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下室手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地下室手記》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長篇小說。該書由主角地下室人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地下室人是名年約四十歲左右的退休公務員,他的內心充滿了病態的自卑,但又常剖析自己。全書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地下室人的長篇獨白,內容探討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歷史的非理性等哲學議題。第二部分是地下室人追溯自己的一段往事,以及他與一名妓女麗莎相識的經過。

《地下室手記》不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也預視了他後來5本重要的長篇小說:《罪與罰》、《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馬佐夫兄弟》。該書也被認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過程中的一個轉折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紀德認為:"這部小說是他寫作生涯的頂峰,是他的扛鼎之作,或者,如果你們願意,可以說是打開他思想的鑰匙。"

作者簡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

(1821-1881)

俄國作家,與托爾斯泰、屠格涅夫並稱為俄羅斯文學"三巨頭"

他洞悉人類靈魂的奧秘,對人類心理活動有深刻的描繪

作品翻譯超過170 種語言

其文學風格對 20 世紀的世界文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啟發了卡夫卡、加繆、福克納等作家

代表作有《窮人》《白夜》《地下室手記》《罪與罰》《白痴》《卡拉馬佐夫兄弟》等

曾思藝

1962年生於湖南

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翻譯家,中國外國文學教學研究會理事

主要譯作有《俄羅斯抒情詩選》《尼基塔的童年》

《自然·愛情·人生·藝術--費特抒情詩選》等

原文摘錄

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也無論他是誰,都喜歡做他願意做的事,而根本不喜歡像理性與利益命令他做的那樣去做事;他願意做的事也可能違背他的個人利益,而有時候還肯定違背。純粹屬於他自己的隨心所欲的願望,純粹屬於他自己的哪怕最刁鑽古怪的恣意妄為,有時被刺激得甚至近乎瘋狂的他自己的幻想——這就是那個被忽略了的最有利的利益,也就是那個無法歸入任何一類,一切體系和理論經常因它而灰飛煙滅去見鬼去的最有利的利益。所以這些賢哲們有什麼根據說,每個人需要樹立某種正常的,某種品德高尚的願望呢?他們憑什麼認定每個人必須樹立某種合乎理性的、對自己有利的願望呢?一個人需要的僅僅是他獨立的願望,不管達到這獨立需要花費多大代價,也不管這獨立會把他帶向何方。 這樂趣正是出於對自己墮落的十分明確的意識:是由於你自己也感到你走到了最後一堵牆;這很惡劣,但是舍此又別無他途;你已經沒有了出路,你也永遠成不了另一種人;即使還剩下點時間和剩下點信心可以改造成另一種人,大概你自己也不願意去改造:即使願意,大概也一事無成,因為實際上,說不定也改造不了任何東西。

書評

擱在當下的環境裡來說,我覺得這本書極其準確的描述了抑鬱者或者有抑鬱傾向的一類人的心理,他們思維高度發達,擅于思辨,擅於推理,精神世界異常豐富和活躍,但與外界的關係很緊張,一點刺激皆會引起其心理上的連鎖反應,進而精神緊張,行動遲緩,詞不達意。換句話說,他們太自我,這種自我並非「強者」的那種非常堅定的自我意識,而是虛幻的被蒙蔽的自我,他們一心在乎的並不是「我」,而是「社會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這反而是缺乏自我意識很容易迎合他人的表現。

以前的我簡直跟這書中的人物沒什麼兩樣,走在路上別人不經意的一個不太友好的眼神就能讓我鬱悶好久,所有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壓抑不堪,總覺得別人看低我,或者忽視我,但我不應該被忽視啊——我飽讀詩書,思想深刻,對任何問題都有一番見解——我應該是主角才對,但事實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要在與人打交道的場合,我經常性的便以受害者的心態出現,覺得自己被輕慢了,或者被惡意對待了,我的反抗就是在心裡吶喊,你們這些傻逼,為什麼不對我好一點,然後越想越氣,直到把自己氣得情緒失控,覺得世界都在與我為敵——跟神經病沒什麼兩樣。

其實,誰在乎啊?別人都很忙好不好,即使別人不忙,看到你那副縮手縮腳驚懼不安猥瑣無能的樣子,本來正常的交道也懶得和你打,有時礙於情面,不得不搭理你的時候,當然會不耐煩,誰會想跟一個神經兮兮的人打交道呢。

你覺得別人是因為窮瞧不起你,或者因為相貌醜陋瞧不起你,其實都不是,最讓人瞧不起的是畏首畏尾,跟你講半天都找不到焦點,一味沉浸在自我世界裡只關注「這件事別人會怎麼看我」的人。跟你做朋友,你只對自己的事情和情緒感興趣,跟你做同事,半句重話都說不得你,久而久之,誰還跟你玩兒啊,太掃興了。

臧仲倫的翻譯實在太妙。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