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壩美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壩美村位於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北部八達鄉和阿科鄉交界處,村子四面環山,進出寨子以前主要靠村前村後兩個天然的石灰溶岩水洞(分別長800多米),村民們要摸着岩壁趟水、撐竹筏、劃獨木舟、坐小船,經過800米長的幽暗水洞進出,從小法段公路修築了一條3.5公里長的進山公路以方便生產生活。

由於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很難與外界交往,壩美村長時期與外世隔絕,處於半封閉狀態,加上細源流長、桃花盛開,酷似陶淵明所述的世外桃源。故被稱為世外桃源。[1]

氣候特徵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地形地貌

廣南縣壩美鎮壩美村四面環山,因其獨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溶洞、河流及村落,村里人進出村子必坐船穿過溶洞,出得洞口,眼前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門前是寬闊的田野、屋後有青翠修竹,酷似晉代文學家陶淵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故被稱為「最後的世外桃源」。

壩美歷史

在從前,由於壩美壩子四周皆為喀斯特陡峭山巒,有王子山、墨斗山、將軍岩、猴爬岩等,動輒高出壩子數百米,將壩美嚴嚴實實地圍住,其中猴爬岩就陡然壁立一兩百米,因只有猴子才能攀援而得名。而壩美又地處亞熱帶,茂密兇險的雨林覆蓋了幾乎所有地方,其間有的是毒蛇猛獸,更使人寸步難行。

過去曾有土匪風聞壩美的富庶,幾次前來進攻,都不戰而退。原來他們都不敢從黑黝黝的水洞進來,試着翻山越嶺闖入,哪曉得僅一兩個獵人才能鑽得着的山口,都被壩美人布上了會叮人極疼痛的「牙汗」樹枝,土匪碰上,無不慘痛,心想壩美的樹木都如此厲害,那人豈不更了得?

於是只好倉皇逃走。再說壩美四周山上還有無數山洞,只要帶點乾糧躲進去,誰有本事找到?那些山洞有的深不可測,還不時出些怪事,或在天氣變化時發出奇怪而恐怖的聲音。那已經成為壩美人的傳說之源。 在距今還不算遙遠的1950年,壩美村僅有30來戶人家,村四周全是莽莽叢林和荊棘,有許多眼鏡蛇和其他毒蛇,還不時有豹子到村里叼豬。每年二三月一開春,就有猴子從山上下來,一群一群的,摘壩美人家的莊稼。對此,壩美人都是一笑了之,因為從來沒有誰懷疑,人與大自然本來就是合一的。

特色房屋

壩美村房屋以落地和半樓居兩種杆欄式風格為主,主屋用木板架成,四周用樹枝圍攏,再敷上泥巴、牛糞攔合成的粘土,非常通風、保暖,上蓋瓦頂、抱廂、前置涼吧或圍欄,樓上住人,樓下關牲畜、堆雜物、當地壯族稱麻欄樓,也有人稱吊腳樓。這些老式的麻欄樓等家居建築,顯現着歷史的風貌,是壯族傳統建築的活化石。 [2]

特色飲食

壩美村的村民的食物、衣物、生產工具、生活用具至今基本上是自己生產,寨子中隨處可見轉動的水車、獨木舟、人工石磨、水磨、木碓、水紡織機、木榨油機、獨木風箱、木梨粑、木背柴架、木梯、木菜板、木燈架、木三角獨輪推柴車、竹木水桶、葫蘆酒壺、木儲物器、石缸、石磙等生產生活工具。它們的古樸粗拙樣,凝固了歷史,傳遞着遠古的文化信息。

壩美住宿

如果想享受旅程,建議還是回到廣南縣城住宿,縣城內最好的酒店是特安吶會所。如果想感受農家風情,可選擇在壩美農家樂住宿。也可從壩美回到阿科鎮上住宿。壩美村裡有多家農家樂可供住宿,村里住宿條件較好的農家樂有:大榕樹下、福亮農家、綠滿島、茶莊、緣溪園客棧等幾家。

民俗文化

寨子古老而優美,高大的榕樹枝繁葉茂,巨型的樹根相互纏繞裸露在地面上,一層層依山而的麻爛樓里居住着百多戶壯族人家,他們大多屬村中的土著居民沙支系。進到寨里,隨處可見扎着帕角、穿着黑蘭色裙、腳蹬繡花鞋的女人在自製的人工石磨前推磨,在古老的木製紡織機前紡線、織布,在用眾山采來的草葉靛染後做成的土布上繡花,男人們則背回大架大架的柴禾,小孩和老人擔着竹水桶去泉眼裡挑水來蓄在自製的石缸里供家人飲用。[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