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塞上曲(李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塞上曲》

作品名稱:《塞上曲》

創作年代:盛唐

文學體裁:樂府詩

作者:李白

《塞上曲》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詩人以漢喻唐,歌頌貞觀三、四年間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將平定突厥離叛的煌煌武功。借古鑒今,提醒唐玄宗要重視邊防,側重講述非戰的重要性,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安危的憂慮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懷。

原文

譯文

由於大漢無滅匈奴之計策,至使匈奴進犯至渭橋。

離長安不遠的五原,就駐紮着胡人驕悍的兵馬。

將士們受命西征,大軍橫行於陰山之側。

攻下了盛產胭脂的燕支山,使胡人驚嘆:失我燕支山,使我婦立無顏色!

漢兵轉戰萬里,大獲全勝。回渡黃河,凱旋收兵。從此休兵,胡漢人民都樂其太平。

茫茫瀚海,沙浪寂寂,蕭條萬里,和平安靜。[2]

賞析

「大漢無中策,匈奴犯渭橋」此詩一開篇借用漢武帝歷史典故、借漢喻唐的修辭手法,以鋪敘方式描繪出一幅大漢無中策、匈奴侵犯入境的景致,加倍形容戰況非常危急,點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無中策」、「犯渭橋」起烘托氣氛之意,點明題旨,升華主題,為下文作鋪墊。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緊扣上文,主要介紹戰況相當危急,戰事一觸即發,講述匈奴駐紮離長安不遠的五原,以「秋草綠」「一何驕」突顯匈奴趁草茂馬壯之時侵犯中原,直逼都城長安。

「命將征西極,橫行陰山側」描繪一幅戰將們受命西征、報家為國的壯麗景致,明寫漢軍戰將西征,橫行陰山,實則寫貞觀三、四年間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將出征平定突厥離叛之事。

「燕支落漢家,婦女無華色」借用漢使驃騎將軍的典故,寫漢軍征途所向無前,恃勇銳衝鋒出戰,大敗匈奴軍,讓匈奴人叫苦連天,暗寓出詩人歌頌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將平定突厥離叛的煌煌武功,與此同時,以借古鑒今為警戒,提醒唐玄宗要重視邊防。

「轉戰渡黃河,休兵樂事多」講述漢軍渡黃河、臨瀚海、戰勝休兵後,胡漢人民處處平安無事,突顯出戰爭殘酷與和平民安的鮮明對比,抒發出詩人對國家安危的憂慮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懷。

「蕭條清萬里,瀚海寂無波」描繪出一幅平息匈奴侵犯、百姓安樂如瀚海無波的景致,而「蕭條」、「清」、「寂」、「無波」點染出邊塞秋景,字裡間處處充溢着蕭煞悲涼之意,起到照應上文,着重渲染出詩題「塞」,渲染氣氛,製造聲勢。「犯渭橋」、」「征西極」、「樂事多」,是全詩的脈絡。

此詩聲聲實在,句句真情。詩意具有飛揚跋扈、迅猛闊大的氣勢,又充溢着邊塞秋景蕭煞悲涼之意,表達出詩人對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將平定匈奴離叛的祝頌之意,也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安危的憂慮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懷。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3]


參考資料

  1. 塞上曲, 詩詞名句網,
  2. 塞上曲, 古詩文網,
  3. 李白,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