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黃炮製方法與標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地黃炮製方法與標準

【藥材來源】

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鮮或乾燥塊莖。秋季採挖,除去蘆頭,鬚根及泥沙,洗淨,鮮用,習稱「鮮地黃」;或將鮮地黃緩緩烘焙至約八成干時,或捏成團塊,習稱「生地黃」。

【古代炮製方法】

漢代有蒸後絞汁(《金匱》)。梁代有酒浸(《集注》)。南北朝劉宋時代有蒸後拌酒再蒸(《雷公》)。唐代有多次蒸製、熬製(《千金方》)、蜜煎(《食療》)等方法。宋代有燒令黑(《聖惠方》)、醋炒(《博濟》)、灑酒九蒸九曝(《史載》)、薑汁炒(《局方》)、九蒸(《朱氏》)等方法。並在酒制地黃的質量上提出了當「光黑如漆,味甘如飴糖」(《證類本草》)的要求。元代有酒拌炒、酒煮、鹽水炒(《世醫》)等炮製方法。明代增加了鹽煨浸炒、煮製(《普濟方》)、蜜拌(《醫學》)、酒與砂仁九蒸九曝(《綱目》)、砂仁一茯苓一酒煮(《禁方》)、黃連制(《準繩》)、砂仁炒(《粹言》)、砂仁一茯苓煮(《景岳》)、薑汁浸焙後火煅(《濟陰》)、姜酒拌炒(《必讀》)、砂仁沉香制(《通玄》)等方法。清代又增加了炒焦(《大成》)、紙包燒存性、麵包煨(《本草述》)、乳汁浸(《鈎元》)、人乳山藥拌蒸(《遵生》)、青鹽水炒(《玉楸》)、紙包火煨(《串雅內》)、人乳炒、童便煮、童便拌炒(《得配》)、砂仁酒姜拌蒸(《拾遺》)、紅花炒、蛤粉炒(《醫醇》)等炮製方法。

【現代炮製方法】

  1.鮮地黃:取鮮藥材,洗淨泥土,除去雜質,用時切厚片或絞汁。   2.生地黃:取干地黃藥材,除去雜質,用水稍泡,洗淨,悶潤,切厚片,乾燥。篩去碎屑。   3.熟地黃   (1)取洗淨的生地,加黃酒拌勻,置罐內或適宜容器內,密閉,隔水蒸至酒被吸盡,顯烏黑色光澤,味轉甜,取出,曬至外皮黏液稍干,切厚片,乾燥。篩去碎屑。生地黃每100千克用黃酒30千克。   (2)取洗淨的生地,置適宜的容器內,隔水蒸至黑潤,取出,曬至八成千,切厚片,乾燥。篩去碎屑。   4.生地炭取生地片,置炒制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炒至焦黑色,發泡,鼓起時,噴灑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放涼。或用悶煅法煅成炭。   5.熟地黃炭取熟地片,置炒制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炒至外表焦黑色為度,噴灑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放涼。或用悶煅法煅成炭。

【飲片性狀】

鮮地黃呈紡錘形或條狀,外皮薄,表面淺紅黃色,具彎曲的縱皺紋、芽痕、橫長皮孔及不規則疤痕。肉質,易折斷,切面淡黃白色,可見橘紅色油點,中部有放射狀紋理。   氣微,味微甜、微苦。生地黃為不規則類圓形厚片,表面棕黑色或烏黑色,有光澤,油潤黏性,巾間隱現菊花心紋理。周邊灰黑色或棕灰色,皺縮。質柔軟,堅實,氣特異,味微甜、微苦。熟地黃為不規則的厚片,表面烏黑髮亮,質滋潤而柔軟,易粘連。味甜,或微有酒氣。生地炭為不規則塊片,表面焦黑色,質輕鬆鼓脹,外皮焦脆,中心部呈棕黑色並有蜂窩狀裂隙。有焦苦味。熟地炭為不規則塊片,表面焦黑色而光亮,質脆,味甜、微苦澀。

【質量標準】

生地黃水分不得過15.0%,總灰分不得過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3.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於65.0%。生品按乾燥品計算,含梓醇不得少於0.20%。含毛蕊花糖苷不得少於0.020%。熟地黃含毛蕊花糖苷不得少於0.020%。

