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中東行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恐怖主義為何主要在大中東猖獗?

突尼斯小販自焚何以點燃北非局勢的燎原之火?

巴勒斯坦、黎巴嫩、蘇丹、索馬里、埃及、利比亞、也門、敘利亞等紛亂不斷的前因後果?

大中東有怎樣的歷史和文明?

伊斯蘭世界的現狀和前景何在?

……

尋路大中東,

從歷史解讀硝煙,用腳步探討文明。

本書由作者逐一遊歷大中東各國的經歷,追述大中東各國的歷史與文化,並以人類歷史的縱深和國際政治的視野,探究中東、北非、高加索等地區硝煙不息的歷史緣由和現實原因,匯聚作者對人類不同文明之間橫向交流與縱向演變的觀察和體會。

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之間的碰撞與消長,羅馬、波斯、拜占庭、阿拉伯、蒙古、奧斯曼等帝國的衝突與興替,英、法、意、俄(蘇)、美等強國百餘年來在大中東的掠奪和影響,以及大中東各國謀求獨立、發展的抗爭與曲折——作者將在大中東31國的經歷、見聞和思索,連綴起來,拼接出一幅波瀾壯闊的大中東文明圖景。

作者簡介

張信剛,世界著名生物醫學工程專家。曾在美國、加拿大著名大學任教20多年。1990年任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創院院長,1994年任美國匹茲堡大學工學院院長,1996年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2007年退休。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及土耳其海峽大學講授人文通識課程,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的名譽教授,也是北京大學葉氏魯迅講座教授。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中、英文著作12部,近年作品有《尼羅河畔隨想》、《大學之修養:張信剛人文隨想》、《茶與咖啡:張信剛文化與經濟講座》等。

張信剛教授於2000年獲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08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00年獲法國政府頒授「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勳章」,2009年又被授予「法國國家學術棕櫚司令勳章」;2002年獲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的「金紫荊星章」。曾任香港文化委員會主席、香港科技創新顧問委員會委員等公職。

原文摘錄

歷史上從來沒有過「拜占庭帝國」。 東羅馬帝國滅亡二百年之後,一位德國歷史學家首先用「拜占庭」這個詞來指東羅馬的政治、文化、歷史等。

書評

讀書:《大中東心紀》,張信剛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

我太喜歡這本書了。      對於新聞雖說自己不算是感興趣的人,但是,生活在當下,熱點的新聞耳邊眼角總會刮進來一點,約旦,加沙,兩伊,基地組織,沙達姆,卡扎非,伊朗。。。   這些語彙總是零散着,我根本不太清楚其中具體的糾葛。   然而,自己又是個不喜歡模模糊糊狀態的人,因此一直特別希望找到一本能夠介紹中東地區歷史地理文明和現況方面的書。也借過一本,讀起來,太像教科書,沒能翻上幾頁。也記得余秋雨寫過他行走在伊朗等地的遊記,但是,我又挺害怕這種情感過於泛濫的作品。

對曾經有機會去特拉維夫的的YS羨慕了很久……;幾個月還特意看了那部小說改編的電影《穆斯林的葬禮》,然而,電影講的是一個愛情故事……;還對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伊朗的《納德與西敏》特別期待……。      無意中,找到了這本書。看得我太欣喜,這本書既是一本遊記又是一本歷史地理書,即有對一個國家地區現象文化提綱挈領的高度,又有作者本人最個人的直觀體驗。   讀罷,再看如今大中東地區的世事,好些事情都聯上了,好多問題都明白了。      全書作者貫穿一個命題:心理決定行為,地理決定文化,人口決定政治。

