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夏日雨中三清山(梁衛山)

夏日雨中三清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夏日雨中三清山中國當代作家梁衛山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夏日雨中三清山

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丫山,位於中國江西東部玉山縣境內,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最高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景區內千峰競秀、萬壑奔流、古樹茂盛、珍禽棲息,終年雲纏霧繞,充滿仙風神韻,自古以來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譽。三清山的玉京峰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懷玉山脈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三清山是道教名山,又是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到達時正是夏日裡細雨霏霏,使三清山很美麗很溫柔很超脫很抒情。

在夏日的細雨中沿石徑盤山而上,幾株古柏顫巍巍地在半山上迎接人們。看古柏樹齡很高,那原本挺拔的身軀已成龜裂狀趴伏在那裡,歲月的臉譜深深地嵌陷在蒼健的樹幹上,那巨大的樹冠卻繁茂又有些些滋潤。石徑兩旁是密密的灌木類,蔓蔓藤蘿,細風輕吹,輕雨過處,幾星無名的白花、紫花、籃花在在款款的搖曳,透出三清山一股出於自然的神韻。

冒夏日霏霏細雨走在盤山石徑上,風鼓盪着衣襟透來陣陣舒暢的涼意。人說三清山主要在於美和秀,實則更剛強、更雄偉。攀上頂峰,立于山頂身心被三清大山的一股雄風所緊緊裹着,感覺一股正氣咄咄而來,那蒼黑而無言的巨石,在經歷了千百萬年的時光和風雨的銷蝕鞭撻、承受了無邊無期的孤寂後,形成巨大、陡峭、高峻的山峰,這山峰不時地伸展斷肢遺爪,敗鱗殘甲,留下了大山曾轟轟烈烈又陡然沉寂的全部遺憾。倒下的山峰已粉身碎骨了,可每一塊石頭卻依然保持着昂首向天的姿態,內心啊也藏着一顆永不泯滅的堅石雄心。

夏日雨中立在三清山這高接天宇、一覽眾小山的境界裡,不覺生髮出一種融然漾然的靈異。細雨中峰巒崢嶸詭特,雲繞霧縈,煙海縹緲,就有了一種嚮往的「仙」的感覺?噢,這三清山可真是高凌雲漢江南第一仙峰,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果然名副其實!這就不奇怪葛洪等人藉此山一脈靈氣而得道,更有甚者後人蟻涌而來,或有求于山虔誠禮拜,或有借于山醉心其中,或藉助于山被其美所迷!這三清山啊道教歷史悠久,已有1600年的歷史,為江南道教聖地之一。自唐宋以來,修建的殿堂、道觀、台塔、石橋、牌坊、山門不少,如今留存的建築多為明代所建。在海拔1600米的高山懸崖上建造的空中棧道是通往西海岸景區和三清山景區的通道,這也是國內最高最長的空中棧道。沐霏霏細雨走過3公里的空中棧道,到了九天應元府古建築遺蹟,便進入了三清宮景區,跨鶴橋、清睴池、淨怡池、古丹井、演教殿、石香亭圍繞着三清宮遍于山巔的宮殿景區。

冒雨走進三清宮,見殿內正中供奉的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神像生動逼真。現在的三清宮為明代重建,已有六百年的歷史,後殿為觀音堂,周圍空曠清幽、蒼松青翠、風景秀美。登高遠眺,茫茫雲海、巍巍峭壁,令人心曠神怡。大殿外細雨還在下着,落在瓦檐上,敲打出幾份清冷幾份寂寞。見宮殿旁有一扇小門,「呀」地一聲,推開門走進去,見堂院內眾神像端坐在那兒,一個道士模樣的老人迎了過來,介紹起端坐那裡眾神的來歷職司,談了一通當年葛洪修煉的故事,同時鼓勵大家多燒點香,大家先是肅然,後是茫然。 一行人還是多買了幾柱香,屁股翹的老高的虔誠地起頭來,這一叩的質量很高!

過了頂峰,冒細雨沿另一條形狀依舊、也是一塊石板一塊石板平整地鋪墊着的山路往回走,下山的路比上山難多了。路過南山的南清園景區,這裡的自然景觀奇絕,但見巨蟒出山,仙峰神韻,秀峰、企鵝峰、三清神光、司青女神、瀏霞台、花島等眾多景點就分布在一線天到玉皇頂一帶。走過是三清山景色中一大特色的奇松林,見松樹林造型千姿百態,很有特色,而且成林成片,蔚為壯觀,與三清山奇峰構成一道靚麗的風景。走過三清山奇峰怪石陣,三清山上奇峰怪石非常眾多,其中最標誌性的、最引人入勝的要數三清山十大絕景之一、女神峰和巨蟒峰了,那女神、那巨蟒惟妙惟肖。這些奇峰怪石的形成是由於花崗岩體經歷了漫長歲月,日曬雨淋、風化剝蝕、流水沖刷等,使那些石頭粗坯受到了無數次的精雕細刻而形成的。走進三清山雲海,三清山秀峰疊峙,危崖突兀,幽壑縱橫,氣流在山巒間穿行,上行下躍,環流活躍。漫天的雲霧和層積雲,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迴旋,時而舒展,形成了奇妙的雲海,構成一幅奇特的千變萬化的雲海大觀。

夏日細雨中下山較上山路難走,細雨中山路很滑,大家只得仔細地挪動着腳步。臨別回眸,感覺得三清山並不很高,可山不在高,有雄則剛,有剛則正,有正則美。風鞭雨笞,晴和溫煦,形成了三清大山剛正本質赤身石堅,三清群峰有之雄、之剛、之正、之美!三清山啊已經歷了無數年,還可趨於永恆,而世間有很多東西與之相比,就只能是茫茫時空的匆匆過客而已了,於是真渴望與這三清大山融為一體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