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夜半歌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連接夜半歌聲圖

《夜半歌聲》是由馬徐維邦執導,金山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宋丹萍在革命期間發生的愛情故事。

類型 劇情、恐怖

導演 馬徐維邦

中文名 夜半歌聲

外文名 Song at Midnight

劇情簡介

1926年的上海,青年演員宋丹平(張國榮)因主演歌劇迷倒成千上萬女性,但對她們他均不動心,單與清純的富家少女杜雲嫣(吳倩蓮)墜入愛河。然而因為他的戲子身份,兩人戀情曝光後遭到杜雲嫣父親的強行阻止,杜雲嫣被禁閉在家,許配給某豪門顯貴。與該權貴公子的訂婚夜宴上,杜雲嫣裝病離席私會宋丹平,權貴公子發現後妒火中燒,派人毒打過宋丹平後放火焚燒了劇院,杜雲嫣自此成為外人眼中的瘋婦,而已成廢墟的劇院因為每逢月圓之夜會傳來虛無縹渺的歌聲,被傳是宋丹平的鬼魂作祟。

十年後,某個小劇團暫住進被傳有鬼的劇院,青年演員韋青(黃磊)遇到如幽靈的宋丹平,愛情悲歌隨即再次上演。 [1]

幕後製作

《夜半歌聲》的誕生並非一帆風順,首先當時國民黨政府的電影審查機構對此類涉及恐怖、神怪的作品控制得很嚴,像當時享譽全球的一批恐怖片,如《科學怪人》(詹姆斯·威爾導演)、《蠟像館的秘密》(邁克爾·寇蒂茲導演)和《吸血鬼》(卡爾·德萊葉導演)等都遭到了審查當局的刁難,有些片目甚至還被上呈中央後「通令全國,一律禁映」,但沉迷朗·錢尼作品的馬徐維邦的創作熱情顯然未受影響。為了更好的適應中國的國情,這位「東方朗乃卻」還曾坐着火車多次往返田漢處,以求這位劇作家更好的對劇本潤飾加工。而在音樂方面,馬徐維邦更是找到了後來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擔綱作曲,使得本片的三首插曲《夜半歌聲》、《熱血》和《黃河之戀》都傳唱一時,其中的歌詞「人兒伴着孤燈,梆兒敲着三更,在這漫漫的黑夜裡,誰同我等待着天明?只有你的眼能看破我的生命,只有你的心能理解我的衷情……」更是成為當時青年人情書中的常用語。

《夜半歌聲》的劇情在人物情節和對話上都做了相當大的改動,馬徐維邦用他嫻熟的東方情調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生死愛戀的人間悲劇:男主人公宋丹萍是一名話劇演員,他與身為大地主女兒的李曉霞相戀,但遭到曉霞父親的橫加阻撓以及惡霸湯俊的陷害,湯俊還指使人用硫酸燒毀了他的面容。此後宋丹萍無顏見人,只得藏匿戲院頂樓,並托人假傳死訊,以此斷絕曉霞的念想。但李曉霞得知後卻精神失常,二人更是不得相見。但宋丹萍容顏雖毀,歌喉依舊,每到夜晚,便忍不住引吭高歌,來到戲院流連的李曉霞便每每在歌聲中得到安慰。十年後,青年演員孫小鷗結識了宋丹萍,宋丹萍不僅在藝術上幫助孫小鷗,還指點他去安慰曉霞。不久湯俊在看戲時侮辱並開槍打死了劇團女演員綠蝶,宋丹萍從樓上跳下與之搏鬥,湯失足摔死,而宋丹萍也在烈焰中被吞噬……

影片評價

影片上映後贏得了票房大賣,但在評論界卻是褒貶不一。當時有不少影評人就認為本片不僅劇情上「抄襲」了朗·錢尼的《劇院魅影》(估計這些影評人根本就沒看過朗·錢尼的版本,兩部電影的差異之大絕不可能有抄襲之嫌),而且在女主角曉霞的造型、動作設計上都模仿了另一部電影《古屋奇案》(兩部影片中都有女人發瘋,行為舉止有類似之處其實並不奇怪),至於宋丹萍最後葬身火海的段落,更是直接照搬了《科學怪人》中鮑里斯·卡洛夫被憤怒的村民燒死的段落(天知道這些影評人是怎麼想的,難道前面的電影中燒死過人那後來的電影角色都只能被淹死?)。但是這些批評並沒有淹沒影片的真正價值,馬徐維邦在《夜半歌聲》中始終是以一種嚴謹認真的態度來工作的,他並沒有用那些超自然的神怪力量來簡單的營造全片的恐怖氛圍,而是賦予影片以更大的社會意義,通過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折射出了封建勢力對自由思想的禁錮與扼殺。更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上映正在戰雲密布之時——其實在整個三十年代歐美電影市場上都迎來了一股巨大的恐怖片浪潮,從觀眾心理的角度分析,這股浪潮與時局的緊張自然密不可分——《夜半歌聲》的劇情,也正好隱喻了日本侵略者的猙獰面目,而宋丹萍的英勇搏鬥和孫小鷗的覺醒成長,更是暗合着民眾的抗日意識,兩相結合,自然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影片的主演金山也是功不可沒,本來馬徐維邦打算親自出演宋丹萍這個角色,但一來老闆張善琨堅決反對,二來自己試過幾次鏡後也始終差強人意,最後只得找來話劇演員金山出演。金山在片中的演出可謂是出神入化、爐火純青,臉上雖然被導演搗鼓得扭曲駭人(馬徐維邦用蠟燭油一點點的精心打造了這個恐怖造型),但其內心的純潔和善良卻通過肢體語言清晰的傳達到了銀幕上,使得觀眾在恐怖之外更從角色身上受到了靈魂深處的震撼。

《夜半歌聲》的成功,標誌着恐怖片作為一種類型電影正式登上了中國電影之林,雖然在此前國內影壇也曾有一些帶有恐怖色彩的影片出現,但都很難作為完整的恐怖電影被歸類,應當說,從《夜半歌聲》開始,恐怖片才真正作為一個類型在中國影壇被確立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