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地的皺褶(然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地的皺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大地的皺褶》中國當代作家然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大地的皺褶

縣域環山,四周高中間低,東鄰京畿西接大西北,北靠內蒙南依太行燕山。鐵路在群山隧道中穿行,公路在山巒疊嶂中蜿蜒,最低的盆地里桑乾河一水中流下泄東去,鑽進永定河大峽谷,匯京城,入海河,奔流入海。

站在盆地的縣城四顧,群山圍柵走勢逶迤,南北兩山峻立挺拔,最高峰海拔近兩千米。有山就有坡,有坡就有溝,有溝就有壑。緩衝到盆地的山坡多為黃土坡,歲月滄桑風蝕水侵,一道道數不清溝壑豁開黃土坡,一條條數不清的大沙河從山腳一直通向盆底。溝壑是天然的傑作,沙河是出山的道路,大地的皺褶由此而生。    今年的冬天有點怪,正如人們調侃的那樣,南方下大雪北方乾瞪眼,這不,都冬至了,連點雪毛都沒見。今天的天氣不錯,似有似無的風可以忽略不計,暖陽高照晴空萬里,不禁勾起了出遊的興趣。駕車南山去,悠然見藍天,廻旋山間裡,層層看梯田。尋一個山坳泊車,踏着一條黃土路向上攀登。    黃土路從溝底起始,緊挨着高聳的土崖看上去有些炫目。土崖有十幾層樓高,開裂的口子黑黢黢的看不見底,凸凹出來的黃土塊皴裂出不規則的幾何形。前方不遠處坍塌下巨型的黃土塊,着落點呈金字塔型,碎濺的土塊布滿了小路。沒有退路,路的一邊是深深地溝壑,疾步前行拐到了土崖的背後。小路盤旋着伸向另一條溝壑,兩條溝壑相連處約有近三米寬七八米長,兩側則是十幾米的深溝,走在上面覺得腿有些軟。    繼續走在黃土坡上有腳踏實地的感覺。山坡上植滿了杏樹,成排十幾棵樹算是最長的距離了,東三棵西四棵的點綴着,十幾平米的耕地比比皆是,野酸棗樹扎苒着長在溝壑的邊緣,背風窩兒里,幾棵野酸棗紅彤彤有些不可思議的掛在圪針刺上。往前俯視溝壑更深更大,直立的、緩坡的、裸露的、長草的,凸凹的坡面寬窄不一,沖刷的痕跡深淺各異,歲月的直白冷峻秀美一覽無遺。    爬上一座土坡,隔着溝壑是更寬更高的黃土坡,也可稱之為土山了。山坡上零星長着野山杏樹更多地還是荒草,扶搖直上望去,黃土山坡的背景出現了嶙峋石質的荒山。忽踏踏一陣拍翅的聲音疾起,伴隨着尖利的鳴叫,十幾隻雉雞從草叢飛向對面的山坡,雄雉雞美麗的羽毛在陽光的反射下異常驚艷。雉雞的鳴叫聲住了,可帶着驚悸的回聲在山坳里久久迴響。其實,它們直線飛了也就百八十米的距離,降落到了對面的山坡上,要是走過去,沒個個把小時走不過去。要是人們相見,正如歌詞里唱的,只能招一招手了。    順着山脊向上,到了一塊稍微平展的地方。向下看去,只見一個小山村靜靜的蟄伏在向陽的山坡上。靠近路邊是村子最寬敞的地方蓋着幾排房,就着地勢這裡兩家那裡三家,最少的一家人房子在一座土坎下,粗略數了數,整個小山村也就五六十戶。山村的背後是無盡的黃土高坡,層層的梯田鑲嵌在山坡上,山坡的頂端依稀看得見朦朧的林木,背景是巍峨的太行燕山,最高的山峰輝映着皚皚白雪,天空藍的有些奇幻,白雲白的迷離精彩。    真是住慣了山坡不嫌陡,四下看去,黃土高坡上勾勒出迷幻的獨輪車車轍,更多的還是牲畜蹄子踩出的鬆土路,車轍的印痕有些模糊,蹄子踏出的鐵掌印兒仍清晰可辨。正是這些車轍蹄印連接起溝壑,嫁接起希望,延續着生命。    一聲高亢的驢叫聲從小山村里傳來,慢條斯理的牛哞聲時斷時續,咩咩的羊叫聲夾雜其中,這天籟之音在山坳里盪着歸真的迴響,宣示着它們的存在。慢慢的走下山坡,小山村離得更近了,一陣音樂聲傳來,仔細聽,原來是小妹妹送情郎的曲調。駐足俯看,幾個年逾花甲的村民正隨着音樂在不大的場院中扭搭,一個老漢不小心絆了一跤,惹來大家一片歡笑。欣賞的當口炊煙起了,越來越多,越來越密,小村越來越朦朧,恍如仙境。    看得見小村的牆上刷着現代的標語,看得見村子最北邊有一座小小的土地廟,是的,這裡絕對是土裡刨食看天吃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是這知足的心態,就是這貧瘠的黃土高坡養育了這個小山村。

[1]

作者簡介

然野,用文字掃描記錄山水自然,生活的點滴五味雜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