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山里飄揚的五星紅旗(129)(靳紅鈴)

山桃花開了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山桃花開了》中國當代作家靳紅鈴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山桃花開了

雨一直下着,時大時小,不慌不忙,四平八穩,晝夜不停,下了上十天了。下得檐下石上長蘚,道路濕滑,街道積水,出行不便;下得小河大河暴漲,濁浪翻滾,滔滔湯湯;下得山區山體滑坡,道路塌陷,交通中斷;下得稻穀出了芽,下得人心長了霉。人們連連抱怨,這個仲秋時節,天簡直爛透了,還讓人活不?

昨天是中秋節,今天還在假期。室外煙雨濛濛,濕氣瀰漫,已經盛開的桂花被雨打落了不少。室內光線昏暗,涼意濃濃,桂花香若有若無。午飯後百無聊賴,索性把自己放逐於沙發,開着電視,看一會迷糊一會,不去管此時何時。正昏睡間,隔壁李嫂的大嗓門嚇醒了我。

「你個榆木腦子,人家都退二線就不去上班了,就你還跑得快。」

李校長也不含糊:「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李嫂:「要去也等雨小點了再去呀,這麼大的雨,你不要命了?」

李校長:「沒事的,我命硬着呢。汽車過不去,我騎摩托車沒問題。」

李嫂:「就你能,電視上說山溝里水很大,好多地方山體滑坡,把公路都埋住了,路根本不通。」

李校長:「騎摩托車可以走小路,這種時候學生到校很危險,更需要我們老師的幫助。」

李嫂:「你就只牽掛你的學校和學生,根本不管我們。」

李校長:「看你說的這冷話,你們都在我心裡裝着呢。你們在縣城裡安全,山里一下雨就會有山洪,那是你娘家地方,你又不是不知道。有六七個學生娃住得遠,還要過河,我要去接他們一段才放心。」

聽李校長這麼說,李嫂不吭聲了。隨即聽到摩托車碰到門上的聲音。看手機才剛過兩點,外面正下着中雨,我知道李校長的學校在偏遠山區,這種鬼天氣騎車去山裡確實太危險了。我一骨碌爬起來,趕緊打開門,一再勸他雨小點了再走。李校長已經穿上了雨衣,笑着說:「沒事沒事,我走的大多是水泥路,不太要緊。」李嫂抱着兩歲多的孫女晨晨站在門口囑咐:「走土路過山溝,能過就過,不能過別逞能。」李校長:「知道了,我又不是傻子。晨晨,給爺爺再見。」晨晨揚起胖乎乎的小手,奶聲奶氣:「爺爺,再見。我想你。」李校長:「你乖乖的,聽奶奶的話,爺爺過幾天就回來了。」李嫂:「到晚上了打個電話。」李校長已經發動了摩托車,不知道他聽到李嫂話沒有,很快消失在雨霧中。李嫂又抱怨:「我家老李把魂丟山里了。」「把魂丟山里了」是李嫂說李校長的口頭禪。鄰居們也經常拿這話開玩笑,周末看到李校長在家,打趣李嫂:「你把老李魂叫回來了?」逗得李嫂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李校長搬來和我們做鄰居有上十年時間了。兒子兒媳在外地工作,節假日才回來團聚,李校長周內在學校,平時家裡就李嫂和晨晨兩人。李校長一米七八的個子,不胖不瘦,儒雅帥氣,為人溫和,幽默風趣,深得鄰居們喜愛。他今年五十七歲,已經從校長任上退二線幾年了,但大家還是習慣稱他李校長。李嫂中等個子,漂漂亮亮,經常把自己和晨晨收拾得腳干手淨。她性格開朗,大嗓門,愛說愛笑,對人熱情,住來不久就和鄰居們處得一家人似的。也因此,大家很快就知道了李校長的不少故事。

李校長家在北部山區,高中畢業回家務農一年,在村里小學當了民辦教師。他一邊教書一邊自學,兩年後考上了鄰縣的師範學校,畢業後被分到東部大山里一所初中。他終於吃上了旱澇保豐收的公家飯,村人羨慕,家人歡喜。一開學,他就帶着被褥衣物書籍開開心心去報了到。那時,師範學校沒有嚴格的專業區分,學生學的課較全面,畢業後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所教學科,有的是根據學校所需領導安排。李校長去的山區學校最缺英語老師,他就主動請纓教英語,領導高興地滿口答應。

