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楠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葉楠根 | |
---|---|
![]() | |
圖片來源 | 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0306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大葉楠根 漢語拼音:Dà Yè Nán Gēn |
大葉楠根,中藥名。為樟科植物落葉楨楠MachilusleptophyllaHand.-Mazz.的根。具有活血,散瘀,止痢的功效。主治跌打損傷,細菌性痢疾。[1]
目錄
藥理簡介
中文名:大葉楠根
各種名稱
拼音名:Dà Yè Nán Gēn
英文名:Root of Thinleaf Machilus, Thinleaf Machilus Greater Nan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chilus leptophulla Hand.-Mazz.
出處
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落葉楨楠 的根。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採挖,去淨泥土、鬚根,刮去栓皮、切段,曬乾。
原形態
大葉楠,常綠小喬木,通常高達8米。小枝暗棕褐色,無毛。葉互生,倒卵狀橢圓形,長12-24cm,寬3.5-7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近革質,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蒼白色,初被銀白色絹毛,後漸脫落,側脈14-20對;葉柄長1-3cm,上面有淺溝槽。圓錐花序生於新枝葉腋;花兩性,花梗長5-7mm;花被6深裂,裂片長橢圓形,長約6mm;雄蕊9,花葯4室;雌蕊1,花柱細長。漿果球形,徑約1cm,具宿存花被,外面密被細絹毛。花期4-5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山谷、溪溝邊雜木林中。
化學成分
樹皮可提樹脂,種子可榨油。湖南產本品含樹脂20.41%,橡膠0.238%(按干樣品計算)。葉含揮髮油。
性味
辛;苦;溫
歸經
肺;心經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主癰腫瘡癤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酒調敷;或鮮品搗敷;或用根磨汁塗敷。
各家論述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掌心生瘡。大葉楠根,用米飯湯和鹽滷磨成漿糊狀,敷患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