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墊狀點地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墊狀點地梅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學名:墊狀點地梅

拉丁學名:Androsace tapete Maxim.

二名法:Androsace tapete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合瓣花亞綱

目:報春花目

科:報春花科

族:報春花族

屬:點地梅屬

亞 屬:高山組

分布區域:產於新疆青海

四川(西部)、雲南

(西北部)和西藏

墊狀點地梅(diàn zhuàng diǎn dì méi),學名:Androsace tapete Maxim.,異名:Androsace gustavii Androsace sessiliflora Androsace densa ,為報春花科點地梅屬下的一個種。產於新疆(南部)、甘肅(南部)、青海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和西藏。生於礫石山坡、河谷階地和平緩的山頂,海拔3500-5000米。分布於尼泊爾。 [1]

墊狀點地梅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株形為半球形的堅實墊狀體,由多數根出短枝緊密排列而成;根出短枝為鱗覆的枯葉覆蓋,呈棒狀。當年生蓮座狀葉叢疊生於老葉叢上,通常無節間,直徑2-3毫米。

葉兩型,外層葉卵狀披針形或卵狀三角形,長2-3毫米,較肥厚,先端鈍,背部隆起,微具脊;內層葉線形或狹倒披針形,長2-3毫米,中上部綠色,頂端具密集的白色畫筆狀毛,下部白色,膜質,邊緣具短緣毛。

花葶近於無或極短;花單生,無梗或具極短的柄,包藏於葉叢中;苞片線形,膜質,有綠色細肋,約與花萼等長;花萼筒狀,長4-5毫米,具稍明顯的5棱,棱間通常白色,膜質,分裂達全長的1/3,裂片三角形,先端鈍,上部邊緣具絹毛;花冠粉紅色,直徑約5毫米,裂片倒卵形,邊緣微呈波狀。花期6-7月。

墊狀點地梅生境與分布

生境 冰磧石上, 高山草坡, 高山杜鵑灌叢, 高山石上, 河谷階地, 開闊石地, 沙礫地, 山頂, 山坡, 山坡草甸, 石坡 , 石上, 陽坡, 陰坡

是否中國特有 是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內分布 甘肅省, 青海省, 四川省, 雲南省, 西藏自治區 產於新疆(南部)、甘肅(南部)、青海、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和西藏。生於礫石山坡、河谷階地和平緩的山頂,海拔3500-5000米。分布於尼泊爾。 墊狀點地梅(8張)

墊狀點地梅生物特性

墊狀點地梅是高山植物幾個特徵之一——「墊狀植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植物,它具有半球形或者全球形的植物表面,表面積大於體積,能提高獲取熱量的效率以及增大光合作用的面積,這是它趨避低溫和極端環境而採取的一種適應措施 。

墊狀點地梅價值

是典型的高山植物,植株矮小,形成密叢或墊狀體,花色艷麗,適合布置岩石園或盆栽供觀賞。可作為地被植物 。

墊狀點地梅名稱來源

這種花葉密密麻麻水泄不通地擁擠在一起,仿佛抵禦外來侵略似的,像電影裡古代的士兵為了防止敵人密如蝗蟲的飛箭而用堅硬的盾牌圍成的鐵桶狀陣形。如果實地細看這種高山墊狀植物,那密不透風的形狀,可能會令一些人心裡泛起一陣陣不太舒服的感覺,產生畏懼惶恐心理,叫作「密集恐懼症」,英文為「 Trypophobic」 。

參考來源

  1. 墊狀點地梅,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