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努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基努拔,外文名:Genubath,基督教聖經人名。
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1]》《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含亞蘭文)寫成,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2]》一共27卷。
簡介
以東王子哈達之子。哈達年幼時被帶往埃及,以躲避約押之屠殺。哈達在該地與答比匿皇后的妹子成婚,生下基努拔,由皇后視作法老之子撫養(王上十一20)。
以東
位於死海東南和南面高原的土地。聖經中,以東的意思是「紅色」,指地名,或以掃之名的意義,跟他以一碗紅豆湯出賣了長子的名分有關(創二十五30,三十六18-19)。以東地區又稱西珥地(創三十二3,三十六30;民二十四18)。以東的北部邊地是撒烈河,即「柳樹河」(賽十五7)。在古地質時代,此地區曾上達相當高度,深紅色山崖在北側延伸,以陡削之勢降入亞拉巴──死海和約但河谷所在的那個向南伸展的深窪里。
聖經中,以東其名並未出現在創世記十章的族譜上。在創世記二十五章30節,以東之名首次在以掃的故事中出現。以掃又名以東,是因為他貪圖一碗紅湯,將長子名分賣給了弟弟雅各。創世記三十章曾提到,在以色列國出現之前,已有一個以東王國;然而,所謂以東「諸族長」,或許只是一些族落酋長,或者相當於以色列的士師那樣的非王朝領袖。
參考文獻
- ↑ 《聖經·舊約》我鍾愛的115個句子,搜狐,2018-11-20
- ↑ 《文學回憶錄》聽與讀 | 第五講:新舊約的故事和涵義 ,搜狐,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