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城陽城遺址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城陽城遺址博物館楚國故都城陽城遺址博物館是一座現代化博物館,於2010年5月16日在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城陽城址開工奠基。它集文物收藏、陳列展覽、宣傳教育、科學研究等多功能於一體,配備有先進電腦網絡系統、多媒體觸摸屏系統、數碼式語音導覽系統,及同聲翻譯的多功能廳,可接待多層次的學術會議和多語種的參觀團體。2020年12月,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三級博物館[1]

基本介紹

博物館坐落於城陽城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一角。城陽城保護區內現有大小楚墓100多座,現已發掘的有8座楚墓,共出土各類珍貴文物2000多件。其中1957年發掘的1號墓震驚全國,出土了我國第一套完整的青銅編鐘,用其演奏的「東方紅」樂曲隨着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迴響太空。現存的城陽城址輪廓清晰可見,殘存城牆最高處8米多,城址總面積達68萬平方米。大量珍貴文物的出土,為豫南地區楚文化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博物館是河南省乃至全國第一家以楚文化為主要展示內容的遺址類專題博物館,公眾可通過參觀博物館從經濟、軍事、藝術、信仰等多維度了解兩千多年前楚國人的物質文明和精神世界。

博物館有館藏文物400餘件,涵蓋青銅器[2]陶器、木漆器、玉器、墓葬展示、雜件等多個類別。展廳設計方面,博物館序廳裝飾總體採用黑紅色調,輔以楚文物漆器圖案等楚文化符號,揭示了城陽城址是信陽地區獨一無二的楚文化分布中心,展示了深厚的楚文化的深厚底蘊,營造出濃厚的楚文化氛圍,將遊客引入神秘的楚文化世界。

展廳展館

第一展廳

三個展廳中,第一展廳:楚都城陽,主要展示城陽城建城背景、發展沿革、保存現狀以及楚墓群重大考古發現等內容,陳列出城陽城作為楚國北攻東進軍事重鎮的歷史地位,共展出兵器、貨幣、生產生活工具、文獻等共計42件/套。

第二展廳

第二展廳:驚世發現(一)廳,採用文物展示、圖版說明及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向遊客展示城陽城址一、二號墓的驚世發現,共展出一、二號墓文物84件/套,其中包括成組的樂器、成套的車馬器、兵器、生活用的顏色鮮艷的漆木器、以及鑲有金銀圖案的銅、鐵器、陶器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建國以來出土了較早較完整的青銅編鐘、較早的毛筆、較早的竹書、較早的床、早的枕頭、早的銅胎漆器等文物。

第三展廳

第三展廳:驚世發現(二)廳,主要陳展內容為七、九號戰國楚墓的重要發現,七號墓因「規模大、文物多、品位高」而被評為「2001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發現」和「2002年度全國重大考古發現」,九號墓出土一套9鼎8簋的陶器,彰顯了墓主人尊貴的身份地位,展廳注重圖片展示、多媒體、觸屏機等科技手段,將城址風貌展示、文物陳列、場景再現融為一體,從多個角度、多種形式表現城陽城古墓豐厚的楚文化底蘊,共展出文物114件/套。

七號墓室本體保護展廳以七號墓現存的墓室、木棺、木槨等為依託,保持原墓葬結構不變,複製、擺放部分文物,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展示古墓全貌,使遊客身臨其境,感受楚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編鐘

編鐘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用青銅鑄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鐘,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玉璜

玉璜,在中國古代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禮》一書稱為是「六器禮天地四方」的玉禮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種玉器,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 構圖嚴謹,疏密有致。足底部有楷書「大明成化年制」款識。

建築布局

城陽城遺址博物館主體建築包括1個序廳、3個展廳、1個多媒體廳、2個墓展廳以及設備用房、辦公用房、儲藏室、保安室等,規劃建築面積3254平方米,總投資5065萬元。該項工程也被列入信陽市平橋區2010年「十大工程」。

視頻

城陽城遺址博物館 相關視頻

10.3號信陽城陽城遺址博物館看第四屆漢服文化節!
信陽城陽城遺址宣傳片——信陽爍石影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