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初心,勇毅向前(胡冬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堅守初心,勇毅向前》是中國當代作家胡冬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堅守初心,勇毅向前
認識問題有高度、有廣度、有深度,觖決問題有恆心、有毅力、有辦法是能人胡立明的綜合寫照。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西關之所以發展成為嘉祥縣一顆璀璨的明珠,和胡立明「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初心是密不可分的。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只有人民富了,國家才能富強。」胸懷祖國,放眼世界,關注經濟發展,改善民眾生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胡立明不懈的追求。他說到做到,前路艱辛,他提前預謀;過程坎坷,他跋山涉水;結果美好,他緊隨時代發展標新立異;與病魔抗戰,和孝心同行,「堅守初心」成為他一路走來的堅強盾牌。
如何共同富裕造福一方,是胡立明心中一生的追求。為共同富裕他提前謀劃,百般籌謀,力排眾議。「為村民找尋致富之路,找尋長遠的持續路。」他把眼界放到縣,放到國家,放到世界層面。其中的坎坷和跋涉,胡立明一路沐風櫛雨砥礪前行。他團結西關兩委班子齊心協力為西關謀取了大發展,使西關舊貌換新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質的飛躍。
領軍建築 創財富 奠基石
「從20萬提到44萬速升至3000萬。」胡立明提到這個數字精神昂揚,在座的每一個人也為此驚嘆。這個數字的巨大變化,是胡立明上任西關建築公司經理之後,公司出現的空前飛躍的局面。這個數字不僅代表了西關建築公司的發展歷程,是西關發展的第一桶金,更是一位帶頭人、領頭雁經過一系列改革而發生的火箭式提升。這位領頭雁就是胡立明。胡立明1974年高中畢業,1975年在西關學校任教,教初中班化學併兼任校內維修工作,後在西關工廠工作。西關工廠,(1970年建)當時是由黨支部委員曹信朋建立。那時的西關工廠,小打小鬧,砸白鐵、砸灰鍬,工廠一直不溫不火,效益也不理想。工廠發展不起來,原因是缺能人。於是眾人一合計,邀請正在教學的胡立明到廠。胡立明一到廠就採取各項措施,先了解管理內部資源,對外拓展項目,對內加強管理,並引進一部分「能人」。至此,經營之路得到拓展。廠里的活先是砸白鐵、灰桶,後來負責棉廠的修修補補等。此後,西關工廠越來越紅火。同時,工廠又引進了新項目,鋼窗廠、鋁合金門窗、西關麵粉廠。當時從泗水引進系列麵粉的加工設備,一天產量就達到10噸。工廠多項目發展,經濟效益飛速提升,為西關之後的發展奠定了堅硬的基石。
西關建築隊的歷史說來話長。起初,是由亂到治,中間經歷了好多有經驗管理的人才。從老書記第一任、第二任、第三任、先後換了四位經理(隊長)。1980年胡立明在西關建築隊工作,當時西關建築隊只有一團架繩、一堆灰桶。此時的西關施工隊,基本上沒有什麼活,平時也只是進行平房維修。每年幾萬元的收入,支撐着施工隊。1990年,胡立明當上經理之後,西關大隊建築公司增加集體積累,發展集體經濟。胡立明當經理第一年,採取了好多管理措施,資金不斷積累。90年到99年,將近十年時間,西關建築公司已經積累了很大一筆財富。99年8月份,胡立明在任職過程中,由於西關支部成員內部發生變化,胡立明不再擔任西關經理。此後,西關的建築公司幾乎沒有大的提升。
