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壟斷組織1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壟斷組織1

壟斷組織(monopolies/monopoly organization) 是指為獲取高額利潤,由多家大企業通過協議、控股、持股等形式建立的組織。壟斷組織的形式有「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資本家建立壟斷組織的目的在於獲取高額壟斷利潤。依壟斷程度不同,壟斷組織分多種形式。短期價格協定是最簡單的壟斷形式,參加協定的企業在規定的期限內要遵守協定的銷售價格

簡介

1870年以後,隨着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特別是重工業的興起,使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要求的資本與勞動力也就越來越多,於是股份公司這種早已出現的集資經營方式開始得到廣泛的發展。隨着股份公司的發展與逐步完善,中小工廠被兼併,資本與生產迅速地集中了。此外,市場的激烈競爭也加速了大企業兼併小企業的進程。生產的集中引起了壟斷組織的產生。早在19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歐美先進市場國家中就已開始出現個別的壟斷組織。1873年的經濟危機使更多中小企業破產,進一步推動了企業兼併,促進生產的集中,於是壟斷組織較多較快地發展起來。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組織在所有發達國家普遍地發展起來,成為全部經濟生活的基礎。壟斷組織是在企業生產集中的基礎上產生的。由於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生產社會化和生產集中的發展程度的不同,大型企業之間互相勾結或聯合的程度和具體目的也不一樣,因而壟斷組織便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是壟斷組織的四種主要形式。卡特爾,它是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為了壟斷市場、賺取高額壟斷利潤。通過簽訂各種協定(如劃分銷售區、規定商品產量、確定銷售價格等)所組成的壟斷聯盟。參加卡特爾的企業,要受所訂協議的約束,但各企業在生產上、商業上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獨立。卡特爾只是一種初級形式的壟斷組織, 這種形式最早在1865年出現於德意志。

評價

在市場結構從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階段過渡的進程中,壟斷組織在各個經濟部門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逐漸擴展的過程。它首先在一些重工業部門產生。這是因為,資本主義社會化的大生產首先在這些部門內出現,因而這些部門的生產集中和資本集中發展得最為迅速,同時由於這些部門的固定資本規模巨大,這不僅使資本的自由轉移比較困難,而且使得各大企業之間競爭的破壞性極大,因此,這些部門的大企業為避免在競爭中兩敗俱傷,便首先形成壟斷聯合。後來,隨着其他工業部門生產集中的發展和大型企業的出現,壟斷組織便逐漸擴展到資本主義各個經濟部門7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是壟斷組織廣泛發展但還不穩定的時期。1873年危機之後,曾出現締結壟斷協定的高潮,卡特爾有過廣泛的發展,但其大多數是短期的不穩定的,是一種暫時的現象。這個時期,在美國、英國和西歐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壟斷組織也相繼出現。到19世紀晚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和資本已高度集中,出現了壟斷組織。美國和德國尤其突出。壟斷資本家通過兼併或聯合的方式組成壟斷組織,控制某一個或幾個部門商品的生產、價格和市場,賺取高額利潤。[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