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瓜(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地瓜
f85c6d2f614f92d9fd981d5f1075db0b.jpg
圖片來源 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0424#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地瓜

漢語拼音:Dì Guā
別名:土瓜、涼瓜、涼薯、葛瓜、葛薯、土蘇卜
性味歸經:味甘,性涼。歸肺、胃經。無毒
功能:生津止渴
主治:熱病口渴

地瓜

地瓜,中藥名。為豆科植物豆薯Pachyrhizuserosus(Linn.)Urb.的塊根。具有生津止渴之功效。常用於熱病口渴。[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地瓜

拼音名:Dì Guā

別名:土瓜、涼瓜、涼薯、葛瓜、葛薯、土蘿蔔(《中國藥植志》),草瓜茹(《陸川本草》),沙葛、地蘿蔔(江西《草藥手冊》)。

出處

中國藥植志

來源

為豆科植物豆薯的塊根。秋季採挖。

原形態

一年生草質藤本。塊根肉質,肥大,圓錐形或紡錘形,直徑達10厘米,外皮淡黃色,富於纖維性,易剝去,肉白色,味甜多汁。莖纏繞狀,長達3~7米。複葉,互生;小葉3枚,頂端小葉菱形,長3.5~16厘米,寬5.5~18厘米,兩側小葉,卵形或菱形,長3.5~14厘米,寬3~13.5厘米,邊緣有齒,或掌狀分裂,少有全緣。花淺藍色、堇紫色或白色,長15~20毫米,成簇集生成總狀花序,簇的基部有關節;翼瓣和旗瓣等長,旗瓣基部有耳,龍骨瓣鈍而內彎,與翼瓣等長或過之;花柱與柱頭內彎。莢果長7.5~13厘米,寬12~15毫米,有細的粗糙狀伏毛;種子近方形,寬、長約7毫米。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

台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等地均有栽培。

化學成分

塊根每100克含蛋白質0.56克。脂肪0.18克,碳水化物8.2克。葉含豆薯甙。

性味

《陸川本草》:"甘,涼。"

功能

主治生津止渴。

  • ①《陸川本草》:"生津止渴,治熱病口渴。"
  • ②《四川中藥志》:"止口渴,解酒毒。"

用法用量

內服:生啖或煮食。

複方

治慢性酒精中毒:地瓜拌白糖服。(《四川中藥志》)[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參考資料

  1. 地瓜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地瓜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