【炮製目的】

鮮地黃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的功能,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咽喉腫痛等。生地黃(干地黃)味甘,性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能,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等。熟地黃味甘,性微溫。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能。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髮早白。   鮮地黃含質液較多,以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為主。經加工乾燥後名干地黃或生地黃,性寒,以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為主。經蒸製後的熟地黃,質厚,味濃,其性由寒轉溫,其味由苦轉甜,其功能由清轉補,以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為主。清蒸熟地滋膩礙脾,加酒蒸製後,則性轉溫,主補陰血,且可借酒力行散,起到行藥勢,通血脈,更有利於補血,並使之補而不膩。生地炒炭或煅炭後,主人血分,以涼血止血為主,用於血熱引起的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種出血證。熟地炒炭或煅炭後,以補血止血為主,用於崩漏或虛損性出血。

【應用選擇】

  1.鮮用   (1)熱人心包:常與鮮茅根汁、鮮生藕汁、鮮竹瀝汁、鮮生薑汁、紫蘇梗同用,具有清潤心包,濡血增液的作用,用於心包邪熱鬱蒸,心血虧虛,血虛生煩,躁擾不安,或憒憒無奈,心中不舒,間吐黏涎,呻吟錯語,如五汁一枝煎(《重訂通俗傷寒論》);若與水牛角汁、小川連、小枳實、生錦紋等同用,用於溫熱病,熱結在腑,上蒸心包,神昏譫語,甚則不語如屍者,如西連承氣湯(《重訂通俗傷寒論》)。   (2)吐血不止:常與粉丹皮、焦山梔、桃仁等同用,具有清營涼血,止血的作用,用於秋瘟證,熱盛傷營,吐血不止,如新加桃仁承氣湯(《秋瘟證治要略》);若與羚角片、血見愁、生蒲黃等同用,用於外感溫熱暑邪,熱擾營血,迫血妄行而失血,身熱,心煩不臥,如羚角清營湯(《重訂通俗傷寒論》)。   (3)肝風上擾:常與羚角片、雙鈎藤、生白芍等同用,具有平肝息風,清熱止痙的作用,用於肝風上擾,頭暈脹痛,耳鳴心悸,手足躁擾,如羚角鈎藤湯(《重訂通俗傷寒論》)。   (4)陰虛火旺:常與芍藥、甘杞子、天門冬等同用,具有滋陰降火,養血清肝的作用,用於癆瘵陰虛火旺,如地黃膏(《古今醫統》)。   2.生用   (1)血熱出血:常與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同用,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用於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血色鮮紅,口乾咽燥,如四生丸(《婦人大全良方》);若與芍藥、丹皮、犀角屑(現已禁用)同用,用於熱盛動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如芍藥地黃湯(《外台》),現用於急性出血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急性黃色肝萎縮、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尿毒症、急性白血病、斑疹傷寒、敗血症、疔瘡腫痛等屬熱人營血者。   (2)陰虛發熱:常與熟地黃、生薑汁同用,具有滋陰清熱的作用,用於肝脾血虛發熱,盜汗口渴,體倦骨痛,筋脈拘攣,如地黃煎(《婦人大全良方》);若與地骨皮、玄參、麥冬等同用,用於虛勞煩熱,食少無力,如地骨皮散(《聖惠方》)。   (3)津枯便秘:常與玄參、麥門冬同用,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用於陰虛火旺,灼傷陰液,津枯便秘,如增液湯(《溫病條辨》)。   (4)煩渴多飲:常與玉竹、麥冬、沙參等同用,具有養陰生津的作用,用於熱病傷陰,舌紅口乾,煩渴多飲,如益胃湯(《溫病條辨》);若與天花粉、葛根、麥門冬等同用,用於消渴,口渴多飲,如天花散(《仁齋直指》)。   (5)骨蒸內熱:常與青蒿、鱉甲、地骨皮等同用,具有養陰退虛熱的作用,用於骨蒸內熱,或寒熱似瘧,或朝涼暮熱,如青蒿鱉甲丸(《活人方》);若與青蒿、鱉甲、知母等同用,用於溫熱病後期,餘熱未盡,陰液已傷之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能食消瘦,如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   (6)熱毒斑疹:常與牡丹皮、木通、紫草茸等同用,具有解毒化斑的作用,用於熱毒發斑,斑色紅如胭脂,或見紫黑者,如解毒化斑湯(《壽世保元》)。   3.制用   (1)熟地黃   ①沖任虛損:常與當歸、川芎、白芍同用,具有補血調血作用,用於沖任虛損,月經不調,臍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時發疼痛。妊娠胎動不安,血下不止,及產後惡露不下,結生瘕聚,少腹堅痛,時作寒熱,如四物湯(《局方》)。   ②遺精夢泄:常與山茱萸、山藥、茯苓等同用,具有滋腎填精的作用,用於腎虛不能固攝精液,遺精夢泄,頭目眩暈,腰膝萎弱,小便遺溺不禁,如六味地黃丸(《藥證》)。   ③陰虛火爍:常與枸杞子、山藥、牛膝等同用,具有滋腎補肝的作用,用於陰虛火爍,髓減骨枯,腰軟無力,如補陰丸(《醫學心悟》);若與當歸、地骨皮、秦艽等同用,用於骨蒸體熱勞倦,如地黃散(《幼幼新書》)。   ④腎虛喘逆:常與山藥、山茱萸、五味子等同用,具有補腎納氣平喘的作用,用於腎虛氣喘,呃逆,如都氣丸(《醫宗己任編》);若與炙甘草、當歸同用,用於氣短似喘,呼吸急促,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氣道噎塞,勢極垂危者,如貞元飲(《景岳》)。   ⑤足痿:常與酒牛膝、姜杜仲、酒當歸等同用,具有滋陰補肝腎的作用,用於肝腎陰虛,陰血失養,熱厥成痿,踝下常覺熱痛,如養血壯筋健步丸(《雜病源流犀燭》);若與川芎、當歸、羌活等同用,用於久行傷筋,如養肝丸(《雜病源流犀燭》)。   ⑥眼目昏花:常與車前子(酒蒸)、白芍、當歸(酒浸)等同用,具有養肝明目的作用,用於肝血不足,眼目昏花,視物不明,或多眵淚,如養肝丸(《濟生方》)。   (2)生地炭   ①咯血、衄血:常與大薊、側柏葉、荷葉炭等同用,具有清熱止血的作用,用於吐血、咯血、衄血、唾血、痰中血、胸中積血、兩脅刺痛,陰虛咳嗽,如八寶治紅丹(《處方集》)。   ②腸風便血:常與地榆炭、側柏炭、黃連等同用,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用於腸風下血,痔瘡出血,血色鮮紅,如止紅腸澼丸(《瘍科選粹》)。   ③毒熱入於營血:常與雙花炭、白茅根、生梔仁等同用,具有清營涼血、解毒的作用,用於皮膚科、外科感染性疾病,毒熱人營血,相當於敗血症階段,如解毒涼血湯(《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3)熟地炭:崩中漏下:常與艾葉炭、炮姜炭、棕櫚炭等同用,具有補血止血的作用,用於沖任虛損,崩中漏下,及血虛出血證。若兼氣虛者,可加黃芪、當歸,益氣攝血。