  作者介紹:張信剛,生物醫學工程專家。曾在美國、加拿大著名大學任教20多年。1990年任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創院院長,1994年任美國匹茲堡大學工學院院長,1996年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2007年退休。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及土耳其海峽大學講授人文通識課程,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的名譽教授,也是北京大學葉氏魯迅講座教授。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中、英文著作12部,近年作品有《尼羅河畔隨想》、《大學之修養:張信剛人文隨想》、《茶與咖啡:張信剛文化與經濟講座》等。      下面是讀書筆記:      二戰中,摩洛哥一方面要和英美交好,一方面又要應付有權「保護」自己的法國親納粹的維希政權。因此摩洛哥的最大城市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阿拉伯名Dar el Beida)就成為各國間諜相互刺探底細的好地方。   我們學會了吃北非人日常的食物couscous(庫斯庫斯)和tagine(塔金湯)。Couscous是用小麥製成的小顆粒,蒸熟後加上煮的羊肉或雞肉,蔬菜等一起吃;tagine是有錐形陶器蓋子的圓形陶鍋,有些像中國砂鍋,再tagine鍋里煮出來的肉類加上各種蔬菜也叫tagine.   在我對面用餐的是一對美籍希臘人,他們是芝加哥的房地產開發商,也向在希臘找機會。從他們口中,我知道在希臘投資需要計算另一筆在美國不許報賬的「隱性成本」。他們說,希臘社會要有關係才能辦事。上學看病買飛機票都要兒女詩人,需要政府批准的事還要有送禮的渠道,而政府的規定永遠在變,官員們可以隨時或你手續不全或是違章。。。讓我體認到另一個文明古國在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個側面。      現代科學之所以出現在西方有三個要素:古典希臘文明,中古伊斯蘭文明和近代歐洲的文藝復興及啟蒙主義。   假如說古典中國文明的主要關注點在人的今世和社會倫理,古印度文明的主要關注點在人的心靈活動和自然界(包括一起生命)的創生、持續和毀滅的過程,古埃及文明的主要關注點在神靈與統治者的結合和身後世界,古典希臘文明更多的關切是在尋找自然界的奧秘和發現真理的途徑。因此在所有古代文明中,希臘文明更注重客觀真理和理性思維。   許多古希臘著被翻譯為阿拉伯文,並成為早期伊斯蘭文學的根源。無論在實際的科學如天文、地理和醫學,還是抽象的哲學,法律和教義中,伊斯蘭學者都大量借鑑了古典希臘的著作。即使在宗教法律的解釋中,伊斯蘭學者也承認並注重模擬推理和眾人公決的原則。      大象島是尼羅河中的一個大島,也是阿斯旺最早的居民點。古時候,這裡是非洲東部人順尼羅河而下販賣象牙的地方,又是他們由此就勢征服下埃及,有人則是從這裡被賣到下埃及為奴。威爾第為蘇伊士運河通航慶典而作的歌劇《阿依達》就以這段歷史為背景。      於1988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納吉布。馬赫福茲(Naguib Mahfouz)不僅是埃及小說之父,也是唯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阿拉伯文學家。傳世之作是自傳體《開羅三部曲》。   我小時候在台灣度過當時警備總部還來不及查禁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感動得幾乎不行。