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地瓜花(劉循海)

地瓜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地瓜花》中國當代作家劉循海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地瓜花

3年前,朋友辦公室裡面綠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對花沒有研究,究其原因可能就是村里那句話「小子愛花長大了怕媳婦」的緣故,但是漂亮的造型、養眼的鮮花、美感的枝蔓總是讓我矚目,原以為朋友養的是什麼名貴品種的吊蘭,長得非常茂盛,成排的擺在屋子裡,生機盎然,說是還淨化空氣,便有了在我家也繁殖一盆這花的念想,於時問:「這個吊蘭我能不能掐一個枝回家栽着」,得到的答案這竟然是地瓜,不用掐,找個地瓜用水養着就長出地瓜花。

地瓜養成花,我半信半疑,我這個從小吃地瓜長大的農民後裔,對地瓜的了解應該算是夠多的了,對地瓜的感情是比較深厚的。記的當時每個生產隊都有一個大地瓜窖子,用來儲存地瓜種,那時候沒有暖氣,地瓜種儲存在地瓜窖子裡面不會被凍傷,地瓜窖子一般是依山而建,每個地瓜窖子我都進去看了,裡面都是一個一個洞子,洞子上面全是用磚壘成拱形,整好在學校學到了石拱橋拱形原理,在地瓜窖里被採用很結實,裡面還能生火提溫,各生產隊的地瓜種都是採用這種方式儲存,來年春天有把地瓜種搬到育苗池裡,用砂埋好扣上塑料棚保溫,不斷地噴水,育苗池下面可以燒火加溫,地瓜是這樣在溫室里長出地瓜牙,然後被採下來,大批的地瓜牙拿到田裡,牛拉着犁把地打成壟,一人用撅頭在壟上打窩,一尺一個窩,後面一個人跟在後面插地瓜芽,下一道工序就是澆水,我干過往窩裡倒水,每個窩裡都要倒滿水,等窩裡的水幹了再把窩埋好,「地瓜長得多又肥,關鍵跟苗這瓢水」,地瓜載好了,再就是除除草,翻翻地瓜蔓,地瓜蔓不能不翻,在地里生出小根須吸收養分無限延伸成長,蔓長得旺盛會直接影響地瓜的產量,霜降前後就開始翻地瓜蔓刨地瓜啦。

去生產隊分地瓜的事還歷歷在目,老爸是村委的,一天到晚忙活村裡的雞毛蒜皮瑣瑣碎碎的事,老媽起早貪黑繡花掙點零花錢,推地瓜這活只能落在我的身上,那時候我十三四歲,弟弟跟着跑,上山坡時興許幫我拉一把,用小車一趟一趟往家裡推,車袢是為大人用的太長,只好在車杆上纏幾圈,推完地瓜肩上總是被勒出一條條紫痕,還好我從沒翻過車,因為不會推車,精神高度集中,全身都攥勁,總是累得滿頭大汗,那時累也高興,因為這些地瓜可是排上了大用處,先挑選幾百斤沒磨破皮沒傷撅的擺炕邊生的地瓜窖子裡儲備過冬,殘一點的打成片,曬乾了可以賣錢,可以換白酒,還可以蒸着吃,關鍵過年的豆餑餑裡面少不了它;我記得那時候家裡每天都烀一大鍋地瓜,地瓜烀熟了,炕燒得波波熱,這個炕我認為就是傳說的最具幸福感的「孩子老婆熱炕頭」中的「炕」,這一大鍋熟地瓜作用可大了,我們全家五口人都以地瓜作為主食,老爸能多吃點玉米餅子,說是幹活累,小一點的還有吃剩了的地瓜拿去餵豬,還有一部分波掉皮切成片掛起來曬熟地瓜干,曬幾天捂一捂,周而復始,最後地瓜干長一層白白的霜,上學的時候兜里裝幾片跑累了充充飢。

地瓜,從育苗到儲存加工我瞭若指掌,怎麼就不知道還能生出牙來在家裡生長啊,聽說地瓜在家養着淨化空氣,因為沒試驗過,一直也沒養過,今年把去年剩下的幾個長了芽的地瓜實驗着放在能盛水的容器里,結果我也繁育出一批貌若吊蘭,形似綠蘿的地瓜花。

家裡、辦公室都養上了地瓜花,由於不缺水,長勢很旺,吸引力很多人的目光。但是還有個疑惑隨着季節變化出來了,地瓜在野外生長,霜降以後地瓜蔓、地瓜葉都被霜打了,地瓜蔓的生長期就結束了,而這個地瓜花在家裡會是怎樣呢?到今天小雪節氣過了一周,可以說答案出來了,地瓜花在通風的家裡,溫度適宜,水分充足的條件下地瓜花會茁壯成長。

養了半年地瓜花,因為好奇沒少給它拍照片,見證着地瓜花的成長,大半年過去了,泡在水裡的地瓜沒有再長出地瓜來,倒是把盛地瓜的塑料盒里長得滿滿的鬚根,不斷地為地瓜花提供生長需要的水分

我是一名線路衛士,見證了地瓜花原來填飽肚子的主食升華為裝點環境淨化空氣的綠植,改變的是生長方式,不變的是地瓜的無私奉獻精神,改變的是名稱,不變的是它對水和二氧化碳的吸收,聯想到我們的工作,從背着乾糧步行巡檢線路,到如今開着汽車巡視,馬上我們開始視頻監控監視和利用無人機巡視,守護電網安全,我們改變的是工作方式,不變的仍然是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我們不默守陳規,改革創新,與時俱進,但是安全生產的理念萬古不變

[1]

作者簡介

劉循海,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重慶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