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塞薩洛尼基古建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塞薩洛尼基古建築裡面收藏了許多塞薩洛尼卡拜占庭時期的歷史收藏品,198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有諸多古蹟景點,如加萊里烏斯拱門、納瓦里諾廣場和圓形大教堂。保存下來的最古老的 Vlatadon教堂(傳說聖保羅在那裡教授過)。 博物館、畫廊、學院等,為馬其頓和希臘的歷史、知識和文化財富提供了棲身之處。

中文名 塞薩洛尼基古建築

外文名 Paleochristian and Byzantine Monuments of Thessalonika

國 家 希臘

所屬洲 歐洲

批准時間 1988

建築簡介

拜占廷博物館位於一座建於1848年佛羅倫薩式的伊利西阿別墅內,1930年,這座別墅改建為博物館,專門收藏公元5至15世紀拜占廷時期文物的博物館[1] 。館的前面是庭院,正中心是一個大水盆,它是以扎佛尼式鑲嵌磚砌成的噴泉為原形製作的。在兩個拱廊的下面,有一幅作於5世紀的鑲嵌畫,描繪了一隻蒼鷺與蛇搏鬥的場景,還有各種按地區和年代順序排列的各種神像。整個博物館是雙層式建築結構,底層包括一個門廳和5個展覽室。門廳上面陳列着公元4至6世紀的早期基督教特徵的雕刻作品。門的兩側有來自於雅典衛城山上的雕刻殘片和古墓里的雕刻遺物。第二個展覽室是於5至6世紀重建的長方形教堂。第三個展覽室中陳列的全部是9至15世紀拜占廷時期的雕塑作品。這些作品中有聖母像、獅子侵吞瞪羚以及許多取材於希臘神話中的浮雕,如有關耶酥門徒的裝飾畫與浮雕以及來自於科弗島的威尼斯執政官的石像等。第四間展覽室是重建於11世紀拜占廷式的十字架形教堂。屋子的中心是圓形穹頂,由圓柱與半露的壁柱支撐着,地面由紅黑兩色幾何形圖案相間的鑲嵌畫,牆壁上繪着聖母與聖嬰的壁畫。第五間展覽室是後期拜占廷教條的複製品,如清真寺形式的平頂四方形建築。這個展覽室中有雕刻、塗金的木製飾屏,有來自小亞細亞的主教寶座,有來自基莫洛斯的用於宗教活動中的棺木,以及來自阿塔蘭塔、澤爾菲與雅典等地已廢棄的教堂里的壁畫等。二樓是由門廳和兩個展室組成的,收藏着神像、鑲板畫和巨幅壁畫等。這處遺址不僅景色宜人,而且遺址中的收藏物品多種多樣,一切都處於良好的重修狀態,將這座重要城市的動盪變化歷史完整的記錄下來。

景點簡介

  • 薩洛尼卡自由塔:希臘北方最大的城市薩洛尼卡的標誌性建築。這座白塔高33米,建於1430年,位於薩洛尼卡海濱廣場西南角。它曾是外國侵略者關押和屠殺薩洛尼卡人的地方[2] 。1944年外國侵略者被趕走,塔上升起希臘的國旗。從此,白塔成為薩洛尼卡自由的象徵。
  • 考古博物館(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Thessaloniki):該館收藏了在希臘北部發現的古風、古典、古代馬頓以及羅馬時代的貴重發掘品。考古博物館並不像雅典的那座博物館,但是它的布置擺設非常得體,展示了雅典的歷史遺蹟和在塞薩洛尼基地區的考古發現。博物館的外面是一個大型的石棺收藏點。博物館裡保存了許多稀有的馬其頓珍寶。在考古博物館後面就是拜占庭文化博物館。
  • 浴室:建於拜占廷時期的小型浴室,包含了從羅馬時期到穆斯林時期的一般浴室中所有的基本房間,由門廳可直接進入左右兩個由穹頂覆蓋的熱浴室,浴池下設置火炕供暖系統,此浴室一直使用到1940年。拜伊浴室(Bey Hamam),這是塞薩洛尼基第一家土耳其浴室,建於1444年。
  • 聖潘梯蒙教堂:建於13世紀下半葉,平面亦為字形,內部設有迴廊,教堂內保存有拜占廷時期的壁畫。16世紀也曾被當作清真寺,1912年又改為教堂。
  • 聖·凱瑟琳教堂:建於1320-1330年,從教堂外部看,它的五個圓頂顯示出拜占廷教堂的特色。1430年由土耳其人改為清真寺,1912年又改為教堂。建築平面為十字形,外部採用拱門和貝殼形裝飾,中部祈禱室覆蓋以花瓣形的房頂,周圍有迴廊。教堂的半圓形後殿、屋頂和拱廊中飾有繪畫。該處先前的教堂在暴亂中被摧毀。教堂宏偉的穹頂由4座大拱門支撐。穹頂和柱子的頂部布滿由一小塊一小塊玻璃組成的美麗鑲嵌圖案,常以金、銀來加以襯托。作為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堂,聖索菲聖大教堂在拜占庭帝國中起着重要作用,所有的帝王都在那裡加冕。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人攻占該城時,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對這座建築大加讚賞。他第一個騎馬到達聖索菲亞大教堂前,並且宣布它將變成一座清真寺。另一座非凡的建築-藍色清真寺就建在附近,但聖索菲亞大教堂仍不失其重要性。現在它是一個博物館。聖索菲亞大教堂是遵照拜占庭帝國最偉大的皇帝之-查士丁尼的命令建造的。他編纂了帝國法律,並重新征服了過去的西方帝國,當聖索菲亞大教堂完工時,歷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寫道,教堂的穹頂看起來好像沒有基座,仿佛是靠一條金鍊懸掛在天堂上。

世遺評價

批准標準:198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十二屆會議報告。塞薩洛尼基城建於公元前三一五年,是州首府和港市,是最早的基督教傳播地之一。在所有的基督教紀念物中有著名的教堂,它們是按照希臘人的長遠計劃和建一個有三座中殿的長方形教堂的計劃而建造的。從四世紀到十五世紀修建了很長時間,因此,它們由一個歷史的類型系列組成,在拜占廷世界裡有相當大的影響。羅通德,聖德米特里和聖戴維茲教堂的馬賽克藝術是早期基督教藝術的最偉大的傑作。薩洛尼基城的所有建築和遺址都是公元後羅馬文化、拜占廷文化所留下的遺蹟。薩洛尼基城完全湮沒在各式的古代建築中,這些古建築經歷了最初馬其頓帝國的輝煌,接着又接受了羅馬文化以及拜占廷文化的洗禮。這許多馬其頓帝國的遺址與建築,使塞薩洛尼基成為是人類最為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保存第二完好的拜占庭城市。

視頻

世界遺產看世界:塞薩洛尼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