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聲一無聽物一無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聲一無聽物一無文是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隨着社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單一聲響不構成動聽的旋律,單一顏色不構成美麗的花紋。其本質強調文學藝術的美在於多樣性的統一與和諧,只有在多樣性的統一與和諧中才能創造美。這一命題後來構成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重要原則,推動文藝的繁榮與發展。

引例1

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無講。 (《國語·鄭語》) (單一聲響不能構成動聽的旋律,單一顏色不能構成美麗的花紋,單一味道不能成為美食,單一事物無法進行比較。)

引例2

五色雜而成黼黻(fǔfú),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發而為辭章,神理之數也。 (劉勰《文心雕龍·情采》) (五色交錯而成燦爛的錦繡,五音排列而組織成悅耳的樂章,五情抒發而成動人的辭章,這是自然的道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