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垂柳 | |
---|---|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4553128&sid=4763759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垂柳 漢語拼音:Chuí Liǔ |
垂柳,中藥材名,為楊柳科柳屬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 L.,以枝、葉、樹皮、根皮、鬚根等入藥。枝、葉夏季采,鬚根、根皮、樹皮四季可采。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利濕。葉:慢性氣管炎,尿道炎,膀胱炎,膀胱結石,高血壓;外用治關節腫痛,癰疽腫毒,皮膚搔癢,滅蛆,殺孑孓。枝、根皮:白帶,風濕性關節炎;外用治燒燙傷。鬚根:風濕拘攣、筋骨疼痛,濕熱帶下及牙齦腫痛。樹皮:外用治黃水瘡。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垂柳
拼音名:Chuí Liǔ
別名:柳樹、清明柳、吊楊柳、線柳、倒垂柳、青龍鬚[根名]
來源
楊柳科柳屬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 L.,以枝、葉、樹皮、根皮、鬚根等入藥。枝、葉夏季采,鬚根、根皮、樹皮四季可采。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利濕。
葉:慢性氣管炎,尿道炎,膀胱炎,膀胱結石,高血壓;外用治關節腫痛,癰疽腫毒,皮膚搔癢,滅蛆,殺孑孓。
枝、根皮:白帶,風濕性關節炎;外用治燒燙傷。
鬚根:風濕拘攣、筋骨疼痛,濕熱帶下及牙齦腫痛。
樹皮:外用治黃水瘡。
用法用量
葉0.5~1兩;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患處。枝、根皮3~5錢;外用研粉,香油調敷。鬚根4~8錢,水煎服,泡酒服或燉肉服。[1]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