連綿延伸百里,景區原始狀態保存良好,山川秀麗,自然風光旎美,奇石林立,洞幽泉清,谷深山秀。花果山、水簾洞、龍宮、龍洞、南瓦崗寨、樊梨花寨、祖師廟遺址、白龍寺遺址、飲馬泉、大佛石、和尚塔、娃娃魚潭、神馬石等都是大紅寨自然風光的代表。大紅寨山的植被中,野生韭菜三百餘畝,紅果林一百多畝,中草藥一百二十多種,各種山菜漫山遍野。有大面積的紅葉林,該紅葉林以黃護樹為主,分布於大紅寨山的北部、中部一帶,面積起過2000畝。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份,是賞紅葉的最佳時機。每到秋季,這些植物的樹葉由綠變紅,層林盡染,堪稱北國第一紅葉景觀。大紅寨附近曾經是王樹聲司令員率領的河南軍區司令部和河南軍區黨委的舊址所在地,是一塊紅色革命聖地。因此"自然山水風光以及紅色革命根據地"構成大紅寨景區的紅色旅遊特色。
觀音堂風景區
觀音堂又名小南海,坐落於汝州大峪鄉東南5公里紫雲山腰。這裡山勢險峻,植被茂密,在一形似太師椅的山凹內,千年古剎觀音堂,倚一天然山洞而建。觀音堂為佛教勝地,始建於唐,盛於明清,當時有廟宇房屋一百餘間,和尚三百餘人,文革中大部被毀。經恢復現有房屋二十餘間。堂前有株千年平頂柏,樹粗需要二人合抱,高二丈有餘。廟宇緊靠懸崖依勢而建。崖下有數個石窿,
胳膊粗的清泉從石窿咚咚流出,終年不斷。院子周圍有明清時期的石碑三十多座,各種書法引人入勝。
觀音堂東一公里有聚仙堂,有千年歷史,現正着手整修。觀音堂西坡一穴洞內有一肉身菩薩,是該堂方丈釋仁貴1953年農曆二月二日圓寂之後所留。"文革"時期被人推翻,後來宗教界整理成"包骨像",為眾多人所參觀。
觀音堂周圍有擂鼓台、黑龍潭峽谷、將軍石、和尚塔遺址、老和尚修建大堰二十餘畝,還有登天梯、紫雲洞、石哼等三十多處景點。另外,觀音堂是一個天然地質博物館。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新生代地層均有顯露。複雜的地層運動形跡都有顯示,琳琅滿目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賦予了觀音景區美妙無窮的科學內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