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增長的政治經濟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增長的政治經濟學》,[美] 保羅·巴蘭 著,蔡中興,楊宇光 譯,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是中國國家級出版機構,是中國第一家現代出版機構,也是目前中國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文化[1]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1897年創立於上海,1954年遷北京。2002年中國出版集團公司成立,商務印書館是成員單位之一。2011年商務印書館改制為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

內容簡介

《增長的政治經濟學》是美國激進學派在經濟學領域中的主要代表作,着重研究經濟的運行與發展,對現行資本主義持批判態度,論證建立社會主義體制的必要。本書着眼於基本的理論和歷史的論證,提出了最根本的理論觀點,並做出理論和歷史的具體論述,特別是對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作了深入的研究。

本書是西方公認的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著作,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對了解國外的馬克思主義研究非常有益。

作者介紹

保羅巴蘭(1910-1964),美國當代激進派經濟學家,主要著作有《增長的政治經濟學》《壟斷資本》。

目錄

1962年重印本前言1.消費者主權以及對壟斷資本主義的自由和保守的看法2.關於剩餘、浪費和貧困的本質的分類說明3.不發達國家的選擇4.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些問題導言關於進一步閱讀的一些建議增長的政治經濟學第一章總論1.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和資本主義危機2.非殖民主義化和社會主義挑戰的增大3.與帝國主義相結合的經濟學4.增長的定義和計量第二章經濟剩餘概念1.實際的和潛在的經濟剩餘2.理性與浪費3.生產性勞動與非生產性勞動4.計劃經濟剩餘第三章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停滯與運動(一)1.古典經濟學家對資本主義增長的看法2.壟斷資本主義時期資源的利用3.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剩餘4.投資、技術進步和人口增長5.競爭資本主義制度下剩餘的利用6.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投資和過剩7.曾經進步而現已衰退的資本主義第四章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停滯與運動(二)1.剩餘吸收的可能性;消費和非生產性勞動2.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政府的作用3.可能維持需求的政府行為4.對外貿易、投資和帝國主義的競爭5.對外經濟關係,工人貴族和帝國主義的完備意義6.短期的穩定7.通貨膨脹、稅收和增大的剩餘8.帝國主義與戰爭第五章論落後的根源1.資本主義發達和不發達的一般歷史根源2.案例之一:印度的不發達3.案例之二:日本的發達4.發展的羈絆第六章論落後的結構形態(一)1.不發達國家剩餘的規模和效用;農業革命和反革命以及土地改革的幻想2.非農業部門(1):商人和放債者3.非農業部門(2):工業;獨立的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失敗4.非農業部門(3):外國企業(採礦業)5.外國投資的直接影響:假定的利益a.和b.6.外國投資的間接影響:假定的利益c.7.外資、社會結構和工業化的限制8.政府對私人資本的支持第七章論落後的結構形態(二)1.非農業部門(4):政府和外國投資的假定的利益d.2.外國投資和政府的政策——買辦制度3.外國投資和新政制度下的政府支出4.推論(1):龐大的潛在剩餘。貿易條款的假象5.推論(2):企業家精神不足的謬誤6.推論(3):馬爾薩斯人口論的三個謬誤第八章陡直的騰飛1.必要的社會革命遭遇到帝國主義的敵視2.社會革命;帝國主義對外政策的直接結果:戰爭、冷戰和社會主義國家的代價3.社會革命的經濟任務和問題:關於計劃的經濟剩餘4.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中心議題(1):工業和農業的關係5.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中心議題(2):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6.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中心議題(3):資金密集型生產或勞動密集型生產7.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的對外經濟關係索引

參考文獻

  1. 文化的概念是什麼,設棧,2019-11-28
  2. 簡介,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