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在飄雪的季節來看你(梁冬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在飄雪的季節來看你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在飄雪的季節來看你》中國當代作家梁冬梅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在飄雪的季節來看你

坐在急馳的列車裡望着窗外,灰色的樹木,皚皚白雪,縱橫交錯的方田。冬姑娘在一張巨幅的大白紙上隨意塗抹着,畫出一張美麗的素描畫。晨霧籠罩的大地,村莊房屋漸漸露出了輪廓,朦朦朧朧令人陶醉,我喜歡冬的潔白而靜美,同學早早在車站等我們。

帶着重逢的喜悅,前往龍潭山。龍潭山位於城市東部,松花江東岸,因山上有龍潭古池而得名。龍潭山遺址公園大門,灰白色的,設計是採用漢晉望樓的形式,很有古風。

一進大門,就見廣場上人們有的在閒聊;有的在抽着冰猴;有的在散步;有的在領着小孩玩耍。有幾位大姐正在弄彩色條幅要組織活動。

一塊石頭上寫着桃園三結義。幾棵樹高高地站在一起。桃園三結義柏樹,使你不禁想起三國演義里的一些故事。

再往前走,有巨幅石雕。碑文有些看不清,記錄着吉林的歷史。一個石雕一個故事,穿越時空,讓人在歷史的長河中遊蕩。

前面兩個紅色的柱子上橫着一隻巨大的寶劍,劍尾是兩隻小鳥回頭。我問:「這劍是啥意思呢?」同學也不知。我想應是一劍定乾坤。後得知這劍叫「回頭雙首鳥」雙劍。仿漢夫余時期的出土文物。「我欲揮之東海上,劈風斬浪縛長鯨。」

廣場內側還有一個「清高宗乾隆皇帝登祭碑」,小孩兒在那兒玩耍。乾隆詩碑紅色的,似竹簡。石碑上,刻着乾隆皇帝的詩《哈什山》,哈什山就是現在的龍潭山。我正看着詩文,就聽到一個老人在唱「大姑娘十呀十八九,小伙子二十剛呀剛出頭,如錦似玉的好年華……」歌聲很有韻味兒,聽起來好熟,又想不起叫啥歌名了。歌聲把我們吸引過來了,我問:「大爺您唱的這歌叫啥名?」大爺說:「歌名叫《要問我們想什麼?》,這是一個電視劇的主題曲,《你在想什麼?》」。大爺又和同學談起了中國夢,改革開放的年代年輕人應該幹什麼?

刻着「海東青」三字的石頭上,一隻海東青站立着欲展翅飛翔。希望自己也是一隻雄鷹在廣闊的天空飛翔。 海東青是古肅慎(古東北)最高圖騰。有「萬鷹之神」,「神的使者」,「最接近神的存在」,「神選中的子民」等含義。這裡的神指的是,肅慎文化的最高神,天神之母阿布卡赫赫。在神話中海東青是一個渾身燃燒着巨大光、火和熱,揮舞着巨大翅膀永不停歇,永遠怒翅飛翔的鷹神形象。根據《山海經》記載,很有可能是肅慎地大荒之中的九鳳,後世海東青形象漸小,是海冬青世俗化的結果。今天我們看到的海東青,是滿族人民用於狩獵的獵鷹。中文標準名稱矛隼。海東青是正義光明無私的一位神。也代表着吉林人民的勇敢無私光明正義。

我們又往前走了上了台階,又是一巨幅石雕畫。是乾隆東巡吉林時的畫面,栩栩如生。仿佛看到了那個隆重的場面,在這照了幾張相,跟歷史合個影。

一個路口,門形的橫樑上寫着「御道」。旁邊石碑上有御道的簡介。「清乾隆十九年高宗乾隆皇帝登臨尼什哈山(今龍潭山)見山高陡峭,綠樹濃蔭,並在此停騎下馬,小憩之後,乾隆皇帝率皇子及百官步行登山,以示對龍潭及太祖努爾哈赤避難神樹的崇敬。」 我們幾個調侃着說:「咱也走走御道,沾點靈氣!升官發財!」踏上石階,走上御道。我們走上了盤山道,有幾個人沒走盤山道,直接爬山,我也想爬山心裡痒痒的。繞過彎道,爬山過來的那幾位竟走在我們前面了,爬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今天天不冷,風兒輕撫着我們的臉,偶爾見到樹林中有幾隻鳥在飛翔,鳥兒給山林帶來了靈動。我的心兒也會跟着它飛揚。