【現代研究】

地黃含有環烯醚萜、單萜及其苷類成分,主要有梓醇,二氫梓醇,單密力特苷,乙酰梓醇,益母草苷,桃葉珊瑚苷,密力特苷,Rehmaglutin A、B、C、D,地黃苷A、B、C、D、E,去羥梔子苷,筋骨草苷,8-表番木鱉酸,其他苷類尚有葫蘿蔔苷,1-乙基-β-D-半乳糖苷,cteoside,Isoacteoside,Forsythiaside,3,4--羥基-O-β-D-葡萄糖-(1β3)-4-G咖啡酰-p-D葡萄毗喃糖苷,3,4-=羥基-苯乙基-O-β-D-葡萄吡喃糖-(1β3)-O-β-L-鼠李吡喃糖-(1β6)-4-O-咖啡酰-β-D-葡萄吡喃糖苷,3,4-二羥基-β;苯乙基-O-β-L-,鼠李吡喃糖-(1β3)-O-β-O半乳吡哺糖-(1β6)-4-0-咖啡酰-β-D-葡萄吡喃糖苷。其他尚含有糖類、氨基酸類、有機酸類及微量元素等。   地黃能對抗連續服用地塞米松後血漿皮質酮濃度的下降,並防止腎上腺皮質萎縮。地黃製劑對蛙心的收縮力有顯著增強作用,對衰弱的心臟更顯著,但大劑量能使正常蛙心中毒。地黃水提取液對急性實驗性高血壓有明顯降壓作用。地黃可促進血虛動物RBc、Hb的恢復,加快CFU-S、CFV-E的增殖、分化,具有顯著的生血作用。生地黃、熟地黃及其炭品的水煎劑都能明顯縮短凝血時間,而相互間無顯著性差異。地黃能使外周血液T淋巴細胞顯著增加,干地黃醇提取物明顯促進抗SRPC抗體一溶血素生成,減少外周血液T淋巴細胞。地黃對組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亢進及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膜炎有明顯抑制作用,對蛋清所致急性炎症也有抗炎作用。地黃有一定的抗癌活性,這種抗腫瘤作用目前認為與增加免疫功能有關,已證明地黃有促進機體淋巴母細胞的轉化、增加T淋巴細胞數量的作用,並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地黃能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動,加強閾下催眠劑量戊巴比妥鈉和硫噴妥鈉的催眠作用,同時可對抗安鈉咖的興奮作用,說明地黃有明顯的鎮靜作用,作用部位可能在大腦皮層。此外地黃尚有利尿作用和抑制真菌的作用。   據實驗研究報道,測定生地黃與熟地黃的水浸出物、醇浸出物的含量,結果是干地黃為91.79%、1.67%,而熟地黃分別為102.43%、4.25%,熟地黃的水、醇浸出物含量明顯增加。干地黃含有環烯醚萜及環烯醚萜苷,而熟地黃則幾乎沒有。熟地黃中含葡萄糖為8.57%,而鮮地黃為1.56%,說明炮製過程中,多糖轉化為單糖。苷類成分亦有不同程度的分解,以單糖苷分解最多,其次為雙糖苷,而三糖苷如地黃寧苷D幾乎不分解。生地黃中含有5種水溶性氨基酸而熟地黃中僅含微量水溶性氨基酸,經測定干地黃水溶性氨基酸總量為61.533毫克 /克,而熟地黃僅為5.231毫克 /克。酒燉熟地黃的氨基酸為22.244毫克 /克 ,不加酒燉為5.231毫克 /克,干地黃為61.533毫克 /克,熟地黃氨基酸含量降低。黃酒中也含有氨基酸,可以看出黃酒對燉熟地黃的測定結果有一定影響,對酒燉熟地黃中的氨基酸含量也有影響。氨基酸因炮製而迅速減少,特別是鹼性氨基酸、賴氨酸及精氨酸此傾向顯著。熟地黃中氨基酸含量低,主要是由於糖類生成的果糖或5一羥甲糠醛與氨基酸類反應形成蛋白黑素之故。此外,生地黃經蒸製成熟地黃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有一定差異口。又據報道,採用分光光度法、薄層掃描法分別測定生地黃、酒制熟地黃中水蘇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的含量,結果為:生地黃分別含29.46%、11.32%、4.15%、3.26%,而酒制熟地分別為:19.77%、7.59%、4.37%、9.23%。即地黃制熟後,水蘇糖、半乳糖含量有所減少,而葡萄糖、果糖的含量明顯增加.總糖量未有明顯變化。   藥效學的實驗研究證實,應用纖維蛋白平板法通過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作用,探討對纖溶系統的活化作用的實驗證明,熟地黃具有活化作用而生地黃則無作用。從中國產熟地、干地黃藥效上探討對血管內血栓形成綜合徵作用進行了比較,認為對內毒素誘導的大鼠血管內血栓症,中國產的豬膽狀的粗熟地能夠強烈地抑制肝臟出血性壞死灶及單純性壞死。抗凝血酶的作用,中國產地黃有顯著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除生地黃外的各種地黃均有抗血纖溶酶的活性。   有關炮製工藝的研究認為,採用立體烘乾法加工干地黃,與傳統的土焙法、平面烘乾法進行對比,其干膏率提高2%,梓醇含量提高3倍。採用高壓蒸製法製備熟地,生產周期短,燃料消耗少,節約時間,污染少,效率高。「熱壓」對藥物穿透力強,受熱快,藥材質量達到傳統的「黑如漆、亮如油、甜如飴」的標準。用薄層掃描法測定了炮製品中含量動態變化,結果表明,地黃炮製成熟地黃後5-羥甲基糠醛含量增加20倍左右。常壓蒸製24小時或加壓蒸製4小時,能達到「黑如漆,甜如飴」的傳統質量標準,其5-羥甲基糠醛含量在0.2%~0.3%之間,因此可以此含量來制定其質量標準利用反相HPLC測定不同條件下反覆蒸製18次的地黃中梓醇和5-HMF的含量,結果表明,隨着蒸製次數的增加,梓醇的含量減少,5-HMF的含量增加;梓醇的減少與5-HMF的增加呈現對應趨勢,即梓醇的減少幅度越大,5-HMF的增加幅度越大;蒸製溫度和液體輔料乙醇體積分數對梓醇和5-HMF的含量都有顯著的影響,其中100℃、10%乙醇條件下炮製的熟地黃梓醇和5-HMF的含量變化較其他條件更快,效率更高。

