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夏枯頭 |
夏枯頭生長在山溝水濕地或河岸兩旁濕草叢、荒地、路旁,廣泛分布於中國各地,以河南、安徽、江蘇、湖南等省為主要產地。夏枯草適應性強,整個生長過程中很少有病蟲害。有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腫痛、頭痛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夏枯頭
族; 野芝麻族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合瓣花亞綱
目; 管狀花目
科; 唇形科
亞科; 野芝麻亞科
屬; 夏枯草屬
種; 夏枯草
分布區域; 主產於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湖北、等地
本草綱目-夏枯草更多>>
「釋名」夕句(《本經》)、乃東(《本經》)、燕面(《別錄》)、鐵色草。
震亨曰∶此草夏至後即枯。蓋稟純陽之氣,得陰氣則枯,故有是名。
「集解」《別錄》曰∶夏枯草生蜀郡川谷,四月采。
恭曰∶處處有之,生平澤。
頌曰∶冬至後生,葉似旋復。三月、四月開花,作穗紫白色,似丹參花,結子亦作穗。 五月便枯,四月采之。
時珍曰∶原野間甚多,苗高一、二尺許,其莖微方。葉對節生,似旋複葉而長大,有細 齒,背白多紋。莖端作穗,長一、二寸,穗中開淡紫小花,一穗有細子四粒。丹溪雲無子, 亦欠察矣。嫩苗瀹過,浸去苦味,油鹽拌之可食。
「正誤」宗 曰∶今謂之郁臭。自秋便生,經冬不悴,春開白花,夏結子。 震亨曰∶郁臭草有臭味,即茺蔚是也;夏枯草無臭味,明是兩物。俱生於春,夏枯先枯 而無子;郁臭,後枯而結子。
莖葉
「氣味」苦、辛,寒,無毒。
之才曰∶土瓜為之使。伏汞砂。
「主治」寒熱瘰 鼠 頭瘡,破症,散癭結氣,腳腫濕痹,輕身(《本經》)。
「發明」震亨曰∶本草言夏枯草大治瘰 ,散結氣。有補養厥陰血脈之功,而不言及。
觀其退寒熱,虛者可使,若實者以行散之藥佐之,外以艾灸,亦漸取效。
時珍曰∶黎居土《易簡方》∶夏枯草治目疼,用沙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內熱、緩肝 火也。樓全善雲∶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則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藥點之反甚者,亦神效。
蓋目珠連目本,即系也,屬厥陰之經。夜甚及點苦寒藥反甚者,夜與寒亦陰故也。夏枯稟純 陽之氣,補厥陰血脈,故治此如神,以陽治陰也。一男子至夜目珠疼,連眉棱骨,及頭半邊 腫痛。用黃連膏點之反甚,諸藥不效。灸厥陰、少陽,疼隨止,半日又作,月余。以夏枯 草二兩,香附二兩,甘草四錢,為末。每服一錢半,清茶調服。下咽則疼減半,至四、五服 良愈矣。 「附方」舊一,新六。
明目補肝,肝虛目睛痛,冷淚不止,筋脈痛,羞明怕日∶夏枯草半兩,香附子一兩。為 末 赤白帶下∶夏枯草(花開時采,陰乾)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食前。(《徐氏家傳方》)
血崩不止∶夏枯草為末,每服方寸匕,米飲調下。(《聖惠方》)
產後血暈,心氣欲絕者。夏枯草搗絞汁服一盞,大妙。(《徐氏家傳方》)
撲傷金瘡∶夏枯草(口嚼爛), 上即愈。(《衛生易簡》)
汗斑白點∶夏枯草煎濃汁,日日洗之。(《乾坤生意》)
瘰 馬刀,不問已潰、未潰,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兩,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虛甚者,則煎汁熬膏服,並塗患處,兼以十全大補湯加香附、貝母、遠志尤善。此物生血, 乃治瘰 之聖藥也。其草易得,其功甚多。(薛己《外科經驗方》)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木;根莖匍匐,在節上生鬚根。莖高20-30厘米,上升,下部伏地,自基部多分枝,鈍四棱形,其淺槽,紫紅色,被稀疏的糙毛或近於無毛。
莖葉卵狀長圓形或卵圓形,大小不等,長1.5-6厘米,寬0.7-2.5厘米,先端鈍,基部圓形、截形至寬楔形,下延至葉柄成狹翅,邊緣具不明顯的波狀齒或幾近全緣,草質,上面橄欖綠色,具短硬毛或幾無毛,下面淡綠色,幾無毛,側脈3-4對,在下面略突出,葉柄長0.7-2.5厘米,自下部向上漸變短。
花序下方的一對苞葉似莖葉,近卵圓形,無柄或具不明顯的短柄。輪傘花序密集組成頂生長2-4厘米的穗狀花序,每一輪傘花序下承以苞片;苞片寬心形,通常長約7毫米,寬約11毫米,先端具長1-2毫米的驟尖頭,脈紋放射狀,外面在中部以下沿脈上疏生剛毛,內面無毛,邊緣具睫毛,膜質,淺紫色。
