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地瓜子 | |
---|---|
圖片來源 | 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0428#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地瓜子 漢語拼音:Dì Guā Zǐ |
目錄
地瓜子
地瓜子,中藥名。為豆科植物豆薯Pachyrhizuserosus(Linn.)Urb.的種子。台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貴州、湖南、河北等地均有栽培。具有療癬解毒之功效。常用於疥癬,癰腫。[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地瓜子
拼音名:Dì Guā Zǐ
別名:地蘿蔔子(《貴州民間方藥集》)
出處
《中國藥植志》
來源
為豆科植物豆薯的種子。
化學成分
種子含毒魚和殺蟲成分。這類成分中有統稱為類魚藤酮的異黃酮衍生物魚藤酮、豆薯酮、12α-羥基豆薯酮、去甲氧基豆薯酮、12α-羥基去甲氧基豆薯酮、地瓜酮等,尚有苯基吡喃香豆精類化合物豆薯內酮及地瓜內酯。新收種子含水分8.11%,灰分4.32%,蛋白質39.50%,脂肪25.81%,碳水化物22.26%。
毒性
地瓜子,民間多用以殺蟲,但因誤食而中毒者亦曾有報道。3例小兒患者於食後2~8小時發病,均出現嘔吐、全身軟弱無力及神智昏迷,有的並伴見小便失禁,呼吸困難,體溫下降,或呈明顯休克狀態;1例成人患者除噁心嘔吐外,又訴口乾及四肢發麻。經對症治療及輸液搶救後,均恢復。但1例小兒神智清醒後仍說話不流利,不能獨立行走。
性味
《中國藥植圖鑑》:"有毒。"
功能主治
《貴州民間方藥集》:"治疥癬,癰腫。"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調敷。
注意
忌內服。[2]
摘錄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