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在荒蕪里尋找書聲(洪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在荒蕪里尋找書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在荒蕪里尋找書聲》中國當代作家洪忠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在荒蕪里尋找書聲

一直覺得,無論忙於什麼樣的事務,書籍於己永遠都是最慰貼的存在。當前,在追逐所謂奮鬥目標的疲憊下,我們的心靈與精神愈變得粗糙模糊,至此想到一個小說的開頭:「我的過去,一片朦朧......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館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過是一個模糊的影子而已......」其實人很多時候隨波逐流,我們很現實其實也困頓,因為雙腳在奔波雙手在勞作,而我們的心哪兒去了呢?我們從未滿足當前的衣食無憂,我們想追尋一種內心的歡悅。我們會在內心深處挖個洞,並時刻準備俯身於此,洞悉人性與生命的真諦,探尋她的幽密與闊大。

所以,當感覺靈魂的世界裡荒蕪時,書聲是最好的追尋。

所以,帶着空白讀張煒。忽然間就那麼深深地被他的散文震撼吸引了,這種感覺很難表達,如果勉強說出心中感受:以前自以為是的文字相比而言都是沒有火焰、沒有清泉的。你想,一個沒有水與火的世界,將是多麼荒蕪。於是在荒蕪里閱讀一個人和一個人的文字,處處感受到生命的泉流和心底燃燒的火焰,時時被浸染,時時被燃燒。可猛然間醒來後,又覺得他那麼平靜地敘述,敘述他對生命萬物的切膚之感,切指之痛。隨痛而痛,隨傷而傷,隨其攀登高山,隨其跋涉泥沼,隨其遁入「桃花源」……我想繼續讀下去,我會收穫很多屬於他但也屬於自然人的生命體驗,這份體驗讓你感到生命的靈光與飽滿、孤絕與幽暗,讓你在內心升騰起一種對生命純淨的敬畏和愛。遺憾的是,我如此忠誠的讀者,卻為什麼遲來了?被雲霧遮蔽了雙眼嗎?被塵埃封鎖了心靈嗎?被蒺藜困住了雙腳嗎?但慶幸的是,終於趕上了與之相對相望的那個時刻。作家的神力是無窮的,每一個讀者望着他的文字,如同望着他坦露着心靈站在面前是一樣的。他的喜怒哀樂就在你與他文字的對視中,他生命的張力和心靈的指向就在你的極目之處,雖遙不可及,卻又觸手可摸。輕觸之間,一片繁花!

所以,帶着陌生讀虹影。才知道,世界的痛,可以這樣解讀,用竭盡所能的漢字將記憶肢解、合攏,混攪着當前的認知與痛感,再肢解再合攏。《飢餓的女兒》在我看來,就是如此篇章,無時無刻不在的痛將你身心吸引,在忽明忽暗的時光過道里,欣賞一位當前享譽世界文壇的女作家,她成長的土壤、她蹣跚過的足跡,還有那位母親——長江南岸的女人,苦難堅韌的一生,是如何在一位女兒心中終究有了一個豐滿的位置。在《聖經》里,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個肋骨,女人依附於男人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有生存的機能。而在虹影《飢餓的女兒》和續篇《好女兒花》里,這根肋骨不僅無比堅硬,而且柔韌,她不再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男人和兒女都成了她的肋骨,牽一髮而動全身,她沉默、冷酷,有時偏執、無情,可撥開歲月迷霧,從虹影的文字里看到了「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意境。在滔天巨浪里,母親,如母親般的女人,就是那隻迎風劈斬的小船,船上載着她的肋骨,她隨風飄搖,但不能傾翻,堅持搖向希望的彼岸。結尾處虹影如此說:「我終於把這本書寫完了,我想告訴我的女兒,我是怎樣的一個人,她的外婆是個怎樣的人,我們大家是怎樣過來的,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是怎樣的,我們所有人的生活是怎樣的,她現在不一定懂,但她有一天會懂,當她成為母親的時候她肯定懂。」虹影文字的特色是,簡潔的不能再短的短語如同一把刻刀,刀刀深入人性和生命的隱秘處,放出血,解出毒。她為自己解毒,也為每個人解毒。在生命的旅程中,誰沒有內心的痛楚和懦弱,或者是無知,或者是淤積的愛恨。她用文字來釋然了:「只有寫完這本書,才不會繼續迷失自己,並找到答案」。而我們,用什麼來釋然內心淤積的泥沼呢?

所以,帶着疑問讀龍應台。不是因為她犀利的筆鋒切中時空要害的痛快,不是因為她敏銳的思維如電束般澄亮人性的清澈。而是「我的手指在尋找答案,誰能告訴我做『母親』和做『個人』之間怎麼平衡?」這樣深情而又本然的拷問。帶着對一位擔當文化責任又是一位母親的人的好奇和審視,讀《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這是動物自古至今的世界裡唯一毋庸置疑的相似,母親的情感,龍應台無一例外。但她或許也是位與眾不同的母親,因為:「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沒有它空曠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這是矛盾的,是糾結的,是掙扎的。但它終就是協和的。她說:「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麼呢?」於是,從母親的角度讀龍應台的「喜悅和痛苦」,你會更深深地感到,「生養」的功績,大過她一切文化責任的承擔。如何去描述她心中的纖細和柔情,唯有她自己的心語可能力量更為豐沛:「腳踏車經過一片花開滿地的平野,將車往草地上一倒,就坐下來。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樣的幼小卻只有一次。」「我的母親也曾經坐在草地上遠遠地看着我爬行吧?生命的來處和去處,我突然明白了,不透過書本和思考,透過那正在爬的孩子。」而又因為她有不同於一般母親的睿智和思想,她又是不同的:「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她不要自己「深愛彼此卻互不相識,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於是有了《親愛的安德烈》,極盡智慧與心思搭建了一座無形卻又無比堅固的橋樑。在這座橋樑上,他們對望,他們觸摸,他們理性而又感性,直至生命的拷問。這不是哪一位母親都能與他十八歲的兒子可以做到的,這種獨特方式的過程中所散發出的氣息,卻讓很多母親和兒子內心深深觸動、深深反思。

於是,想,荒蕪了,便去讀書,在一個不同於自己的世界裡感受生命的悅動,聽花開看雨落,觸摸愛!有時,還會莫名想到蘇軾的那首詩「吾有一張琴,五條絲弦藏在腹,有時將來馬上彈,盡出天下無聲曲」。

[1]

作者簡介

洪忠佩:江西婺源人,魯迅文學院結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