【附】

  1.近代炮製方法還有酒炒制、砂仁黃酒蒸等法。   2.文獻摘錄「得清酒良」(《集注》)。「酒灑蒸如烏金,假酒力則微溫大補,血衰者須用之」(《湯液》)。「酒浸上行外行」(《湯液》)。「治頸已上酒浸」(《珍珠囊》)。「酒洗曝干,恐寒傷胃氣也」(《湯液》)。「酒炒則不妨胃」(《綱目》)。「……用酒拌炒者,則必有經絡壅滯」(《景岳》)。「酒炒制其寒」(《通玄》)。「上升酒炒,行血酒炒」(《得配》)。   「干地黃《本經》不言生干及蒸乾,方家所用二物別,蒸乾即溫補,生干則平宣,當依此以用之。」(《雷公》)「生與生干常慮大寒,如此之類故世改用熟。」(《衍義》)「生則性大寒而涼血,熟則性寒而補腎。」(《湯液》)「佐以砂(仁)沉(香)納氣歸腎,疏地黃之滯」(《通玄》)。「納氣理氣砂仁炒」(《得配》)。「入腎青鹽水炒」(《玉楸》)。「陰火咳嗽童便拌炒」(《得配》)。「潤腸人乳炒」(《得配》)。

【總結】

中藥地黃的炮製屬我國傳統製藥工藝、技術及理論的經典之作。鮮地黃、生地黃、熟地黃、地黃炭等不同的炮製飲片,其性味、歸經、功能及主治等均各有所長,臨床應用也各具特色。炮製對地黃的化學成分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有量變,也有質變。如原存在於干地黃中的環烯醚萜及環烯醚萜苷在熟地黃中已基本不存在了,其次是苷類的分解和多糖、低聚糖的轉化等也比較明顯。如梓醇、益母草苷、桃葉珊瑚苷等在蒸製中大部分已分解。砂仁制熟地仍有部分地區沿用,炮製目的是使熟地補而不膩,能借砂仁的辛溫香竄之性以化濕行氣,解熟地膩性,臨床多用於陰虛、血虛、運化不健的病人。對地黃炭曾有人提出異議,歷史上亦未見制炭作用的論述,但未能改變傳統說法。制炭法又有炒炭和煅炭,應對其炮製作用、制炭方法及質量標準即存性程度和內在成分變化,進行探討,為制定最佳制炭工藝提供科學依據。 [1]  

【炮製方法】

一、鮮地黃 1.炮製方法:用時取鮮原藥,除去雜質,洗淨,切段。 2.飲片性狀:呈紡錘形或條形,長8~24cm,直徑2~9cm。外皮薄,表面淺紅黃色,具彎曲的縱皺紋、芽痕、橫長皮孔及不規則疤痕。肉質,易斷。斷麵皮部淡黃白色,可見橘紅色油點,木部黃白色,導管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甜、微苦。 3.性味與歸經:甘、苦,寒;心、肝、腎經。 4.功效主治: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二、生地黃 1.炮製方法:取原藥,除去雜質,洗淨,潤軟,切厚片,乾燥。 2.飲片性狀:多為扁圓形的厚片,直徑2~7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具不規則皺紋。切面棕黑色或棕灰色,微有光澤,具粘性。質較軟而韌。氣微,味微甜。 3.性味與歸經:甘,寒;心、肝、腎經。 4.功效主治: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 生地黃炭滋陰止血。用於各種出血症。 119 三、生地黃炭 1.炮製方法:取生地黃,炒至濃煙上冒,表面鼓起而呈炭黑色,內部棕褐色時,微噴水,滅盡火星,取出,晾乾。 2.飲片性狀:表面焦黑色,內部棕褐色。質鬆脆。略具焦氣,味微苦。 3.性味與歸經: 甘、苦、微澀,涼;心、肝、腎經。 4.功效主治:清熱、生津、滋陰、養血,用於溫熱病熱入營血,身熱口乾、舌絳或紅等症狀。 121 四、熟地黃 1.炮製方法:取以水潤軟的生地黃,置適宜容器內,蒸約6~8小時,燜過夜,至內外均滋潤黑色時,取出,晾至七八成干,乾燥。 2.飲片性狀:全體滋潤黑色,具光澤。質柔軟而帶韌性,不易折斷,粘性強。味甜。 3.性味與歸經:甘,微溫;肝、腎經。 4.功效主治: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髮早白。 熟地黃炭補血止血。用於沖任虛損,崩漏。 122 五、熟地黃炭 1.炮製方法:取熟地黃,炒至濃煙上冒,表面鼓起而呈焦黑色,內部棕褐色時,微噴水,滅盡火星,取出,晾乾。 2.飲片性狀:表面焦黑色,內部深褐色,質較鬆脆。略具焦氣,味微苦。 3.性味與歸經:甘、微澀,微溫;肝、腎經。 4.功效主治:滋陰補血,益精填髓。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