能讓100%的人誇你,任何人也做不到。能讓絕大多數人豎起大拇指,那是你真有這個能力。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自從2004年胡立明任西關書記以來至今,西關書記就從來沒有換過,原因就是胡立明有一顆帶領群眾致富的心,讓群眾確確實實得到了福利,看到了希望。
立足潮頭 布大局 抓市場
巧抓市場,為西關百姓就業、富民。嘉祥縣城的市場興起源於古城街。隨着人們對生活的需求,街上越來越繁忙,加之市場東臨老一中,學生進進出出,造成集市道路擁擠。於是,縣政府決定遷移市場。胡立明瞅准了這一商機,主動爭取把市場遷向西關。為了爭取到市場可以遷向西關,胡立明和村委成員去工商局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向工商局說明,西關可以建市場的有利條件。在胡立明和村成員的努力爭取下,1990年成立西關市場。西關市場先是遷入了萌山商場,後又遷入了前進河以西,在此形成了一個長且寬的繁忙的大市場。1991年起,西關與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啟動前進河西規範化市場建設。建設一路、一橋、一場。一路即將昌盛街西延至西外環。一橋為前進河昌盛街過河橋。為了儘快建成便利居民過河採購商品的大橋,時任縣委副書記的張金城親自主持召開由縣直部門負責人參加的籌資建橋動員會和調度會,以最短的時間籌集80萬元建橋款,以優良的質量、快捷的速度建成了大橋,命名為「利民橋」。一場為農貿市場交易場。聘請專業設計人員規劃設計,西關建築公司出資購買大型推土機設備,投資採購市場建設各種物料,組織人員夜以繼日平整場地,硬化路面。投資100萬元,硬化2條沙石路,修建2座過路橋,鋪設4000平方米的場地。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初步建成了嘉祥縣第一個綜合性市場。1993年臨時性經營兩年的工商戶遷到前進河西新的綜合市場(來源《西關志》)。特別是一到星期六、星期天,城裡城外的諸多群眾紛紛來到西關市場,購買雞鴨魚肉及各種各樣的蔬菜。市場上時常出現人擠人、人挨人的景象。討價還價的買賣聲,秤砣碰秤桿的叮噹聲,案板上的剁肉聲,魚從水盆里跳出來落在地板上的「撲通」聲——彰顯出濃濃的人間煙火氣。
隨着西關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胡立明又產生了一個大的設想:以西關農貿市場為核心,建立一個大的工業貿易園。在西關農貿市場西和252國道交界處,建立起了綜合性的貿易大樓,並以大樓為中心,東面搞商業,西面搞工業加工。各種經營,琳琅滿目,紅紅火火。西關市場,不僅僅是西關的市場,更是全縣居民的市場。市場的興旺,不僅帶動了西關經濟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全縣經濟的發展,給全縣居民提供了便利。市場給西關居民增加了額外收入,還解決了村民的就業問題,可謂多種利好疊加。
力主蓋樓 排雜音 共致富
西關蘇經理這樣評價:胡立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大家共同致富。他高瞻遠矚,為西關的發展打下了基礎。棚戶區改造時,因為蓋西關辦公大樓反對聲音雜,不是一般的雜,胡立明堅持正確主見力排眾議,蓋起了辦公大樓。如今看來,幸虧蓋了這幢樓,要是沒有這幢樓這塊地也就沒有了。正是因為這幢樓和這塊地的價值,成了西關60歲及60歲以上老年人的生活保障。
