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圭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圭臬

來自網絡的圖片

圭臬是漢語詞彙,拼音是guī niè,意思有三:

一: 指土圭和水臬,古代測日影、正四時和測度土地的儀器;

二: 比喻標準、準則和法度,可以據此作出決定或判斷的根據;

三: 比喻把某些言論或事當成自己的準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圭臬

外文名稱; criterion;standard

讀音; guī niè

成語; 奉為圭臬

釋義

土圭和水臬。古代測日影、正四時和測度土地的儀器。

比喻標準、準則和法度;可以據此作出決定或判斷的根據。

比喻把某些言論或事當成自己的準則。

出處

唐 杜甫《八哀詩·故著作郎貶台州司戶滎陽鄭公虔》:"圭臬星經奧,蟲篆丹青廣。"明 黃佐《乾清宮賦》:"揆日晷,驗星文,陳圭臬,絜廣輪。"

清 錢泳《履園叢話·耆舊·西莊光祿》:"世之言學者,以先生為圭臬雲。"朱春雨《關於軍事題材創作的一封信》;"有好的文學理論工作,勢必導致創作上的強烈的追求氣氛,圭臬不凡,效尤不俗。"

黃佐《乾清宮賦》:"揆日晷,驗星文,陳圭臬,挈於輪。"清·錢大昕《六書音韻表序》:"此書出,將使海內說經之家奉為圭皋,而因文字音聲以求訓詁古義之興有日矣,詎獨以存古音布局哉。"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惜邪說蟠互胸中……所言未能純粹,則學者仍未可奉為圭臬也。"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指十分信奉。[1]

參考文獻

  1. 圭臬,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