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遊小雁塔(南美蘭)
作品欣賞
夏遊小雁塔
前一段時間連日高溫特別炎熱,熱浪充斥着關中大地,包裹着周圍的一切,西安已然是全國的幾大火爐了。熱啊,加上疫情,我們無處可逃,只能儘量呆在室內,靠空調續命。
老天爺似乎也忍不下去了,終於在前兩天,間隔着下了幾場雨,特別是7月21日-22日的那場大雨,澆滅了艷陽的炙烤,趕走了蒸籠的悶熱,送來了久違的涼爽。以至於尺度太大,在22號那天還有點冷秋之感,是舒服的20度啊。
22號那天午後雨就停了,在下午三點多的時候,撥雲見日,雨後初霽,風景美哭了,藍天白雲,青草綠樹,渭水悠悠,遠山黛青,雲霧繚繞,讓人相信山里一定住着神仙。
這麼美好的夏日早晨,如果睡懶覺就太浪費了。我是一個低調務實的人,西安旅遊是這麼的火,政府的惠民政策也很好,好多景點都是免費的。何不利用這好機會看看這些家門口的景點並悟悟其中厚重的歷史價值呢。那麼,小雁塔就是我今天要去拜訪和親近的。
昨晚就在網上預約了9點到11點的門票,早上8點出門,坐公交車很快就到了小雁塔站,下車過了馬路左轉即到其大門口。
刷身份證進了入口,一條寬闊平坦的大路通向裡面,兩邊是粗壯高聳葉冠茂密的梧桐行道樹,像夾道歡迎遊人的士兵一樣。裡面遊人不是很多,兩支夏令營的小學生也剛入園,有兩個上了年齡的老者帶其參觀並做講解,他們穿的衣服背後的字告訴我他們是西安博物院的志願者。抱着學習的目的,我還蹭着聽了一段講解,明白了小雁塔的源遠歷史前世今生。
小雁塔,位於唐長安城安仁坊薦福寺內,又稱「薦福寺塔」,建於唐景龍年間,與大雁塔同為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小雁塔和薦福寺鐘樓內的古鐘合稱為「關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是西安博物院的組成部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小雁塔是中國早期方形密檐式磚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層,現存13層,高43.4米,塔形秀麗,是唐代佛教建築藝術遺產,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漢族文化的標誌性建築。
1961年3月4日,小雁塔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小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雁塔的後面,白雲閣的前面那一塊院子裡有五六顆千年國槐,樹齡都在1300年以上,枝幹蒼勁,樹冠高大,樹葉蓊鬱。在其旁邊就是雁塔晨鐘的所在,遊人聚集,敲鐘祈福。每天清晨寺內會定時敲鐘,數十里內都可聽到。鐘聲清亮,塔影秀麗。清代詩人朱集義詩:"噌弘初破曉來霜,落日遲遲滿大荒。枕上一聲殘夢醒,千秋勝跡總蒼茫。"在古城中別有一番韻味。雁塔鐘聲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另外,志願者所講的雁塔神合,武舉題名也讓我覺得神奇有趣。
從這兒右拐,是開闊平坦,綠草如茵,樹林茂盛,湖水清澈,亭台樓榭的現代休閒區域,裡面的一個唐代疊羅漢造型讓我過目難忘,發自內心地讚嘆古人的雜耍技巧和藝術魅力。
從這邊的園林區穿過,我來到了小雁塔的另一個門,正前方書寫着西安博物院幾個大字。我才知曉小雁塔已屬於西安博物院的一部分,是其中的歷史名勝區。另外兩個部分一個是園林遊覽區,我剛已領略過了它的乾淨幽靜整潔舒心;一個是文物展館。噢,就是我前面的這個現代簡約的建築了。
據介紹,這個主體建築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陝西歷史博物館的設計者,建築設計師張錦秋創意設計的,整體外觀以天圓地方理念創作,突出體現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與小雁塔以及薦福寺古建築群相得益彰。真美呀,走,快進到裡面全面了解並一睹芳容吧。
西安博物院以古都西安為題,以西安作為13王朝的古都,一千多年建都史為主線,以歷代文物的展示為基礎,突出反映西安的都城發展史和都城社會生活狀況。在古都西安的總標題下,又分為千年古都和帝都萬象兩部分。
在造像藝術專題陳列廳,我看到了很多以佛教石刻造像為主,輔以金銅造像等佛教文物,介紹長安佛教的基本情況,突出長安佛教的空前盛況。在玉器陳列廳,看到了很多天地之靈的古代玉器精品。在絲路流光的陳列區,欣賞了從地中海到古代長安的玻璃藝術。總之,據介紹,這裡收藏了西安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13萬件,其中擁有國家三級以上珍貴文物14400多件,並有相當一部分文物出土於周,秦,漢,唐等中國歷史上有重要影響的朝代。用於陳列的文物展品,是在這些藏品中挑選出的文物等級高,代表性強,影響面廣的文物。的確讓我嘆為觀止,眼界大開。
參觀完文物區,出得門來,放眼四望,古樸又現代,開闊又靜謐,身臨其境,感覺美好。的確如剛才志願者所講,小雁塔這個景區是國內集歷史和現代與一體的很完美的4A級景區。
我步入東邊休閒遊覽區,竹影婆娑,樹葉斑駁,微風不燥,湖水依依,清荷傲嬌,我坐在小徑邊熟悉的石墩上小憩,翻看着剛拍的一些照片,聽着熱情的遊客敲擊雁塔古鐘的悠遠之聲,覺得很放鬆而且很有收穫。這個夏日的參觀小雁塔之短行,圓了我幼時學在西安、玩在西安、住在西安的宏偉夢想,我會用心地把它製成美篇公開發布,記錄我的美好體驗,豐富我的假期生活,並為宣傳西安擴大其影響助綿薄之力,讓已是網紅的西安紅得發紫,也不失為一件樂事![1]
作者簡介
南美蘭,咸陽市實驗中學高中英語教師,咸陽市作協會員,《作家地帶》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