舊城改造期,建市場樓有「雜音」。為了西關的生存,為了西關的發展,為了村民的利益,胡立明澄清模糊認識,排除各種干擾。當初蕭條許久的「樓茬子」,胡書記再次任職後,力張蓋起,主要是帶領大家發展集體經濟。如今的市場樓,一年四五十萬的收入。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欽佩。
審時度勢 搶先機 促改造
近年來,胡立明實施了兩大工程。一是棚戶區改造工程:這也是西關舊貌換新顏的又一重大轉機。胡立明抓住契機,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衝破種種阻力,做深做細群眾工作,使棚戶區改造工程穩步推進。如今,小區設施齊全,電、暖、汽、水應有盡有;硬化、綠化、亮化樣樣新穎。
棚戶區改造期間,胡立明得了肺癌被切了一葉肺,加之母親也生病。雪上加霜的時期,本該在家調養照顧老娘。此時,一村人為棚戶改造鬧得亂鬨鬨,這家說東那家講西。如果再沒有一個有主心骨的人來引領,怕是西關的棚戶改造會半途而廢,留下一堆爛攤子。上有縣委縣政府的囑託,身後一村人必須有一個有權威的人來主持大局,棚戶改造才能順利進行。村民的房子一半已拆,一半未拆,當時,村內沒有推選出一個來拿主意、出措施、頂得住的人。胡立明看到這種情況,不顧自身有病。手術後在醫院調度指揮,光是手機就接打壞了一部,胡立明出院後顧不得自身休息,在一處房子的廈子底下,每天一調度會,在調度會上完成棚戶改造。醫生再三囑咐胡立明千萬不要出汗。胡立明的臉上、身上的汗珠一顆顆滾落。因為化療胡立明的頭髮全部掉光了,成了「禿子」。這麼熱的天他不得不戴上了帽子。當時他心想,如果不調度,西關這一攤子就會「塌了」。為了西關明天更好。胡立明一鼓作氣,帶病調度,心裡還牽掛着老母親。「充分依靠群眾,素質高,召開多種會議,每家每戶進行走訪,村民同意改造96%。」西關村民高運傳說。「他對得起老百姓,對得起縣委縣政府的重託,作為一個村書記全村人都很受感動,精神難能可貴。」西關村民這樣誇讚。
「你上我上他上,不存在不上。」胡立明說。他抓住機遇,堅持大量工作,始終不忘發展集體經濟。他調動村民積極致富,帶領大家為西關發展勇往直前。這才是真正的村書記!這才是村裡的當家人!這才是黨的好幹部!西關村民呂來記由心地說。開燃氣公司時,胡立明號召大家都來參股,挨家挨戶的來做工作,讓村民入股。目的是給大家分紅,讓大家共同富裕,為的就是讓大家共同富起來。有些村民積極參與,有些村民寧是不參股,堅決不參加。一個共產黨員,一個農村支部書記,嘔心瀝血,開誠布公。西關村民王德福說:我佩服!
胡立明有思想,有智慧,有擔當。700多個行政村,交到他手中,說明縣委縣政府對他的認可。西關的發展迅速,取決於一個人,一個班子,在於統一大家的思想。一個人,統一大家思想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胡立明在萬難中憑着「堅持」二字,讓西關發展既穩又快。兩千多戶村民,兩千多萬平方米,胡立明定期召開黨員會議制度。每月5日,充分召開系列會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村內沒一戶上訪。
「牢記使命,不忘初心。」胡立明說。在擔任村書記過程中,就是有個別人看不慣,思想上達不到。為了個人利益,處處在工作上刁難,在村事上阻撓,甚至還舉報我。我堅信打鐵還得自身硬,我想做錯事情容易,但我就是不能做錯事!經過有關部門的充分調查,胡立明公事公辦,絕不徇私。為了大家的事,我有信心,有恆心,只要一心為公,不怕個別人思想跟不上。只要上級各部門為基層政權撐腰,我們就敢作為。群眾的事離不開黨委支持,這是制約發展的最關鍵一環。
在工作中,遇到讓人「不滿意」,不但讓人罵,還讓人跺了一腳,明說,就想「治人」。胡立明不計前嫌,以德報怨。在這位舉報人困難之時,胡立明還去看望他,兩人為此成了好朋友。那人握着胡立明的手真誠地說了聲:對不起!
