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處亂不驚得脫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處亂不驚得脫身》是一則哲理故事[1]

故事是指過往發生的事,包含真實發生過歷史,也包含了從未發生過的虛擬故事。

哲理故事往往篇幅很短,閱讀故事,能緩解你的壓力,同時給你一些思考及感悟[2]。這些故事雖然篇幅短小,只有50字、100字、200字、300字、500字不等,但這些經典人生哲理故事深入淺出地詮釋了許多人生大道理[3],為你的成功指明方向,提供動力,激勵你的人生每一天!

內容

漢代將軍李廣與百餘名騎兵出行時,遠遠望見前方有數千名匈奴騎兵。匈奴騎兵認為他們是在使誘兵之計,驚慌之中跑到山上列好了陣勢。李廣的百餘名騎兵都很害怕,想要驅馬返回。

李廣說:「我們距離大部隊有很遠的路程,眼前的形勢是敵眾我寡,如果我們這一百人馬往回趕,匈奴兵追着用箭射擊,我們就會馬上死光。現在我們停下來不走,匈奴兵一定以為我們是大部隊的先遣隊,一定不敢輕舉妄動。」於是他命令騎兵:「向前進發!」等他們來到距匈奴陣地約二里的地方又令停下來,說:「全部下馬,卸下馬鞍!」

「我們距離敵人這麼近,而且他們人數又那麼多,萬一發生緊急情況怎麼辦?」部下有些擔心地問。

李廣說:「那是敵人以為我們要退卻,現在我們解除鞍具表示不退卻。」

於是匈奴騎兵就不敢進攻。有個匈奴將領騎着白馬出陣監護他手下的兵卒,李廣上馬與十幾個騎兵邊馳邊射,將那個騎白馬的匈奴將領射死了,之後又回到自己的騎兵隊伍當中,解下馬鞍,讓士兵們隨意臥倒。天色已到了黃昏時分,匈奴兵對他們的舉動感到很奇怪,不敢進攻。半夜裡,懷疑漢朝軍隊有埋伏,要趁夜色襲擊他們,就都撤退了。天亮以後,李廣才帶人回到大部隊。

保國公朱永和咸寧伯王越帶領一千人巡守邊境,敵人突然出現,雙方力量相差太大。朱永想趕快撤回,王越阻止了他,他下令擺開了陣勢,先把陣腳穩住。敵人對此產生了懷疑,不敢向前。傍晚,命令騎兵們下馬,口中銜上竹片,魚貫而行,不得回頭,王越則親率英勇的兵士在後面掩護。這樣從山後疾行五十里抵達城裡,敵人沒有發覺。

第二天,王越才對朱永說:「當時要是我們稍有動彈,敵人就會從後面追殺過來,這樣,我們的性命就不保了。組成陣列,是為了不顯出緊張的樣子來迷惑敵人的。排隊魚貫而行,又下了馬,行軍不會發出響聲,所以敵人不會發現。」

【大道理】:

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千萬不能慌亂。鎮靜自若的表情會更好的迷惑敵人,使自己脫離險境。

小故事大道理

小故事是一種篇幅短小,故事情節簡單而又富於哲理的故事[4],因其每個故事都能給人以啟迪,成功做人之道而受到廣大讀者特別是在校學生的喜愛。雖然小故事並不是一種獨立的文體,但有其自身的特點,每個故事都能說明一個道理,或者總結一次教訓,大致可分為哲理故事,勵志故事名人故事成功故事失敗故事[5]

讀故事,講道理,使人明白故事中蘊含的哲理[6],心靈得到沐浴,閱讀一些短篇故事,你可以從生活道路中獲得很多靈感。

視頻

處亂不驚得脫身 相關視頻

兒童哲理故事
小故事的哲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