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和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和錦(Echeveria purpusorum Berger, 1930)是景天科擬石蓮花屬的多肉植物。肉質葉排成緊密的蓮座狀,廣卵形至散三角卵形,背面突起呈龍骨狀,葉長3至4厘米,寬約3厘米,先端急尖。葉色灰綠,密布紅褐色的斑紋。花序高約30cm。小花紅色,上部黃色。繁殖可用葉插法,可以目睹一片葉從基部出芽到生長成一個獨立植株的整個過程。

國內市面上常見的「大和錦」均為雜交品種「酒神」(Echeveria 'Dionysos');原種大和錦形態如右圖,葉片相對酒神更加銳長。


中文學名 大和錦 拉丁學名 Echeveria purpusorum Berger,1930
別稱 Urbinia purpusii Rose (1911)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虎耳草目 景天科
亞科 長生草亞科 景天族
擬石蓮花屬 分布區域 墨西哥


形態特徵


葉片光潔,底色灰綠,均勻密布深紅斑紋,背部龍骨線凸起、呈棕色,三角卵形,先端尖銳,長3-4厘米。蓮座直徑8-12厘米。花長10-12毫米,亮紅色。

多年生肉質草本,株高5~10厘米,株幅10~15厘米,葉密集互生,三角卵形,全緣,先端急尖,呈蓮座狀,葉面灰綠色,具紅褐色斑點。密集的蓮座狀葉片,層層合抱,不同光照環境下,呈現不同的色澤,頗具看點。

葉片呈三角卵形,葉背鼓起呈龍骨狀,先端急尖,排列成緊湊、標準的蓮座狀。正常情況下葉色灰綠,布滿美麗的紅褐色斑紋;在光照充足、低溫或晝夜溫差大的環境下,葉緣會轉為紅褐色,紅褐色的斑紋也更加明顯。花期晚春,花紅色。生長速度很慢,不容易徒長,同時也不容易形成老樁。

生長環境

大和錦喜溫暖、通風良好的環境,栽培宜用肥沃且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生長期要求有一定空氣濕度,但土壤不必過濕,冬季節制澆水,能耐5℃低溫。

栽培技術

養護方法

1、溫度:它屬於冬種型多肉,有冷涼季節生長,高溫夏季休眠的特點,喜溫暖,不耐寒,它在18-25℃的環境下生長良好,冬季應保持室溫在10℃以上,防止植株凍傷。

2、光照:它是全日照植物,喜陽光充足的環境,以向陽的室內為佳。通常情況下,光線越多越能體現它的形狀及色彩,除高溫夏季需適當遮蔭以外,其他時間需全陽,不用遮蔭。

3、土壤:與其他的石蓮花屬多肉一樣,疏鬆透氣、排水性好的土壤適合它生長,可以按照泥炭土與顆粒土1:1的比例配土。

4、澆水:它耐旱性較強。在其生長季節,土壤接近半干時澆透一次水,保持土壤偏潮即可,切勿積水。在夏季高溫炎熱時,因為它處於休眠狀態,需要控制水分。適當澆一點水,

使盆土微潮。冬季由於各地環境不同,澆水視情況而定,室溫低於5℃時需要斷水。

5、施肥:大和錦喜薄肥勤施,在春秋兩季可每月追施稀薄液肥一次,在冬夏兩季不宜施肥。春秋和夏初是其生長期,需要充足的陽光和養分,過量的氮肥和半陰的環境會使其斑紋

變淡或變綠。冬季能夠耐受50℃以上溫度。 [1]

養殖技巧

1、繁殖:葉插、扦插、枝插均可。其中枝插繁殖率比較高,但需注意剪口要平整,避免傷口過多。剪取枝條後,需在陰涼處晾至傷口癒合,再將它插進土中,通常三周左右就可生根。

2、換盆:可於每年春天進行換盆,換盆時剪去植株基部過長的根須及萎縮的枯葉。 [2]

問題診療

1、黃葉:它怕水澇,忌潮濕悶熱。夏季高溫30℃以上時,應適當遮蔭,保持環境通風良好,控制澆水。切勿積水,同時需要防止澆水或雨淋時水流進葉腋間,從而導致葉片發黃甚至腐爛。

2、凍傷:冬天室溫如果低於零下4℃,其葉片頂端就會凍傷而導致死亡,所以越冬時最好保持10℃以上的室溫。 [3]

病蟲害防治

常見的蟲害有介殼蟲和紅蜘蛛,如果發現可用鑷子捕捉,並噴灑40%三氯殺蟎醇1000~1500倍液。 容易發的病害是葉鏽病,應加強通風,定期輪流噴施殺菌藥。

功效與作用

1、大和錦需要足夠的光照,它的光照也和它的色彩形狀息息相關,一般來說,光線越多越好,大和錦的顏色和形狀也會更加多樣。再加上大和錦可以忍受乾燥和寒冷,所以經常被

用作觀賞用的花卉,其性其態,都十分富有情趣。

2、大和錦還是多肉植物家族中的一員,對於多肉植物的愛好者們來說,大和錦的造型和顏色也是比較少見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絕佳的多肉植物收藏珍品之一,可以滿足愛好者他 們的愛好追求。

3、擺放位置:

所有多肉通常都喜愛通風較好的環境,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病菌的滋生,如果溫度適宜,最好把它放在室外養殖,沒有條件也可放在窗邊。

4、花語:綿羅紅帳後,層層疊疊間,那一位美好,等誰來掀開面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