路邊前面有兩個人在聚精會神地照相,我也湊過去一看。哇!紅果,千里冰封的樹林,高高的樹上碩果纍纍。白雪映襯下顯得那麼耀眼,似一顆顆紅寶石掛在樹上,頓時給大山帶來了美麗的色彩。我高興地喊:「快來看,這有紅果。」同學都過來看,都說真漂亮。藍天、白雪、樹木、紅果、蒼茫的大地,組成一副美麗的畫卷。

我特意在雪地走着,我喜歡聽雪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就像雪兒在彈奏樂曲,令人心兒顫。往山下望,我就象站在樹尖上,有的樹上還掛着枯黃樹葉,似凍僵了的蝴蝶。

覆蓋着白雪的台階,有成串的紅果還有單個的,還有被踩碎的果,有紅色的果汁印在雪地上。紅果的心被碾碎了,心在滴血。我仿佛聽到了紅果的哭泣聲,真令人有些傷感。紅果若是不落在台階上,它的命運就不會如此。「零落春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遠遠看到在白雪地上一個紅色的亭子是那麼耀眼。我們幾個在這照張相,正好一輪紅日,爬上了山崗露出了笑臉,發着刺眼的光芒。一會兒又藏了起來,一會兒又出來,好像在跟我們捉迷藏。紅日、白雪、紅亭、高山、樹木,組成一副美麗的畫卷,令人如痴如夢。「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透過樹木縫隙隱約看到粉紅色的霧,很吸引人,我們爬了上來。往下望,「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很愜意!一個大樹上面繫着紅布是人們祈福用的。我跟同學在這照了合影,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寓意的地方。它會帶給我們吉祥快樂!

在山上我拍到高高的樹上有綠色的鳥窩兒。我下來時高興地說:「你們快看,猜,我拍到了什麼,看綠色鳥窩。」同學高興地說:「真的是綠色鳥窩,奇怪呀,這鳥窩的樹枝咋這麼綠呢?」我仔細看鳥窩,還有樹根,似一個小樹長在枯樹枝上,是別的樹的種子,在這發芽了嗎?

我們站在路上見 一座牌坊,寫着,「挹婁澤洽」。龍潭山又稱作尼什哈(滿語的意為,「小魚」山。)這個牌坊,曾懸有1891年(清光緒17年),清德宗皇帝御書,「挹婁澤洽」匾額。現在掛的是仿寫的,小心翼翼地走下台階。

龍潭位于山的西北最低洼處,由石砌成階路送你到潭邊。龍潭是一處由泉水形成的潭,俗稱「水牢」,潭呈長方形,是1500多年前高句麗北疆古城堡的貯水池。離水牢近250米,有一圓形石砌的深坑,俗稱旱牢,是高句麗時期古城儲存軍需物資的地窖。 龍潭四周,以花崗石條壘砌成長方形東西長52.8米,南北25.7米,水深約10米水深而碧,無漲無落,終年不涸。 石碑刻着紅色「龍潭印月」四個字,碑旁有一棵大柳樹,柳枝垂下來,似一個守護神。潭四周用大理石柱子與鐵鎖鏈圍成。山上有很多樹,樹林中有台階通往山上,曲徑通幽。遠望灰色、紅色、灰黃色的樹、雪白潭面組成一幅美麗的畫,似不小心多點了紅色的墨。你想象若是在夏日,月亮倒印潭中該是多麼迷人。 龍潭白雪覆蓋着潭面,似一個用白紗遮臉,穿着白色紗裙的新娘。雪地里落着幾片樹葉,似撒在新娘身上的禮花。明年春天,掀開它的蓋頭,將給人以美麗和驚喜。 龍潭總是充滿着神秘的色彩。

旁邊的石碑上刻着它的歷史,龍潭在龍潭山頂之低洼處,水清樹碧,故而乾隆皇帝讚譽其「天池」,遊覽龍潭山時曾寫下「天池澄澈萬山巔」之詩句給人們留下許多神秘,民間風傳,其中曾囚有孽龍,被鐵鏈鎖在。潭畔大樹之上……龍潭印月是自清以來,就是吉林省老八景之一。「龍潭印月」指的是滿月投映在水中的幽美景色。

