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塞氏豆丁海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塞氏豆丁海馬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塞氏豆丁海馬

界:動物界

刺魚目海龍科

海馬屬

海龍系列品種

塞氏豆丁海馬,為刺魚目海龍科海馬屬、海龍系列品種。 [1]

簡介

塞氏豆丁海馬:別名塞氏海馬,為刺魚目、海龍科、海馬屬、海龍系列品種,原產於太平洋菲律賓附近海域。

於2014年被首次發現,是已知最小的海馬品種,顏色通常呈深褐色,其肩部覆蓋着一塊大紅色補丁狀斑紋。注意觀察,可看到一根根活動的棘條。這些棘條能在一秒鐘內,來回活動七十次的速度。

生存環境:海水 最大長度:1.3cm 形狀分類:其他 顏色分類:橙色_褐色

活動區域:中下 飼養難度:很難 性情習性:溫和_緩慢 適宜溫度:22℃±2℃

酸鹼範圍:8.2±0.2(PH) 硬度範圍:8±3(DH) 壽命年限:3年 食物飼料:肉食

塞氏豆丁海馬形態特徵

頭側扁,頭每側有2個鼻孔,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魚體粗側扁,完全包於骨環中。嘴是尖尖的管形,口不能張合,因此只能吸食水中的小動物為食物,眼睛可以分別地各自向上下、左右或前後轉動。胸腹部凸出,軀幹部由10-12節骨環組成。尾部細長呈四棱形,尾端細尖,能捲曲握,常呈捲曲狀。

塞氏豆丁海馬飼養方法

其背鰭端波浪形抖動,能迅速的從一端傳遞到另一端,其能乘着此進行波,自由自在地作前後或上下的移動。不遊動的時候,它會把尾巴搭在活石、藻類或者人工裝飾物上。

塞氏豆丁海馬雌雄分辨

雌雄鑒比較簡單,雄魚有腹囊(俗稱:育兒袋),而雌魚沒有腹囊。

塞氏豆丁海馬繁殖方式

雄魚尾部腹側具育兒囊,卵產於其內進行孵化,一年可繁殖2-3代。

參考來源

  1. 塞氏豆丁海馬,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