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外耳道癤:因游泳、挖耳、中耳流膿刺激等原因造成外耳道皮膚細菌感染,外耳道皮膚和皮下組織廣泛化膿性感染,發生於內2/3骨部時形成瀰漫性外耳道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化膿性中耳炎膿液刺激及濕熱氣候的季節常易使發病率增高。感染細菌除葡萄球菌外,常見革蘭氏陰性桿菌,如綠膿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感染。
基本信息
就診科室:耳鼻喉科
是否醫保:是
英文名稱:diffuse otitis ex-terna
疾病別稱:外耳道炎
是否常見:是
是否遺傳:否
並發疾病:聽力下降、耳道狹窄
治療周期:長期間歇性治療
臨床症狀:外耳道瀰漫性紅腫、耳內灼熱疼痛、耳內發癢
好發人群:經常游泳的青少年、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老年患者、過度清潔耵聹者
常用藥物:強的松、紅黴素軟膏
常用檢查:內分泌檢查、耳內窺鏡檢查
病因
瀰漫性外耳道炎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綠膿桿菌和變形桿菌等。據相關調查發現,兒童出現本病原因最主要是由於兒童外耳道狹小,出生時已有少許羊水殘留在耳道內,加上皮脂腺的分泌液,所以較為濕潤,易於細菌的生長、繁殖。如果在洗澡時不慎讓水流入,或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則細菌可侵入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等其他疾病。
臨床表現
急性外瀰漫性耳道炎:外耳道皮膚瀰漫性腫脹,劇烈疼痛,有漿液或膿液滲出及上皮脫落,重者可引起耳道狹窄或閉鎖,可伴發熱、聽力下降、耳周淋巴結腫大,牽拉耳廓時疼痛加劇。
慢性瀰漫性外耳道炎:耳道皮膚呈暗紅色腫脹、濕潤、增厚,附着鱗屑狀痂皮,鼓膜可增厚,標誌不清。表面可有少量肉芽組織形成,影響聽力,伴有耳內不適及瘙癢感。
診斷
急性瀰漫性外耳道炎:發病急,外耳道灼熱、發癢、疼痛,流少量分泌物,嚴重者出現全身不適。檢查外耳道皮膚瀰漫性充血、腫脹,表皮糜爛。先為稀薄分泌物,繼而變為稀膿性或膿性分泌物可有外耳道狹窄或閉鎖,耳鳴及聽力下降,嚴重者耳周淋巴結腫大、壓痛。
慢性瀰漫性外耳道炎:病程長,多有耳癢、少量稀膿、聽力輕度減退。檢查外耳道皮膚充血或增厚,或覆有痂皮,痂皮下有少許膿液或碎屑,有時揭去痂皮會出血,鼓膜可混濁、增厚、標誌不清。
鑑別診斷
化膿性中耳炎[1]: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聽力減退明顯,可有全身症狀。早期有劇烈耳痛,流膿後耳痛緩解。檢查可見鼓膜紅腫或穿孔,黏液為黏膿性。當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膿液刺激引起急、慢性外耳道炎,中耳炎所致的鼓膜鬆弛部被干痂覆蓋時,需將膿液或干痂清除乾淨,再根據上述特徵仔細鑑別,必要時可暫給予局部用藥,叮囑患者隨診。
急、慢性外耳道濕疹:大量水樣分泌物和外耳道奇癢是急性濕疹的主要特徵。一般無耳痛,檢查時見外耳道腫脹,有丘疹或水皰。慢性外耳道濕疹時局部奇癢,並有脫屑,可有外耳道潮濕,清理後見鼓膜完整。
外耳道癤腫:症狀與急性外耳道炎相似,但外耳道紅腫或膿腫局限。
治療
藥物治療
局部藥物治療:可用5%~8%醋酸鋁、1~3%酚甘油或10%魚石脂小紗條敷塞外耳道,每隔3~4小時自行滴入上述藥液,每天更換紗條。或用2%~5%硝酸銀液塗布,或用四環素可的鬆軟膏、紅黴素軟膏、皮炎平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等塗敷局部。清除外耳道分泌物及脫落上皮,保持外耳道乾燥。
全身藥物治療:應用敏感抗生素以控制感染,耳痛劇烈者可服用鎮痛劑。
手術治療
外耳道成形術:本病可反覆發作,可形成外耳道局部增厚從而引起外耳道狹窄,可以行外耳道成形術來減輕狹窄程度,從而避免外耳道狹窄引起的聽力下降。
併發症
耳道狹窄:外耳道炎的反覆急性發作和長期慢性外耳道炎,可使局部皮膚發生嚴重的纖維增生,以致耳道狹窄。
聽力下降[2]:瀰漫性外耳道炎嚴重的患者,可出現外耳道狹窄甚至閉鎖,可導致聽力下降甚至耳聾。
視頻
怎樣防止寶寶患外耳道癤?又該怎麼治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