馬赫福茲(1911-2006)在世的時間和始終與諾獎無緣的巴金(1904-2005)幾乎相同,兩人都生活在收到殖民主義衝擊的古老社會,他們也都是始終反對傳統大家庭,反對「禮教」的文學巨匠。不同的是,埃及的極端保守者用刀刺傷了馬哈福茲,中國的「革民者」卻利用年幼無知的紅衛兵去羞辱與傷害巴金。      據說當年奧斯曼軍隊在向君士坦丁堡進逼時,曾向附近的農民問路。農民們手指遠處高高的城牆,用希臘文說:「Is Tan polin!(朝城市去!)」,於是這座古都就在奧斯曼士兵的口中就變成了「Istanbul」。   波斯和拜占庭對峙了數百年,結果兩敗俱傷。7世紀,阿拉伯人輕易地消滅了捐稅苛重,為人民所厭恨的波斯薩珊王朝,並致力于波斯的伊斯蘭化和阿拉伯化。在不到兩百年的時間裡,波斯人幾乎全部改奉伊斯蘭教;波斯語中加入了大量的阿拉伯詞彙。最終,波斯廢棄了原有的巴列維文(Pahlavi),開始用稍微改造的阿拉伯字母拼寫波斯語言。   中世紀時,大批波斯裔科學家和文學家用阿拉伯文著述;阿拉伯文學中最著名的《一千零一夜》,就是以波斯《一千故事集》為素材寫的。因此,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波斯人的智慧結晶。   公元一千年前後,波斯民族的自覺性再度提高,菲爾多西(Ferierdosi)寫成十萬餘行的近代韻體史詩《王書》shahnamen,記載伊朗的神話傳奇和歷史故事。今天,《王書》是伊朗學生必須讀的課文,德黑蘭的菲爾多西廣場上游這位波斯文學巨人的塑像。      霍梅尼有一句名言:「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這應該是他對伊朗歷史經驗的總結;也表現在意識形態上,他即排斥資本主義,也不要共產主義的宣示。   兩千年前向波斯王子學習佛教,把絲綢賣給波斯的中國,現在的國民普遍沒有宗教信仰,大家的共識似乎是「東方也要,西方也要,有利於經濟的都要。」依我看,在伊朗掌權的教士們對他們的教義似乎太執着,忽視了經濟的發展;中國沒有宗教信仰的官員們似乎又太過於功利主義,忽略了人們心靈的需要。      猶太歷史上很悲慘的一段是尼布甲尼撒(新巴比倫最著名的國王,公元前6世紀在位,最著名的業績是修建了從幼發拉底河的岸邊向外逐層升高的「空中花園」)領軍占林耶路撒冷後,毀壞了猶太教堂,強迫幾萬名猶太人遷移到巴比倫。公元前5世紀,波斯王大流士攻入巴比倫,釋放了猶太人,猶太人才能在五十年後回到家鄉。   今天的以色列人自認為是當初從巴比倫釋放回家的猶太人的後裔,今天的伊朗人更認為是大流士的子孫,而伊拉克當然是巴比倫人的繼承者。然而,以色列和伊朗是西亞最為敵對的兩個國家,至於伊拉克,這個人類文明搖籃的所在地,目前既是一個不能保護文化遺產,又不能遵守文明法則的地方。      城市的規模與經濟活動在過去的五千年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變的是城市的基本性質:它是一種人口密度高度集中的生活方式。由於這個基本性質,無論是古代,現代還是外拉的城市,都必須滿足三個條件才能存在,運轉和發展。   首先,城市居民的安全必須有保障。無論是依靠軍隊和警察的力量還是處於公民的自覺,破壞公共持續的犯罪行為必須受到控制。   其次,城市必須要有繁榮的經濟作為基本支撐,也必須要有足夠的就業機會,讓它的居民能夠自食其力,安居樂業。   還有,城市的居民必須有大致相同的認同感和價值觀。在過去,這可能來自於種族、語言和宗教信仰。近一百年來的全球化過程,使許多大城市的共同價值觀成為對多元文化的兼容和對異己人群的尊重。沒有共同的認同感和價值觀的城市,很難有序地運行。   讀遍中外歷史,我沒有發現任何不滿足這三個條件而長久興旺的城市。      