有資料揭開龍潭神秘的色彩。 龍潭山水牢形成於1500年,1600年前是生活在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修建。當時中原地區是晉朝,東北地區尚末得到大規模開發。當時這裡的少數民族喜歡使用巨石來建造宮殿等建築。現在公園裡留有的旱牢,山城遺址也都是由巨石堆砌。 水牢的學位非常穩定,無論旱澇,這裡總是維持在差不多的高度,這跟水牢的地勢構造有關。 水牢雖然在山上,但是深約十米附近地勢較高,且樹木眾多。土中的水可以滲透其中,所以大旱之年水位也能保持較高水準,另外,在北側堤壩附近有一個泄水洞,雨季到來的時候,積水可以排出。 水牢名字中有個「牢」是否真的是囚禁犯人的監牢呢?「當時這裡的人平時在山下農耕為生,戰時則全族上山。他們用旱牢來囤積糧草,水牢來儲存飲水去。當時的松花江河道並不靠近龍潭山,所以軍隊戰馬居民在戰時都靠水牢供應水源。民間風傳水牢用以困人,此事沒有任何文件資料記載的。 50年代90年代重修,水都沒抽乾,這次抽了8天8夜,水抽乾了,潭底只有魚,而且只是鯽魚,最大隻二兩多。 「重新修水牢,除了將坍塌的堤壩砌好外,還將在岸邊甬道設立鑽孔壓漿樁。」這些樁其實是水泥柱,深度達到地下七米多,每隔六百毫米打一個,打兩排。水泥柱用鋼筋連接就跟蓋房子打地基差不多原理,另外護坡處也會打兩排這種柱子。水泥柱的用途主要是防止山土移位及雨雪水沖刷 。至此解開水牢不溢不涸之謎。

來到 龍鳳寺, 門口有棵大樹,據說也是一棵神樹。我與同學亞賢拜了拜媽祖的像,亞賢離開。我繼續前行來到觀音殿,觀音店匾額上寫着「福佑大東。」 清乾隆時建的觀音堂、龍王廟、關帝廟,統稱龍鳳寺。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八月初九,清高宗皇帝愛新覺羅弘曆,東巡吉林時,曾遊覽了龍鳳寺,龍潭。並在觀音堂正殿書寫了「福佑大東」牌匾,並封一棵二十多米高,挺直無曲的黃婆羅樹為神樹,此後每年春秋兩季駐吉林的文武百官,在吉林將軍率領下都要到龍潭山祭祀「龍潭」與「神樹」。民國年間,神樹萎殘凋謝了。 我很虔誠地在觀音堂、龍王廟、關帝廟拜了拜,祈禱保佑我們平安快樂!心想事成!

匆忙走下去,下來時北京同學的朋友要來看他,我們只好往回走了。沒能登上南天門,還是很遺憾的。前面的樹林間一抬頭我又見到樹上有好幾個綠色的鳥窩,上面好像有紅色的小果。我高興地說:「快看呀,那鳥窩上怎麼還有紅色的小果呢?」亞賢說:「他們也看到了,總看到,鯤鵬一琢磨是掛在樹上的燈,晚上在下面看的是個龍的形狀。夜晚遠觀龍潭山,山就像一條閃着金光的巨龍騰空而起,令整個龍潭山帶着神秘而迷人的色彩,令人遐想。

在一片平整的雪地上,有幾隻馬的塑像,有的低頭吃草,有的在回頭嘶叫,有的奮蹄疾奔,有個人騎在馬上。此景把你的思緒拉得好長。「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一棵粗壯的大樹,斜長着。似一個累彎腰的老人,經歷了多少風霜雪雨,油然升起深深的敬意!林海雪原中,有的樹上還落着積雪,雪兒緊抓着樹枝撒着嬌,風兒奈我何?「不見柳樹春,徒見桂枝白。」令你心旌蕩漾。在這兒照了許多像,把快樂定格在那一刻!

