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在突尼斯(多多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在突尼斯》是詩人多多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沙漠既完全走了樣,必是風

遇到了直角,既有諾言要相守

學到的必是比失去的少

能通過沙漏漏掉的就更少

但正是多出來的那種東西

進入了後來的那種天氣

在越是均勻地分配風沙的地點

看上去,就越來越像一座城市


那非思而不可言說的,非造出

而不可籠罩的一種命運,就像

從老城的每一側都能走進一家鞋店

在這裡就是在那裡,在哪裡

都是在到處,在菲尼基人的原駐地

夾着整張牛皮人的張望

也被討錢的掌遮沒了


那就是從門縫下邊倒出的污水

讓嗅味兒變得尖銳時

發出的存在的信號:如果

有人來此只是為了帶走陽光

能被帶走的肯定是一種懷念

尤其是掮客對着錫灰色的天空

裝好假眼的那一刻,總會有人

比賭馬人還要緊張地瞄準:

從蒙面女人眼神中射出的恨

亦集中了她全身的美,好象

既彎曲了思,又屈從于思……

作者簡介

多多(粟世征,1951年-),是朦朧詩派代表詩人之一,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現代詩歌的探索者之一,被公認為當代中國最優秀的抒情詩人,曾獲得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等重要文學獎項,其代表作有《瑪格麗和我的旅行》《手藝》《致太陽》等。[1]

1951年生於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隊,後來調到《農民日報》工作。1972年開始寫詩,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6年獲得北京大學文化節詩歌獎,2000年曾獲首屆安高詩歌獎,2004年回國後被聘為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2010年獲得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2010年被邀請到中國人民大學做駐校詩人。[2]

多多是一個真正的漢語詩人。他的詩歌以精湛的技藝、明晰的洞察力、義無反顧的寫作勇氣,近乎完美地承續了漢語在當代中國的艱難使命。[3]

他將自己對世界和生命的溫情理解,融於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句子的細緻雕刻,並在每一首詩歌的內部構造上,力圖實現他孤寂而堅定的美學抱負。他對漢語尊嚴的忠誠守護,使他的詩歌很早就形成了顯著的個性和風格:意象簡潔,節奏明快,語言準確、銳利而富有張力,對心靈細節有深切的敏感和痛苦的體認,對人類的精神困境有明確的藝術承擔。[4]

他發表的一系列詩作,以及他本人在母語國家的重新出場,照亮了那些美好而令人激動的文學記憶,同時也見證了漢語詩歌永不衰竭的豐富可能性。[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