在農村,如何樹立政治觀念,用人觀念,是西關發展的不二法寶。這一切不為個人,主要是為農村發展。中國好多第一村,現在漸漸落後,原因就是沒有與時俱進。想要發展不落後就要廣交朋友,多想出路,相信正氣一定會壓倒邪氣,堅決不做地頭蛇。胡立明說。
村內處處有壓力,棚戶改造難,分房也難。關鍵時期,胡立明一旦跨下去,就會給政府帶來一片混亂,他拆東牆補西牆,協調資金,精神感人。村支部成員這樣評價胡立明。他還上門做工作,召開群眾代表會、小組委會等各項會議。建房難,分房難,每次開會胡立明就提前策劃會議,會中提出的問題,當場解決。「各人有各人的利益,就會出現突出問題,有些人光知道發脾氣,你得靜下心來想辦法,在會議中大家積累了不少經驗,翻開記錄本,村內每年有矛盾,每年有問題,舊問題,新問題,層出不窮,年年有新花樣。」村委會成員王成福說。
一心為民 謀福利 得擁戴
不以善小而不為。西關村民郝大民的三輪車不小心被交通沒收,三輪又是郝大民必不可少的工具,他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個老實巴交的村民,認識不了幾個人。到處求人,找到胡書記,胡書記不嫌事小,不因事煩,轉頭親自到交通局說明村民的原因之後,交通局人員得知有特殊情況,就歸還了郝大民的三輪車。
村裡有白事,胡書記從沒落過,特別是困難戶,必要早早地到給以安慰。只要胡立明到場,村戶的心裡總是多了一些溫暖。
移風易俗破舊習。披麻戴孝是孝的一種方式,這其間也存在陋習。個別村民為了一己私利,買白布時儘量多買,並從中間吃回扣。大大的損傷了主家的錢財,也造成了浪費。主家有怨無法說,胡立明書記知道後讓隊長說,小隊長不敢說,立明書記站出來,誰買孝布誰吃回扣,這種做法不合理要及時改善。這件事胡立明書記安排布置非常到位,村民一致舉手贊成。
早期間,每年的特大雨雪期間,胡立明在家裡待不住。心中牽掛困難戶冒雨受寒的到家中看望並及時維修。困難戶握住胡立明的手說:咱們攤上一個好書記!再不換!身為黨員,胡立明關心照顧西關的弱勢群體,他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一竿子捆到底。
正是因為胡立明有一顆愛民之心,為民之情,西關集體經濟豐實之後。他為全村居民買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在全縣率先又為年滿60歲以上的的老年人發放了養老補貼,讓老年人的生活有了保障。給老年人的生活吃了一顆「定心丸」,送了一把「養老傘」,端了一個「鐵飯碗」。他關心五保戶、孤老戶、特困戶,並給困難戶發放物品和救濟金。給殘疾人實行了救濟制。他還注重村民的精神生活,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在社區開展了「文明家庭」「安全之星」「衛生之家」「科技示範戶」「好婆婆」「好媳婦」等各項精神文明活動。並對選出的家庭給予表彰獎勵。村風村貌越來越純淨、和諧。
胡立明尊師重教,投資160萬元擴建了西關小學,學校面積達1.8萬平方米,新建教學樓5600平方米,可容納教學班24個,達到國家「普九」驗收標準,社區幼兒園達市級規範化標準。
心底無私天地寬。從1990年胡書記接任以來,胡書記盡心盡力為西關為居民砥礪奮進、共赴輝煌。
智慧燃氣 布先局 創未來
不滿足於當下是進步的階梯之魂。胡立明在全縣承辦了縣城居民和部分鄉鎮7萬餘戶的天然氣供氣工程。對於未來燃氣,他又有了這樣的設想。家家燃氣設監控,家家用氣安全,投資7000萬,建設智慧型的能源綜合服務大樓,地上12層,地下一層,總建築面積14000多平方,把整個嘉祥縣城的管道,家庭安全,全部智慧型的管理,建成以後監控指揮系統能達到全市一流標準。為建設國家智慧型城市提前布局、謀劃,建設有溫度、有「大腦」的城市,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用新技術新手段,提高城市快速響應機制、應急機制等。
集體項目的建設:西關農貿市場、高記羊湯館樓、民康醫院大樓、西關小學、西城加油站等集體項目讓村民走上了強村富民的康莊大道。
如果用數字來說明胡立明對西關村民貢獻的話,那麼這些會說話的數字塑造了胡立明的功績,同時,也彰顯了胡立明對黨對國對家的忠誠和責任。如果用數字來表明胡立明的功績的話從1至千萬的數字足以裝上一籮筐。這裡面有點滴為民的實事、善事、小事,小到路面硬化,大到為集體創收達千萬至億元。如今社區企業固定資產達到15億元,這個天文數字的出現,在嘉祥縣首例,也是唯一一例。胡立明說到做到,不負村民重託,維護人民利益,讓村民過上了人人想要的幸福生活。
