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埃莉諾·蘭伯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埃莉諾·蘭伯特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網址

簡介

埃莉諾·蘭伯特(英語:Eleanor Lambert Berkson)(1903年08月10日-2003年10月7日)紐約時裝週的創辦人,美國時尚界及公關界的核心人物。

生平

「那個小個子金髮女人」—在埃莉諾·蘭伯特(Eleanor Lambert)年輕時,時裝企業主、商人、設計師都這麼稱呼她,她在他們眼裡是永遠充滿活力、時刻在做着一點什麼、始終在路上奔波的冒險家,可以忽略她,可以懷疑她腦子裡的計劃,但當她將自己的計劃用極具說服力的言辭包裝後拿到你面前時,你卻無法輕易地拒絕她。在美國的三四十年代之交,蘭伯特從藝術經紀領域轉移到時尚圈,給那時萎靡不振的美國時尚設計師帶來了他們最需要的東西:注意力。   創意行業最需要的是市場,你必須讓你的靈感為眾所知,你的作品才能打開銷路。這今天是常識,不過在七十年前,美國的時尚設計師並無這份奢望,因為大眾的目光全都投在世界時尚之都—法國巴黎,那些擔負着向大眾宣傳時尚動態的媒體人,他們所要做的就是每年或兩年跑一次巴黎,把新鮮的動態採回來以滿足讀者所需,而美國的時裝生產商便依樣畫葫蘆,仿那些品牌。如此一來,美國本土的設計師就成了可有可無的人,他們缺少獨創設計的動力,那時美國的成衣,標籤上只是打上廠商品牌,一般沒有設計師的名字。   而蘭伯特試圖改變這一切。歐洲深陷戰火,德軍跨過萊茵河侵占法國,一時間,法國與外界的聯絡被阻斷了,國內的信息無法再像過去那樣順利地往外傳播,看起來是個大好機會。蘭伯特選中了美國最具國際化的大城市—紐約,決定在這裡建起一個山頭。美國固然缺少好的設計師,但美國,特別是紐約的長處在於密集的人口、龐大的市場和出色的兼容性,砌好一個展示的舞台,不僅給外人打開一個窗口,對本土的設計師也是一個激勵。   到1943年,蘭伯特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是說服美國國內的服裝生產商,不要忙着照搬巴黎,迎合大眾,而是多多發掘本土的設計師。她告訴他們兩點,第一,光靠見風使舵賺快錢,品牌難以長久,還需有自己的特色,而特色則來自有個人創意的設計師;第二,「拿來主義」式的生產,亦無助於培養顧客的審美,而沒有審美、時尚觀念與生活方式的支撐,人們再怎麼消費,也是實用性的,他們衣櫥里只會掛上幾件合穿和耐穿的衣服,不懂欣賞創意,不會用腦配搭。   第一個聘請蘭伯特來為自己做推廣的設計師,是阿妮塔·辛普森(Annette Simpson),此人的名字早就被遺忘了,但埃莉諾·蘭伯特卻因此進入了時尚經紀的領域。在蘭伯特輔助下攀上事業頂峰的設計師,有曾給Coach設計過拎包的「美式休閒風格先驅」邦妮·卡辛(Bonnie Cashin),還有曾榮獲「全美最有成就女性」殊榮的克萊爾·麥卡德爾(Claire McCardell)。當蘭伯特雄心勃勃,要在紐約創立一個能取巴黎而代之的大型時尚秀時,麥卡德爾就在她考慮力推的首批美國設計師之列。   蘭伯特活了整整一百歲,她實現了最大的一個人生願望:牽頭促成了1943年的紐約時裝周。在現存的時裝周「big four」中,時尚史最短的紐約卻壓過倫敦、巴黎、米蘭,成為最早由官方牽頭創辦時裝周的城市,頭功記在她的名下。然而,話分兩頭說,1943年7月的這一周,當時還叫「媒體周」,意指主要是給媒體開辦的,主辦方向全美150名記者發出了邀請函,給他們提供差旅費,遺憾的是,只有50多人到場參會,這不僅是因為記者們不屑於國內的時尚活動,而且,當時報刊上與時尚、女性、優雅生活相關的版面也確實有限。   蘭伯特不愧為時尚界的傳奇PR和公關高手,她的奔忙周旋確實製造出了媒體效應,「媒體周」前後,報章上的宣傳轟炸已經達到了這樣的程度,人們開始相信,紐約真的即將將巴黎推下神壇,獨占全球最大時尚舞台和策源地的位置。宣傳講究名人效應,蘭伯特成功地把當時的紐約市長拉瓜迪亞也拉了進來,這位市長宣稱自己有一手縫紉活兒,還很愛炫技,這一手的確收效顯著;最後,當時的第一夫人肖像也頻頻出現在時裝廣告上。   但要想顛覆巴黎的霸主地位,也沒那麼容易,戰後不久,克里斯汀·迪奧等頂尖法國設計師紛紛推出新作,幫助巴黎迅速收復失地。到六七十年代,美國人雖然也擁有如「貓王」這樣的世界級明星,但美國人心目中的時尚仍然被歐洲的趣味所主宰,必須要到里根和老布什的年代,作為一項產業的時尚,在美國才算真正成型並活躍起來。那時埃莉諾·蘭伯特已是垂暮,但仍然在高效地工作,紐約時裝周奠立了她時尚界推手祖師的地位,而她的功績還遠不止於此。[1]

參考文獻

  1. [1]她改變了美國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