我穿着過膝的長靴,決定往山上爬,體驗爬雪山的感覺。同學關切地說:「一定要小心」。有些滑,地上的雪松鬆軟軟,索性坐在雪地上撫摸着雪地的臉,愛的暖流在心中涌動。雪弄了我一身,站起來時我的靴子裡面有許多的雪,細碎的雪面似小小的銀星星,不忍心將它抖落。我開心地笑着。那一刻,你可以忘掉世間的一切煩惱,你眼裡的一切都是那麼純淨而美麗。雪無私素潔高雅,淨化人們的心靈。我站在雪地里抱着大樹,讓他們給我搶個影。繼國說:「冬梅抱着大樹,好像要把樹連根拔起似的。」逗得我們哈哈笑。笑聲藏進了雪地里的腳窩,雪花也偷偷地笑着。

龍潭山山城是高句麗時期的古城,龍潭山城早已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吉林省名勝風景區,龍潭山就是因龍潭山城和城中龍潭的傳說而得名的。「神樹庇佑清太祖,乾隆御口封神樹」等美談。 高句麗城,城牆憑藉山勢沿山脊,夯土碎石築成,城牆最高處十米,最矮處一米,城垣上寬寬一隻兩米,基寬十米左右,周長二千三百九十六米,山城正南和正北各有一門,東西高處有望台。

龍潭山山城是高句麗時期的,是高句麗文化典型的山城遺址。其中高句麗文化依山建城的習慣,與山城同時代的望台蓄水池(水牢),山中出土的紅陶繩紋瓦等。既有西團山的文化堆積,也有夫余族的文化堆積,還用高句麗文化的堆積。

高局麗族起源自夫余族,是發源於我國東北境內的少數民族,後分散於四方。事實證明高句麗文化是我國東北少數民族文化的一支。我們追溯歷史,西團山夫余文物出土於地下,高局麗古山城遺址就在山上。

望着眼前的殘牆斷垣,令人不禁感慨萬千。追溯歷史,金戈鐵馬,物是人非。「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歲月的滄桑,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現在又有幾人能記得?不變的只有龍潭山。龍潭山會亘古永存,與日月同輝!

下山時見幾個遊人在那兒看,我也過去看,原來是在看斷嶺的碑文。 「斷嶺」上山道路所通過之處,當年並非龍潭山城之城們,據《永吉縣誌》記載,清代民間風傳,龍潭山城遺存沿山崗逶迤起伏,蜿蜒若龍。帝王風水之兆,此風傳至京師清廷,勝清欽天監奏予皇帝,請將山城之龍脈從中截斷。帝王之兆豈能容之,清帝乃吉林將軍派滿洲八旗兵將古城牆從中截斷,以除改朝換代之厄。此古城中斷之處,人們俗稱「斷嶺」

山道人多了,有上山有下山的,遠遠望見紅色的牌樓,牌樓寫着「雨暘時若」。暘,太陽出來了。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下山容易上山難,路有些滑,同學幾次險些滑倒。龍潭山留着我深淺不一的腳印,象我走過的人生路一樣。龍潭山之行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個小插曲,它將永遠印在我的記憶膠片上。

兩個大人領着小女孩兒拉着滑雪車,我對小女孩兒說「給你拍了個照」。小女孩奶奶說「快讓奶奶給照張相吧」。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稱自己奶奶,真有些小高興,感嘆歲月的無情,也許到了該當奶奶的年齡了。女孩高興地讓我照一張像,露着甜甜的笑容,快樂感染着我,多麼天真可愛的孩子,仿佛自己的心也變得很年輕了。

我拍江城晚報讀者林石碑時一縷陽光照射過來,雖然冬日陽光有些清冷,但是心裡還是暖暖的。 樹林中的蒼松翠柏,給人以向上的力量。「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小的松樹就像一棵棵聖誕樹,聖誕老人送你的一份禮物,帶給你快樂和幸福。門口的樹林間還有一些健身器材,讓你時刻不忘強身健體,一路說笑着來到了大門口。

在龍潭山門口照了張合影,龍潭山有太多的歷史故事,蘊含着厚重的歷史文化,這是一個很好的旅遊觀賞地,它可增加見識,開闊視野,促進友誼,願友誼之樹常青!龍潭山,我會再來看你![1]

作者簡介

梁冬梅,女,筆名海闊天空。《西南作家》雜誌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