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基礎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基礎研究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名詞解釋

基礎研究是指一種不預設任何特定應用或使用目的的實驗性或理論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為獲得(已發生)現象和可觀察事實的基本原理、規律和新知識。其成果通常表現為提出一般原理、理論或規律,並以論文、著作、研究報告等形式為主。

基礎研究是研究與試驗發展(R&D)三類活動之一,研究與試驗發展(R&D)指為增加知識存量(也包括有關人類、文化和社會的知識)以及設計已有知識的新應用而進行的創造性、系統性工作,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種類型。國際上通常採用R&D活動的規模和強度指標反映一國的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R&D活動應當滿足五個條件:新穎性、創造性、不確定性、系統性、可轉移性(可複製性)。在我國,R&D活動主要分布在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行業;各類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學校等是實施R&D活動的主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