那時初一學生才開始接觸英語,讀慣了漢語拼音,把26個英文字母和拼音混在一起,總是讀錯,李校長教了多次糾正了多次,有的學生就是記不住。他就想方設法,甚至採用下下策允許學生在字母底下注漢字,慢慢地學生們才過了字母關。他給我們講了一些關於英語的趣事。有次,父子同去趕集,父親買了一頂草帽,順便問兒子草帽咋樣,兒子說「good,good」,父親卻聽成「狗戴、狗戴」,以為兒子罵他,頓時火冒三丈,邊攆着打兒子邊罵:「我把你個哈慫,老子把你養大供你上學,你成精了學會罵老子了。」兒子給父親解釋,父親就是不聽。兒子就委屈地來給老師說,李校長專門去了一趟學生家,證實了兒子說的是讚美草帽的英語,父親才相信是自己錯怪兒子了。還有一次,一個父親想檢驗一下兒子英語學得怎麼樣,就順手一指遠處鐵路問兒子用英語咋說,兒子忘記了,但他腦子一轉,說「鐵路比土路硬」,語速很快,父親也不懂英語,他聽兒子說得流利,就伸出大拇指表揚兒子。這兒子周一到學校,給同學們炫耀他的小聰明,引得同學們捧腹大笑。李校長知道後,嚴厲地批評那個學生:「父親怎麼能隨便欺騙呢?學知識要實事求是,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不要不懂裝懂。如果形成不懂裝懂的習慣,那你這輩子就毀了。」那學生知道自己錯了,李校長就教給他「鐵路」是railway,要求他回家告訴父親,並向父親道歉,他一一照辦。幾年後,那學生高中畢業考上了一個師範學院的英語系,去看望李校長,說正是李老師那次嚴厲批評,讓他開始認真對待學習上的疑難,並受李老師感染愛上了英語。李老師開心地鼓勵他:「你好好學,英語太需要專業老師了。」我們都說這娃應該好好感謝你,李校長卻說:「只要他有出息,做社會的有用之才,就是對我最大的感謝。」

當年李校長還是李老師時,年輕英俊,工作認真,頭腦靈活,熱情高漲,教學成績突出,幾年後就當了教導主任。他還樂於助人,同事有事耽擱,他去替課。學生學習有疑惑,他犧牲休息時間耐心講解。學生家裡或周圍老鄉有困難,他也會抽空去幫忙。不僅學生同事們喜歡他,連學生家長、學校周圍的老鄉們都喜歡他。有鄰居透露,李嫂就是李老師幫忙幫到自己家的。一個悶熱的夏夜,鄰居們在街道乘涼,萬明叔突然說:「李校長,聽說你倆當年浪漫得很,給我們說說咋回事。」李校長笑嘻嘻地說:「是她當年看上我了,老讓她弟叫我去吃飯,慢慢把我追上的。」李嫂在一旁笑罵:「真是厚臉皮,是你先看上我,借着幫助我弟追求的我。」原來李嫂的弟弟是李老師的學生,是他看好李老師,有意要成全姐姐,就隔三差五藉故學習上有疑惑,家裡有困難,讓李老師去幫忙。熱心的李老師就上門去指導他學習,有時也幫着干點農活。熱情的李嫂做得一手好飯菜,總要留李老師吃飯,一來二去兩人就好上了,兩年後李校長把李嫂娶進了家門,兩人一直恩愛幸福。

當李老師從李主任做到李副校長,學校發生了重大變化。越來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有的把孩子帶到外地上學,有的掙了錢回來在縣城買了房子,把孩子轉到城裡,鄉村學校學生越來越少。先是把初中和小學合校,後來直接把初中撤銷了,讓李副校長做了中心小學校長。再後來鄉鎮合併,中心小學變成了教學點。其間他有過多次調到平川或縣城學校的機會,他都放棄了。年輕老師要找對象,要照管孩子,都呆不了幾年就調走了。他孩子大了,有李嫂照管家,沒有後顧之憂,就一直堅守着。不過他也很擔心學生再減少,這個教學點會被撤掉,那這裡的孩子去中小上學太遠了。鄉里留守兒童多,他既幫助孩子們的學習,又關注孩子們的心理,更加細心地關愛學生。放學後常騎摩托車挨着去送住家遠的學生,學生返校遇到惡劣天氣,他就急忙前去迎接,直至學生都安全到校,他才放心。雖然他沒當校長了,但仍然操心着學生和學校,李嫂說他「把魂留在山裡了」非常準確。

不管是在過去有三百多學生的初中校園,還是現在在只有三十多個學生的教學點,他都堅持每周一帶領學生們升國旗,他說愛國是學生最起碼的品德,必須從小培養。他還說只要五星紅旗飄揚在學校里,學校就存在着,鄉親們就會心裡踏實。近幾年,隨着二孩政策的落實,一些外出打工者又回家生養孩子。有些有志青年,還回鄉創業,發展產業,建設美麗鄉村。今年學生人數還有所增加,李校長更加信心滿滿,要為學生為學校站好最後一班崗,整天在學校忙碌着。

山溝里飄揚着五星紅旗是鄉親們的希望,也是李校長的最大心愿。李校長不也是飄揚在山溝里的鮮艷的五星紅旗嗎?

[1]

作者簡介

靳紅鈴,陝西漢中洋縣人,教研室教研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