阿聯酋(以及波斯灣各地)的人口結構是一個四層的金字塔:貝都因人施老闆,歐美人是高級顧問,其他國家的阿拉伯人是技術骨幹,超過人口半數的南亞和東亞人是勞動大眾。      世界上唯一的六千年來連續有人居住的城市是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位於肥沃的新月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商道上的重鎮。   公元前14世紀,繼埃及人和赫梯人之後,閃米特語族的以色列人曾占領大馬士革,接着另一個閃米特語族的阿拉美人(Aramaean)又建國於此,然後是從東部來的也屬於閃米特語族的亞述人入侵。亞敘帝國消亡之後,新巴比倫人,波斯人,希臘塞琉古王朝,亞美尼亞人,羅馬人,拜占庭人輪番在這裡登上舞台。羅馬在大馬士革的許多設施現在仍然有跡可尋。在多個世紀的政治跌宕起伏中,阿拉美語成為這個那個西亞地區的通用語言,生活於巴勒斯坦的耶穌就說阿拉美語。   對大馬士革影響最深遠的兩次宗教事件,一是公元225年敘利亞東方基督教會的成立(比羅馬教會早一百年),一是公元634年穆斯林軍隊攻占大馬士革。大馬士革現在還是地中海東部地區基督教的中心。公元661-750年,它是倭馬亞王朝的首都。   阿拔斯王朝以武力取代倭馬亞,遷都伊拉克。大馬士革遭到破壞和忽略。當阿拔斯王朝衰落時,大馬士革先後被什葉派的法蒂瑪王朝和信奉遜尼派的塞爾柱突厥人占領;接着又被十字軍保衛和威脅百餘年。薩拉丁擊敗十字軍解救了大馬士革,建立起由他家祖世襲的阿尤比王朝,統治這座古城近百年。   蒙古人13世紀曾短暫統治大馬士革,但被篡奪阿尤比家族權力的馬木留克雞腿。13到15世紀,馬木留克統治下的大馬士革頗為安定繁榮。15世紀初,大馬士革被從中亞來的「真主之鞭打、」貼木兒狠狠地抽打了數年,受到嚴重破壞。從1516到1920年四百年間,大馬士革處於奧斯曼人的統治之下,社會堪稱穩定,市容大為改善,人口眾多。      遊走的字母   文字已經有六千年的歷史,但不用大量圖形,只用少數富豪來表達語音室友地中海東岸閃米特語的民族在公元前14世紀才開始的。世界最早的字幕系統有三十個符號,由鍥形文字改編而來的文字刻在烏加里出土的一塊泥板上,現收藏在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裡。   住在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人BC13世紀創造了一套只有22個符號的書寫法(Phonicianscrpt),BC11經過改變後成為今日世界上各種字母符號的老祖宗。   腓尼基字母向西傳,先後出現了希臘字母、拉丁字母等。   向東,BC10大馬士革的呢各地的墓碑上開始出現源自腓尼基字母但字體比較彎曲的阿拉美字母。這套字母向東傳到波斯等地,又衍生出不同的字母系統。   阿拉美語後來逐漸演變成為今天仍然有人(特別是在宗教儀式中)使用的敘利亞語。栗特語,回鶻文,蒙古文,滿文。。。。      英國人在一戰期間既應允讓阿拉伯人戰後獨立,又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國家,這可以說是後來以巴衝突和中東問題的根源。      百老匯著名音樂劇《屋頂上的小提琴手》Fidder on the roof,描繪的是1905年俄羅斯沙皇下令驅逐猶太人時,一群鄉下猶太人的故事。無論是劇情還是音樂,感染力都非常強。其中的一首歌《傳統》頗能道出猶太民族的心聲。   猶太民族的確是一個歷史久遠,幾經磨難而始終都沒有失去自我的民族,它也是一個特徵鮮明,人才輩出的民族。當今世界上只有漢民族和印度民族與之相類。   對於人類文明影響最為深遠而廣泛的幾個思想體系中,屬於一神教的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源自猶太民族;屬於多神教而不着重探討造物主的印度教和佛教源自印度民族;不問前生來世,專注社會倫理與個人修養的儒家和道家思想源自漢民族。