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地槽是地殼上巨大狹長的或盆地狀的沉積很深厚的活動地帶,長達數百千米至數千千米,寬數十千米至數百千米。 地槽具有以下特徵:呈長條狀分布於大陸邊緣或二大陸之間,具有特徵性的沉積建造並組成地槽型建造序列,廣泛發育強烈的岩漿活動,構造變形強烈,區域變質作用發育等特徵。
簡介
由於地殼各個地區地殼運動性質不同,因而反映在地殼中構造變形、沉積作用、岩漿作用和變質作用亦有很大差異。通過對大量實際資料分析對比、綜合和歸納,地殼可以劃分為強烈活動的地槽和相對穩定的地台兩個大地構造單位。 地槽是地殼上巨大狹長的或盆地狀的沉積很深厚的活動地帶,長達數百千米至數千千米,寬數十千米至數百千米。
我國的褶皺帶分區
1.天山-興安海西褶皺帶,包括天山、大興安嶺地區。
2.祁連加里東褶皺帶,包括祁連山地區。
3.昆合一秦嶺海西褶皺帶,北鄰華北地台-塔里木地台,東南接揚子地台,與滇藏褶皺帶相鄰。主要部分為海西褶皺帶,其東南緣的南秦嶺為印支褶皺帶。
4.滇藏老阿爾卑斯褶皺帶,分布在龍門山和金沙江-紅河以西,崑崙山以南,雅魯藏布江以北地區。北部為印支褶皺帶,南部唐古拉山和岡底斯山主要為燕山褶皺帶。
5.喜馬拉雅褶皺帶位於雅魯藏布江以南,地槽的全面褶皺發生在晚始新世,最南緣為印度地台的北部邊緣。
6.華南加里東褶皺,帶位於揚子地台之南。
7.台灣新阿爾卑斯褶皺帶,位於台灣省。
性質
它具有兩種性質,早期主要表現為強烈凹陷,接受很厚的沉積物沉積,厚度可達幾千米至一兩萬米,並且常有火山活動,形成以基性甚至超基性的熔岩流和岩床等晚期經造山運動褶皺成山,還伴有強烈的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形成以中酸性為主的龐大岩基以及貫入圍岩中的岩脈等。地槽經過一系列地質活動以後轉變成相對穩定的褶皺山脈稱為褶皺帶,地槽是褶皺帶前身,而褶皺帶是地槽發展的結果,褶皺帶形成後仍不斷上升,地貌上表現出巍峨的山勢。[1]
特徵
地槽具有以下特徵: (1)呈長條狀分布於大陸邊緣或二大陸之間,寬可達上百千米,延伸可達上千千米。
(2)具有特徵性的沉積建造並組成地槽型建造序列,如硬砂岩建造、復理石建造、硅質-火山岩建造、磨拉石建造等,沉積厚度巨大。
(3)廣泛發育強烈的岩漿活動,有細碧-角斑質火山噴發,中、酸性岩漿淺成活動和玄武岩噴發等。
(4)構造變形強烈,普遍發育褶皺和逆沖斷層推覆構造等。
(5)區域變質作用發育。
(6)具有成礦專屬性,如與中、酸性侵入活動有關的銅、鐵、鎢、錫礦,與基性超基性岩有關的鉻、鎳礦等。
(7)地球物理場特點是具有呈現條帶狀分布的重、磁異常以及高熱流值的地熱分布。 [2]
發展階段
根據槽台論的基本觀點,地殼的發展和地表形態的演化,大致經歷了如下幾個主要發展階段: (1)太古代和元古代。地殼普遍處於不穩定的地槽狀態,造山運動比較頻繁。那時地表還沒有廣闊的大陸,到元古代中期,開始出現廣大的相對穩定地區,逐漸轉化為古陸台。如非洲陸台、南美陸台、澳大利亞陸台、印度陸台等組成的岡瓦那古陸,以及北方的俄羅斯陸台、西伯利亞陸台、中國東部陸台、北美陸台。它們被蒙古地槽、烏拉爾地槽、加里東地槽、阿巴拉契亞地槽和古地中海地槽所隔開。此外,還有科迪勒拉地槽、安第斯地槽、西太平洋地槽等。
(2)早古生代後期。加里東運動發生,這在加里東地槽、蒙古地槽北緣、阿巴拉契亞地槽北段等表現尤為強烈,使原來的滄茫海底,褶皺成山,陸地範圍擴大。
(3)二疊紀到三疊紀,海西運動掀起,許多地槽區先後褶皺隆起。中國的大部、歐洲中部、北美東部、非洲西北部、澳大利亞東部,以及亞歐之間的山脈都是海西運動的產物。這時亞歐大陸連成一體,陸地面積空前擴大。而岡瓦那古陸出現分裂趨勢,局部地區發生拗陷和下沉,海水侵入。
(4)從侏羅紀開始到白堊紀。太平洋運動(稱舊阿爾卑斯運動)使環太平洋地槽靠大陸部分的內帶發生強烈的褶皺,造成東亞大陸邊緣和美洲西部高大山系,陸地又向外擴展一步。與此同時,在一些相對穩定的陸台區,地殼又重新趨於活動,產生斷裂,大規模岩漿侵入和噴發,以及大幅度的拗陷。到中生代末,岡瓦那古陸徹底解體,南方各大陸及印度洋、南大西洋已基本形成。
(5)新生代。這是最終形成現代地表形態的一個發展階段,通過第三紀中期開始的新阿爾卑斯運動(也稱喜馬拉雅運動),古地中海地槽發生強烈褶皺,形成了橫貫東西的、年輕高大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環太平洋地槽的外帶也相繼褶皺上升,形成東亞島弧山脈和美洲西岸山脈。新阿爾卑斯運動的影響還擴及大陸的其它地區,如中亞、西歐等古生代褶皺帶又被抬升和斷裂,東非大裂谷繼續擴大,並有大規模玄武岩噴發活動,等等。
參考資料
- ↑ 衛生間做水管、挖地槽位置 搜狐
- ↑ 13清單算量實例講解:挖地槽清單工程量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