花萼鐘形,連齒長約10毫米,筒長4毫米,倒圓錐形,外面疏生剛毛,二唇形,上唇扁平,寬大,近扁圓形,先端幾截平,具3個不很明顯的短齒,中齒寬大,齒尖均呈刺狀微尖,下唇較狹,2深裂,裂片達唇片之半或以下,邊緣具緣毛,先端漸尖,尖頭微刺狀。花冠紫、藍紫或紅紫色,長約13毫米,略超出於萼,冠筒長7毫米,基部寬約1.5毫米,其上向前方膨大,至喉部寬約4毫米,外面無毛,內面約近基部1/3處具鱗毛毛環,冠檐二唇形,上唇近圓形,徑約5.5毫米,內凹,多少呈盔狀,先端微缺,下唇約為上唇1/2, 3裂,中裂片較大,近倒心臟形,先端邊緣具流蘇狀小裂片,側裂片長圓形,垂向下方,細小。雄蕊4,前對長很多,均上升至上唇片之下,彼此分離,花絲略扁平,無毛,前對花絲先端2裂,1裂片能育具花葯,另1裂片鑽形,長過花葯,稍彎曲或近於直立,後對花絲的不育裂片微呈瘤狀突出,花葯2室,室極叉開。花柱纖細,先端相等2裂,裂片鑽形,外彎。花盤近平頂。子房無毛。
小堅果黃褐色,長圓狀卵珠形,長1.8毫米,寬約0.9毫米,微具溝紋。花期4-6月,果期7-10月。
主要變種
白花變種:該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花白色。產四川南部;生於溪旁,海拔750米。
狹葉變種: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全緣,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5~4厘米,寬6~10毫米,無毛或疏生柔毛。產雲南,四川;生於路旁,草坡,灌叢及林緣等處,海拔達3200米。
生長環境
夏枯草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能耐寒,適應性強,但以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好。也可在旱坡地、山腳、林邊草地、路旁、田野種植,但低塵易澇地不宜栽培。
地理分布
中國主要分布在陝西,甘肅,新疆,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四川及雲南等省區。
世界分布在歐洲各地,北非,蘇聯西伯利亞,西亞,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地均廣泛分布,澳大利亞及北美洲亦偶見。日本琉球亦產。
繁殖方法
夏枯草可以採用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的方法進行繁殖。
種子繁殖; 採種。花穗變黃褐色時,摘下果穗曬乾,抖下種子,去其雜質,貯存備用。
播種。北方春播,於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秋播於8月下旬。多用條播,在畦上按行距20-25厘米開溝,溝深0.5-1厘米。將種子均勻播入溝中覆細土,稍稍鎮壓,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15天左右出苗,畝用種量0.5-1公斤。
分株繁殖; 春季末萌芽時,將老根挖出,進行分株。按行株距25×10厘米挖穴,每穴栽1-2株。栽後覆土壓實,澆水,保持土壤濕潤,7-10天出苗。
栽培技術
選好田塊、地塊和整好廂面。應選陽光充足,排水良好漢密的哈頓沙壤田塊或地塊播種,播種前深耕細耙,做到土細廂平。耙時畝施入腐熟堆廄肥2000公斤或48%進口複合肥25-30公斤,土、肥拌勻,然後整成畦寬1.2米的廂面,同時開好三溝待播(或育苗)。
8月中下旬-9月底是最好播種育苗時間,在墒情好時撒播或點播。撒播時種子可拌細沙或細土勻播,同時掌握好播量,撒播畝用種1.0-1.5公斤(種子發芽率低於30%時加倍播量)。
點播可直接用種子播種,每穴播8-10粒,畝播1.7萬穴(20cmx×20cm),畝用種0.5-1.0公斤,播後輕覆蓋土。如播後遇天旱,應及時補水或灌一次跑馬水,15-20天後出苗,苗期人工進行除草1-2次。
選苗定苗 一是間苗。在苗4片葉左右時,結合除草,去小苗留大苗,去弱苗留壯苗。在10片葉(開始分櫱)左右時定苗,按5-6寸株行距定好基本苗,基本保證每蔸2-3個壯苗。
二是除草追肥。做到出苗後及時除草,除大草,儘量除早除盡。追肥一般進行2次,第一次在3月中旬前後始分櫱期時畝用尿素5-10斤(視田塊肥力定量)撒施,第二次在5月中旬前後花末期時畝用進口複合肥10-15公斤撒施。追肥時選擇在土壤墒情好時或雨前進行,以便肥料被作物更好地吸收。
採收加工 當6月份植株果穗80%現黃漸變成棕褐色時,趁晴天可擠蔸割下或將果穗割回曬乾收籽。乾草及乾果穗分別儲藏,待價銷售。
植物文化
從前有位書生名茂松,為人厚道,自幼攻讀五經四書,然屢試不第。茂松因此終日鬱悶,天長日久,積鬱成疾,頸部長出許多瘰癧(即淋巴結核),蠶豆般大小,形似鏈珠,有的潰破流膿,眾醫皆施疏肝解郁之法,無效,病情越來越重。
這年夏天,茂松父親不遠千里尋神農。一日,他來到一座山下,只見遍地綠草茵茵,白花艷麗,似入仙境。他剛想歇息,不料昏倒在地。茂松爹怎麼也沒有料到,這百草如茵的仙境,竟是神農的藥圃。此時,神農正在給藥草澆水施肥,見有人暈倒急忙趕來救治。茂松爹醒來,謝恩並訴說了自己的苦衷。神農聽罷,從草苑摘來藥草,說:「用此草上端球狀部分,煎湯服用。」又說:「此草名『夏枯草』,夏天枯黃時採集入藥,有清熱散結之功效。」茂生按方服之,不久病癒。後來,父子二人廣種夏枯草,為民治病,深得人心。[1]
參考文獻
- ↑ 中草藥夏枯頭的功效 盤點夏枯頭的功效 什麼是夏枯頭, 女性網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