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堰埭(拼音:dài,注音:ㄉㄞˋ),中國古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又稱堰、堰埭、車船壩,原理是藉助兩側斜面來讓船舶翻越堤壩,克服水位落差。堰埭可以適應較高的水位落差,建造方便,過壩時間短,不必消耗蓄水,因此儘管有過壩時消耗人畜力、可能損傷船體的缺點,仍然是宋朝以前主要的過壩建築。直到北宋喬維岳創建複式船閘之後,埭才為船閘所逐漸替代。但一些地方仍保留或繼續建造埭。
釋義
壅水的土壩。用於提高上游水位,以便水運或灌溉。《舊唐書·憲宗紀上》:「乙丑,罷 江 淮 私堰埭二十二,從轉運使奏也。」《宋史·河渠志四》:「帝以地有隆阜,而水勢極淺,雖置堰埭,又歷 呂梁 灘磧之險,非可漕運,罷之。」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杭嘉水路古今不同》:「 明 李日華 《紫桃軒又綴》云:『 唐 宋 時, 嘉 湖 地皆懸流,重重設堰埭,用牛挽船。』」[1]
結構
堰埭建築材料可以是石料、木料或泥土,結構並不複雜,船舶通過時,用人力或畜力(主要是牛),直接或藉助轆轤(輪軸)拉動繩子,將船舶牽引上坡頂,再藉助重力沿坡道滑入對側水中。為了節省拉力和避免船底磨損,會在坡道上抹稀泥、澆水,以降低摩擦係數。只需要在水壩的兩側各建造一條坡度平緩的斜坡道。兩條坡道的頂端相接,連接處做成平緩的弧形;底端伸入水中。
為了防洪、通航或灌溉,人們築造水壩來攔蓄水流。「埭」和「堰」最初就指水壩或建造水壩。但水壩又會影響船舶通航。於是人們將拉縴、斜面、聯水陸路相結合,用繩子牽船沿斜坡過壩,這種設施也稱為「埭堰」或「堰」。
歷史
堰埭被視為是中國交通的一大特色,三國時期,孫權為了讓吳郡和會稽郡的船舶不必經京口(今鎮江)進入長江再至建業(今南京),於赤烏八年(245年)派人開鑿從句容到雲陽(今丹陽)的破崗瀆運河,河道上設置了十二個堰埭。這是文獻中關於埭的最早記錄。許多來自他國的旅行者都在遊記中提到了自己經歷或目睹他人翻越堰埭的經歷,如日本僧人成尋《參天台五台山記》,朝鮮官員崔溥《漂海錄》,法國傳教士李明《中國近事報導》,英國馬戛爾尼使團副使斯當東《英使謁見乾隆紀實》等等。
政府向通過埭的船徵收通行稅。東晉時,司馬奕曾向晉哀帝請求在海鹽和錢塘徵收水牛牽埭稅的權限。南齊時徵收牛埭稅,西陵一地每天的徵收額達到三千五百錢。南梁梁武帝時與其他通行稅一起廢除。唐朝唐肅宗時在江淮地區徵收「埭程」。
車船壩
古今中外皆有堰埭的設施,西方古希臘人為了讓船隻通過科林斯地峽,建築了陸上軌道狄奧爾科斯,其兩端都通過斜坡入水或出水。12世紀,荷蘭的運河上出現了與埭類似的雙側斜坡道。一些新船在船台上製造好之後,也會通過稱為滑道的斜坡裝置入水。現代水利工程中跟埭類似的建築稱為斜面升船機,更多地使用電動機或熱機而非人畜力,船舶也更多地置於承船箱中而不是直接跟斜坡面接觸。部分古代堰埭已改造為簡易的小型斜面升船機。
典籍記載
- 《吳錄》曰:句容縣,大皇時,使陳勛鑿開水道,立十二埭以通吳會諸郡,故船行不復由京口。
- 《晉中興書》曰:兗州既平,謝玄患水道險澀,糧運艱難,壅呂梁水,立七埭以利運漕。又曰:謝安築埭於新城北,百姓賴之,故名召伯埭。
- 《述征記》曰:秦梁埭到召伯埭二十里,召伯埭至三救埭十五里,三枚埭到鏡梁埭十五里。
- 《晉書》曰:李矩與汝南太守袁孚率眾修洛陽千金堰,以利運漕。
- 《梁典》曰:天監十三年,魏降人王足陳計,求堰淮水以灌壽陽,引北方童謠曰:「荊山為上格,浮山為下格,潼沱為激溝,並灌鉅野澤。」武帝遂發徐楊築之,令太子右衛率康絇護堰,作役人及戰士二十萬於鍾離。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以築土,合脊於中流。十四年四月,堰將合,淮水漂疾,輒復決潰。眾會之,或謂江淮之間多有蛟,能乘風雨,決壞崖岸,其性惡鐵。因是引東西二冶故鐵器,大則釜鬲,小則钁鋤數千萬斤,沉於堰所,仍不能合。乃伐樹為井榦,填以巨石,加土其上,緣淮百里內,岡陵木石,無巨細必盡。負擔者肩皆穿,夏日疾疫,士死者相枕,蠅虻晝合。是冬又寒甚,淮泗盡凍,士死者十七八,至十五年四月,堰乃成,其長九里,下闊百四十丈,上廣四十五丈,高二十丈,軍人安堵,列居於上。其水清潔,俯視居人墳墓,瞭然皆在其下,其壽陽戍因移置八公山上,夾淮數百里,皆水之所淹。人謂絢曰:「四瀆天所以節宣其氣,不可久塞。」既而昏霧四日,霧解而堰決,殺萬人,其聲若雷,聞三百里,水中怪物隨流而下,或人頭魚身,龍形鳥首,殊類詭狀,不可勝名。今號其處為荊山堰,今渦口東岸是。
- 《後周書》曰:賀蘭祥,太祖以涇渭溉灌之處,渠堰廢毀,乃命祥修造富平堰,開渠引水東注於洛,功用既畢,民獲其利。
- 《唐書》曰:張守珪為都督,瓜州也地多沙磧,不宜稼穡,每年少雨,以雪水溉田,至是渠堰盡為賊所毀,既地少林木,難為修葺。守珪設祭祈禱,經宿而山水暴至,大漂材木塞澗而流,直至城下,守珪使取充堰,於是水道復舊。
- 《晉後略》曰:張方圍京邑,決千金堰水,溝渠枯涸,井多無泉。
- 《鄴中記》曰:當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堰引漳水激鄴以富魏之河南,後史起為鄴令,引鄣水十二渠灌溉於魏田數百頃,魏益豐實,後廢堰田荒。魏時更修通天並堰,鄴城西南漳水十八里中細流東注,鄴城南二十里中作二十堰。
- 《 語林》曰:陳協數日輒進阮步兵酒一壺,後晉文王修九龍堰,阮舉協,文王用之,掘地得古承水銅龍六枚,堰遂成也。
- 《魏郡圖經》曰:愜山,古堰也,今謂之愜山,即漢成帝時河決金堤,蓋於此運土以塞河,頗愜當時人心,故謂之愜山。在今魏縣西。
- 戴延之《西征記》曰:金瀍谷三水合處有千金堨,音曷即魏陳思王所立,引水東灌,民今賴之。又《九州要記》雲,洛陽千金堨傍有九龍祠存。又《地理書》曰,穀水出為湖溝,置千金堰以堰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