猶太民族兩千年來散居世界各地,總人口只有漢民族和印度民族的千分之十五左右。   然而,近二百年來,在全世界科學、教育、文化、藝術、金融、工商、政治等各個方面的翹楚中,猶太人所占人口數超過中國人和印度人,在比例上也超出歐美列強中的各個民族。      20世紀初,各地猶太復國者大量移民巴勒斯坦,卻缺乏可以彼此溝通的語言。當時雖然多數人以依第語作為生活語言,但也有許多人認為應該恢復希伯萊語問。其實,世界各地猶太人的共同宗教語言一直是希伯來語,虔誠的猶太人或多或少都認得一些希伯來字。猶太裔的語言學家由是創造了現代希伯萊語,就是今天以色列共和國的官方語言之一(另一個是阿拉伯語)。   羅馬人統治拉勒斯坦之前的人們,把這片土地稱為迦南(Canna).   猶太人來歷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主要居住在德國、波蘭和俄羅斯的阿什肯納茲Ashkenazim,原意為德國猶太人,另一部分主要居住在西班牙和北非的塞法迪姆Sephardim,原意為西班牙猶太人。前者膚色較白,說依第語。後則膚色略深,說阿拉伯語。16世紀後大量從西班牙移居土耳其的猶太人則早已該說土耳其語。兩者宗教儀式,生活習慣不同,在以色列社會地位也不同。對待巴勒斯坦人的立場上,後者,塞似乎更為強硬。   以色列的初期建國者都是阿什肯納茲猶太人。建國後因為與阿拉伯國家關係惡化,使多世紀來並未受到穆斯林黨政者迫害的塞法迪姆猶太人受到衝擊,幾乎全部都移民以色列。這些移民生育率較高,對以色列的人口組成呢個將會有影響。   新近來自前蘇聯的猶太人基本上沒有宗教信仰,不會說希伯萊語,也不一定認同猶太復國主義,只承認自己是猶太人。他們的政治色彩傾向是以色列當政者需要面對的另一個問題。   在最近阿拉伯世界的動盪中,以色利的「鷹派」政府非常低調,很少評論。與之對照,巴勒斯坦人的世俗派「法塔赫」和激進伊斯蘭主義者「哈馬斯」在新近政治地震的埃及會談,同意恢複合作。   BC3,正當雄踞亞歐草原商道數百年的斯基泰人開始衰落的時候,在商道東端的匈奴人崛起於蒙古高原。   現在可以肯定匈奴人屬於蒙古人種,與大月氏,烏孫,樓蘭,於Z人不同。但是匈奴人的語言還很難作出準確的判斷。大部分學者認為匈奴語與鮮卑、突厥、女真、蒙古語相似,屬於阿爾泰語系。      土耳其共和國的成立打破了伊斯蘭世界政教合一的傳統。今天的伊斯蘭國家多數把政治領袖和宗教權威分開,但沙特和伊朗是兩個顯著而重要的例外。   在當今各個伊斯蘭國家裡,都有一部分人或是出於對宗教傳統的執著,或是對現實政治的不滿,希望恢復當年的哈里發國家,部分民族,只看宗教,以伊斯蘭教法為國家的法律。這樣的思潮很難消滅,但是真正獲得實行的機會可謂微乎其微。      好了,就是這些摘抄,其實本書給我很多知識和啟發,遠遠不止這些。   這本書值得收藏,我打算買下來以後再看一遍,同時也推薦給明,希望他能夠看看。

這本書的扉頁作者寫:敬獻給引導我開闊視野的先父與家母。60年代初在台灣師範大學附中讀完書的他,申請到了斯坦福的OFFER,那時的台灣,像作者這樣申請赴美深造者已眾,簽證已經不是那麼容易拿的事,正好他的父母親,時在埃塞俄比亞從事世界衛生組織的醫學工作,於是作者就繞了個大圈,一路飛機經停多大中東地區多處最終到埃塞俄比亞探望父母,並在駐埃美領館順利拿到赴美簽證。有了這麼一番遊歷的切身經驗,因此,雖不是其專業,但自此,作者開始對大中東的一切,開始有了關注和研究的興趣。。。。      真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到這些地方去慢慢走走看看,去實地感受一番吶!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