有時數字是一個人的價值體現。能在過好日子的基礎上,創出更強更高的數字利潤,不僅是胡立明個人就連整個西關居委都成為了嘉祥縣閃閃發光的一顆明星。為民為黨為國一件件足以細數,足以情系。在胡立明的帶領下,居委會的工作得到了一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西關社區黨支部連續五年被評為「富民強村」黨支部,社居委委會連續幾年被評為縣市「明星村(村)居」「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文明社區」濟寧市「先進社區」濟寧市「平安建設先進單位」「濟寧市社區黨建先進單位」2005年被評為「全國老年工作先進單位」;胡立明本人先後被推選為政協嘉祥縣第九屆常務委員、濟寧市第十四、十五、十六屆人民代表,中共嘉祥縣委員會第十四屆委員,並多次被授予嘉祥縣民營企業先進個人、「嘉祥縣勞動模範」「濟寧市優秀共產黨員」「濟寧市先進社區主任」「嘉祥縣捐資助學先進個人」等榮譽。榮譽是實績的彰顯,是對肩上擔子的回報,更是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的胸懷,是黨的肯定,是人民的賦予,是不忘初心的信念擔當。作為村書記的胡立明發揚一個理念,那就是「西關多給國家做貢獻,不給政府添麻煩。」
堅守初心是胡立明的座右銘,他做每一件事不是頭腦一熱拍着胸脯乾的,而是把一件事從頭到尾方方面面考查清楚才做得決定。做事不能一頭熱,他靠着堅持憑着一顆恆心、耐心、善心把西關帶入到正規,把西關建設成嘉祥縣西邊的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
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撫養教育,年輕人的就業成才,老年人的就醫養老,是家事也是國事。胡立明把家事國事一肩挑,謹記 教誨,心懷百姓饑寒,為民謀福利,為村謀發展,為國樹榜樣。他堅守初心,行走在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道上!
【企業家簡介】
胡立明,男,漢族,1955年6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經濟師,高級經營師,嘉祥街道順和社區(西關社區)人。濟寧市第十四、十五、十六屆人民代表,中共嘉祥縣第十四屆縣委委員。
1976年6月-1980年9月西關學校民辦教師、1980年10月-2001年6任西關建築公司經理(萊陽農學院大專班學習)、2002年5月-2004年12月擔任嘉祥縣西關居委會主任,2004年3月1日入黨,2004年12月-2019年3月嘉祥縣西關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2019年3月-2022年9月任前進河社區黨委副書記、居委副主任,2022年至今,擔任嘉祥縣嘉祥街道順和社區黨委副書記,社區居委會副主任。還曾兼任嘉祥縣山東梆子藝術研究會會長。濟寧市民族管弦樂學會名譽會長,中共嘉祥縣委黨校(嘉祥縣行政學校)外聘講師。
濟寧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屆人大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嘉祥縣第四、第五、第六屆常務委員,中共嘉祥縣委員會第十四屆委員。
胡立明因事跡突出曾獲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省第二屆「十大孝星」、省「市場管理先進個人」、省「建築工程質量管理先進個人」、省、市、縣「優秀社區主任」、濟寧市「優秀人大代表」、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尊老敬老先進個人」、嘉祥縣第四屆「勞動模範」、嘉祥縣「明星企業家」嘉祥縣「農村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個人」、嘉祥縣「捐資助學先進個人」、平安濟寧建設先進個人,給予記三等功獎勵![1]
作者簡介
胡冬玲,嘉祥縣作家協會會員,濟寧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