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夏獻綸(清朝官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夏獻綸(清朝官員) 夏獻綸 字筱濤,江西新建人,監生。(?-1879年),為中國清朝官員。

人物簡介

夏獻綸他於1872年(同治11年)奉旨擔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為台灣清治時期的地方統治者。曾署福建布政使船政大臣。1873年任台灣道。1874年沈葆楨至台,令其詣日將,示以照會,並命赴中路主辦開山事宜。淡水廳原有吳阿來及其弟富,素聚匪徒肆毒居民,夏獻綸飭地方官勦辦在案,尚未經辦,而1876年吳阿富率匪徒擄掠居民,為鄉勇銃斃;吳阿來遂起而為亂,故斬吳阿來於市曹,歷一月平。福建巡撫丁日昌等至台,訪聞辦理台郡安平?台事宜之凌定國有侵吞工料銀至巨萬情事,又有何鑾等浮收稅契之事,飭令夏獻綸認真查辦,請旨將凌即行革職,澈訊追究。1879年病歿於任。着《台灣輿圖》。

歷史世紀

咸豐六年(1856),由國學生分兵部武庫司主事,兼職方司,尋丁憂離職。咸豐十一年大學士左宗棠任浙江巡撫,督師與太平軍作戰,獻倫隨調從戎。以多次戰功奏保知府,留任浙江,加道台銜,賞戴花翎。後又以收復浙江湖州府縣敘功,升道員,署福建汀漳龍道,不久又署鹽法道。後加按察使銜、布政使銜,署台灣道,兼任學政。為官清廉,在台南設義塾12處,勸學興教;在淡水北禁私販,在雞籠煤洞設官管理。有民船遇風,被台灣原住民拘留,獻倫前去解釋而放回。對日本遇風船隻被拘留的,也同樣使之得返。秉持正氣,揭穿日軍企圖借琉球船民復仇事進攻台灣原住民的陰謀。光緒元年(1875),補授台灣道。由是築城設官,召募原住民墾荒,加強台南海防,籌劃恆春水利等事宜一一加緊進行。光緒五年六月,在台北主持科舉考試,繼而冒暑去福州會商防務。炎風瘴雨,加之驚濤駭浪,返台灣即病重身亡,年僅42歲,台島下半旗致哀。

作品欄

古人右史左圖,觀覽並重。蕭何入關,首收圖籍;蓋凡道途險阻、山川阨塞,非圖莫周悉也。

臺灣,海外荒島耳。鄭氏納土逾二百年,半線以北,闢及彰化、淡水、噶瑪蘭,已入山後。今則自蘇澳、岐萊、秀孤巒、卑南覓以逮琅■〈王喬〉、恆春,拔木通道,殫盡人力,幾及千里;郡志舊圖,付之狉榛莫考。獻綸備兵來此,適值海疆多事,朝廷遂有開山撫番之命。台之南北,遞歲周巡;轍跡所由,多涉無人之境。而內山道途、形勢,為從古方輿所不誌。獻綸則欲詳悉為圖,俾回曲窵遠,瞭然尺幅;而民番生聚、村落聯屬,咸有所稽。因命山陰餘二尹寵周歷各屬,創為之圖;凡再易寒暑,始竣。而後山圖,又數易;惟嘉應王君熊彪有稿為優,並採用之。番社取其已歸化、備檔案者臚列之,餘難悉數。又屬閩縣王廣文元稚為之纂校,獻綸復參酌審定。圖成,計得幅大小凡十有一,說略稱是;付之剞劂,以補志乘未備。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