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塞維利亞大教堂、城堡及西印度群島檔案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塞維利亞大教堂、城堡及西印度群島檔案館位於西班牙的西南部,是安達盧西亞大區首府、工業重鎮和旅遊中心,也是西班牙南部的藝術、文化與金融中心。1519年麥哲倫從這裡出發,南下大西洋,完成了人類第一次環繞世界航行的創舉。歷史悠久的塞維利亞城內名勝林立,塞維利亞的大教堂、城堡及西印度群島檔案館就位於塞維利亞市內。這3座建築組成了塞維利亞歷史中心區。大教堂是13-16世紀穆瓦希德文明和安達盧西亞基督教文明的非同尋常的見證,教堂內收藏有克里斯托瓦爾·哥倫布的遺骨。城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阿里莫哈德王朝時期。西印度群島檔案館原來是古老的集市,現在保存着美洲殖民時期的檔案。

中文名 西班牙塞維利亞大教堂、城堡及西印度群島檔案館

外文名 Cathedral, Alcázar and Archivo de Indias inSeville

遺產現狀 保存着美洲殖民時期的檔案

遺產名錄 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遺產描述

塞維利亞大教堂堪稱為世界第三、西班牙第一大教堂,也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塞維利亞大教堂在7世紀的大清真寺基礎上建立,保留了著名的吉拉爾達尖塔,其歷史可上溯至16世紀。教堂內阿布魯西奧內斯庭院和現在的寬恕門也是古老清真寺的一部分。當費爾南多三世在1248年征服塞維利亞城時,清真寺變成了基督大教堂。它的建築時期經歷了穆德哈爾、哥特、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學院派等各個時期,以及最後試圖結束上述所有風格的簡單純淨建築期[1] 。大教堂的正門面對國王聖女廣場,有5個正廳,它的主體是116米長76米寬的矩形建築。西印度群島檔案館最早是由胡安·德埃雷拉於1572年設計的商品交易場所,1781年被改為公共文獻館。檔案館中最珍貴的就是關於發現、征服新大陸的文獻,以及二層展室里哥倫布、麥哲倫等航海探險家的手稿、地圖等,時間跨度從1492年到19世紀末,文獻數量超過8000萬頁。1987年該局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iii)(vi),塞維利亞的大教堂、城堡和西印度群島檔案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歷史

塞維利亞的大教堂建於15世紀,是哥特式建築,規模僅次於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和倫敦聖保羅教堂,在歐洲排名第3。教堂內部有火焰狀的翼狀拱頂,形成高大的內部空間,主要有王室座堂、主座堂、珍藏館、祈禱廳等。教堂內的王室座堂是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的早期作品。在建築物簡潔的幾何造型結構及其拱形圓頂的表面都布滿了富麗堂皇的紋樣裝飾。主座堂圍以精美的花葉形鐵柵,尤其是在巨型祭壇裝飾屏上刻滿人物,教堂內還有珍寶室和哥倫布的墳墓[2] 。珍藏館內,展出了各種各樣華麗珍貴的帷幔、法衣、讚美詩集、唱詩班用的經書架等宗教藝術品。城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阿里莫哈德王朝時期。現存的石膏院子等就是那時的建築,其餘部分則為基督教時代的建築,都經多次改建而成,城堡揉合了多種建築風格,最華麗的大使廳充滿阿拉伯情調,少女庭院和美人庭院均表現了德哈爾藝術的風格,裡面的花園堪稱為阿拉伯藝術精品。城內的西印度群島檔案館設在一座古代的交易行內,交易行建於費利佩二世時期,體現了古典風格。由埃爾埃斯科里亞爾的建築師胡安·德埃雷拉設計,館內珍藏有對美洲進行征服和殖民統治的寶貴文獻,哥倫布、麥哲倫和埃爾南·科爾特斯的手跡以及標有防禦設施的西班牙美洲諸城圖等珍貴文件。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位於塞維利亞中心的三座建築-大教堂、城堡和西印度群島檔案館-共同組成了非凡的古蹟建築群。大教堂和城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248年至公元16世紀間收復領土時期,這兩個建築受到了摩爾人風格的影響。同時,它們也是阿爾默哈德文明和信奉基督教的安達盧西亞文明的歷史見證。西拉爾達大寺院是阿爾默哈德時代的建築傑作,在它旁邊是塞維利亞大教堂。該大教堂共有五個大殿,是歐洲最大的哥特式建築,教堂中存放着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的棺墓。西印度群島檔案館由一個拍賣廳改建而成,館中存放着早期殖民者發現美洲時的寶貴檔案文獻。

視頻

世界第三大教堂:塞維利亞大教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