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塊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塊莖

來自網絡的圖片

塊莖(tuber)是植物學名詞術語。它是植物莖的一種變態,呈塊狀,故名塊莖。既然是莖,因此就具有植物莖的主要特徵,比如芽、葉痕等。我們常吃的馬鈴薯是最典型的塊莖。 地下的變態莖(Modified Subterraneous Stems)之一 為節間短縮的橫生莖,外形不一,常肉質膨大呈不規則的塊狀,貯藏如澱粉,糖類等碳水化合物。以備來年重新生長只用。根系自塊莖底部發生,節向下凹陷如眼窩,芽生其中但並不明顯,鱗葉退化或早落,如半夏、天麻、馬鈴薯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塊莖

外文名稱; tuber

學科; 植物學

含義; 植物莖的一種變態

代表; 馬鈴薯

特徵

塊莖(kuaijing)地下變態莖的一種。地下莖末端形成膨大而不規則的塊狀,是適於貯存養料和越冬的變態莖。頂部肥大,有發達的薄壁組織,貯藏豐富的營養物質

塊莖的表面有許多芽眼,一般作螺旋狀排列,芽眼內有2~3個腋芽,僅其中一個腋芽容易萌發,能長出新枝,故塊莖可供繁殖之用。塊莖的頂端具有一個頂芽,如馬鈴薯的塊莖較為典型。馬鈴薯地下枝條在土層中匍匐生長,當伸長9~12厘米時,末端膨大,形成具有短節間的肥厚塊莖。在長成的塊莖上,表層有周皮,上有少數皮孔。在塊莖的橫切面上尚可分出皮層、外韌皮部、木質部、內韌皮部和中央的髓部。從外形或構造上看,可以說明它是莖的變態。

品種

馬鈴薯、山藥、芋頭、菊芋、半夏、甘露子(草石蠶)

作用

既可人類食用,又可餵養動物,還可製作澱粉,用於食品工業和非食品工業,其開發前景廣闊。

繁殖

塊莖頂芽繁殖應在3-4月進行,用快刀切取代健壯頂芽的塊莖6-8厘米長,其下有側芽2-3個,作繁殖材;或利用塊莖側芽繁殖,在3-4月份,用快刀切取帶側芽的塊莖3-5厘米長做繁殖材料。

與塊根區別

塊根是由側根或不定根的局部膨大而形成。它與肉質直根的來源不同,因而在一棵植株上,可以在多條側根中或多條不定根上形成多個塊根。如何首烏、大麗花等[1]

參考文獻

  1. 塊莖,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