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塅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塅鎮地處銅鼓縣城東部30公里,東與修水縣接壤,西與宜豐縣潭山鎮相鄰,面積212.25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17635人(2017年),1995年被列為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2019年10月,大塅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1]

中文名: 大塅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銅鼓縣

面 積: 212.25 km²

人口數量: 17635人(2017年)

簡介

大塅鎮面積:212.25平方公里  人口:17635人(2017年)

郵編:336202 代碼:360926105。

轄大塅居委會,大塅、滸村、東風、鳳竹、潭坊、滸口、鶴吼、雙紅、古橋、交山、隘口、公益、九龍等13個村1個居委會。鎮政府駐上芭蕉。

歷史沿革

大塅鎮是銅鼓縣東河片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着悠久的歷史,毛澤東同志親自在這裡領導和發動了聞名中外的秋收起義,滕代遠將軍曾在這裡轉戰近3個月。2008年該鎮嚴格按照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布局,高標準嚴要求,新建環城路3公里,九龍路寬34米,各項基礎設施配套齊全,農貿市場、汽車站、幼兒園、電信、信合、醫院、煙草及居民用房臨街而立,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是全省文化百強鎮,天柱峰小學、鶴吼希望小學兩所全寄宿制學校成為全省教育示點,每年接待全國各地參觀人數上萬人次。鎮黨委、政府於2003年6月對集鎮總體規划進行修編,進一步擴大了集鎮面積、完善了集鎮功能,全面提高了集鎮品味,1999年、2003年二次榮獲市建設局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

經濟發展

2006年,大塅鎮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根據銅鼓縣十一五規劃,該鎮已被納入重點城鎮建設範疇,並被確定為全縣中心城鎮建設,到2010年,集鎮面積將擴大到5平方公里,集鎮人口將增加到1萬人,策應武吉高速公路(武寧至吉安)、昌銅高速(南昌至長沙)二條高速公路的建設,鎮黨委、政府將進一步盤活土地資源,充分發揮山、水、電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力度,着力推進鎮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做大做強生態旅遊產業,生態旅遊產業及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鎮GDP的40%以上,建成現代化、多功能的繁華城鎮,朝建設「贛西北生態旅遊休閒重鎮」的目標奮進。大塅是銅鼓的東大門,贛湘邊貿的重要集散地,江西紅色旅遊的主動脈通道,這裡歷史悠久,風土人文濃郁,環境寬鬆,資源充沛,商機無限,我們將以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優厚的回報來迎接各界朋友和客商到大塅旅遊、觀光、投資、興業。

民俗文化

這裡交通便利,武吉高速、昌銅高速穿境而過,銅修省道串連各村,鎮內公路四通八達,旅遊專線直達縣城,通訊網絡遍布全鎮。這裡四季分明,風光旖旎,雨量充足,氣候溫和。國內少見的南方丹霞地貌沿公路成帶狀分布,處處奇峰羅疊,秀麗多姿,深壑幽谷,山環水繞。天柱峰國家級森林公園坐落於該鎮中心位置,浩瀚瀲艷的九龍湖、香火裊裊的靈石庵、雲纏霧繞的水上一線天,奇險高聳的天柱峰等眾多自然景觀和純樸的客家風土人情讓人流連忘返,隘口湯里天然溫泉更是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自然資源

大塅鎮是一片富饒的土地。擁有森林面積18469公頃,活立木蓄積量達884392立方米,年可生產商品木材5000立方以上,山上珍貴樹種、苗木300多種,毛竹林3萬餘畝,蓄積量260萬根,年可採伐30萬根以上,生產明筍50萬斤。擁有耕地面積18275畝,有50多年種植生薑、中藥材、茶葉的歷史,有大面積的草山草坡,僅紅蘇、龍泉源天然高山牧場就達3500餘畝,這裡有着豐富的電力資源,國家大Ⅱ型水電站—大塅電站、人渡電站、塔下電站、金雞橋電站四大梯級電站裝機達2.5萬千瓦,年發電量上億萬度。境內地熱水、硅石、大理石、金礦等礦產資源亟待開發。

所獲榮譽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大塅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視頻

江西省銅鼓縣大塅鎮公益村2019客家開茶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