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埠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塘埠鎮隸屬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地處信豐縣境中部,東鄰古陂鎮、安西鎮,南連小江鎮、鐵石口鎮,西與桃江為界毗小河鎮,北接嘉定鎮,距信豐縣城13千米。轄區面積207.47平方千米,下轄4個社區、15個行政村。截至2020年末,大塘埠鎮常住人口為4.97萬人。
大塘埠鎮境內有105國道、京九鐵路、尋信公路穿境而過。
2019年末,大塘埠鎮有工業企業116個,其中規模以上有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32個。[1]
建置沿革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設大塘堡、黃陂堡;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7月,設大塘,坪石2鄉。中華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設坪石、大塘、羊馬、白蘭、長塘、沛東、長崗、光甫、保蓮、牛口、龍崗、倉前12鄉,歸坪石區。
1955年7月,坪石區改為大塘區,區政府駐大塘圩。1956年5月,撤區並鄉,12鄉並為大塘、長崗、倉前、坪石4鄉。1957年,恢復大塘區,20轄上述4鄉。1958年9月,撤銷區鄉,成立大塘公社,轄原4鄉地域。1961年10月,縣恢復了5區,實行區轄公社,而大塘等公社則作為城區周圍公社定為縣直屬單位。1962年5月,撤銷區,同時成立坪石墾殖場。1963年,坪石墾殖場改為坪石公社。1968年,撤銷坪石公社,併入大塘公社。1972年10月,恢復坪石公社。1984年6月,撤社建鄉,設大塘埠鄉、坪石鄉。1988年12月10日,坪石鄉併入大塘埠鎮。[2]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4年6月,大塘埠鎮下設19個村。
2011年末,大塘埠鎮轄大塘埠、坪石2個居民委員會,大塘、萬星、長崗、樟塘、沛東、新龍、合興、倉前、羊馬、六星、和豐、坪石、星金、貴興、光甫15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97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大塘埠鎮下轄3個社區、15個行政村:坪石社區、大塘埠社區、合興社區、紅渡社區、大塘村、萬星村、長崗村、樟塘村、沛東村、新龍村、合興村、倉前村、羊馬村、六星村、和豐村、坪石村、星金村、貴興村、光甫村。 鎮人民政府駐大塘埠圩(大塘埠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塘埠鎮地處信豐縣境中部,東鄰古陂鎮、安西鎮,西與桃江為界毗小河鎮,南連小江鎮、鐵石口鎮,北接嘉定鎮,距縣城13千米。 區域總面積207.4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塘埠鎮地處桃江東岸,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中部丘陵,全境屬丘陵地區。境內最高點樟塘村金鐘山主峰,海拔430.8米;最低點萬星村下肖屋,海拔146米。
氣候
大塘埠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氣溫19.4℃。7月平均氣溫28.8℃,極端最高氣溫為39.4℃;1月平均氣溫8.2℃,極端最低氣溫-5.1℃。無霜期約297天,年平均降水量1560.1毫米。
水文
大塘埠鎮境內最大的河流倉前河,源於黃陂村,匯入桃江,屬桃江流域,境內長21千米。
人口
2011年末,大塘埠鎮轄區總人口6.2萬。2011年,人口死亡率5.37‰,人口自然增長率7.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60.5人。
截至2017年末,大塘埠鎮轄區有常住人口6.76萬人。
截至2018年末,大塘埠鎮轄區有戶籍人口7.04萬人。
截至2019年末,大塘埠鎮轄區有戶籍人口7.0585萬人。
2020年末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大塘埠鎮常住人口為4.9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25萬人,鄉村人口3.71萬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大塘埠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378元,比2010年增加874元,增長15.88%。
第一產業
2011年,大塘埠鎮有農業耕地面積4.49萬畝,人均0.72畝;農業總產值3.1億元,比2010年增長9.12%,煙葉、臍橙、蔬菜是農業的三大主導產業。糧食作物以雜交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44萬噸,人均394千克。經濟作物形成臍橙、辣椒、蘿蔔、甜玉米、煙葉等特色產業。2011年,以臍橙為主的果業面積達42591畝,其中臍橙種植面積3.8萬畝,年產臍橙1.49萬噸。2011年,辣椒種植面積達1萬畝,年產量5000噸。煙葉種植面積3000多畝。2011年,生豬出欄5萬頭,存欄0.9萬頭。2011年,油茶麵積1000畝,花卉面積500畝。截至2011年末,林地面積達9.8 畝,林木覆蓋率51.2%,活力木蓄積量17.51萬立方米。
第二產業
2011年,大塘埠全年進資3.3億元,共開發項目9個,實施項目30個。工業總產值3.36億元,比2010年增長18.1%。
2019年末,大塘埠鎮有工業企業116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家,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32個。
第三產業
2019年末,大塘埠鎮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有32家。[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塘埠鎮境內有中學1所,中心小學1所,村小29所,私立文武學校1所。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大塘埠鎮境內有中心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59所,2011年,大塘埠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900多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大塘埠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7戶,人數204人,支出21.6萬元,比上年增長34%;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5人,支出84萬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3人,支出17.6萬元,比上年增長15%。醫療教助47.5萬元。
交通運輸
大塘埠鎮境內有105國道、京九鐵路、尋信公路穿境而過。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大塘埠鎮原圩場所在地附近有大水塘取名大塘圩,1984年撤社建鄉時,因與新建縣大塘鄉重名,便以大塘埠圩場的俗稱改名大塘埠。
榮譽稱號
2010年,大塘埠鎮被江西省政府列為江西省28個省級小城鎮建設示範鎮之一。
2013年,大塘埠鎮被列為江西省首批"百強中心鎮"及贛州市級示範鎮。
2021年11月,被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列入"第七屆江西省文明村鎮"候選公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