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在機關(4)(劉文華)

​​​​​​​​​在機關(4)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在機關(4)》中國當代作家劉文華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在機關(4)

在機關,經常反對形式主義。反來反去,形式主義還是難以銷聲匿跡。反個形式主義就那麼難嗎?是的。為什麼?因為反形式主義本身就是形式主義,有時卻把不是形式主義的東西當做形式主義反了。

我在機關時,清退超標辦公用房一度轟轟烈烈。

什麼級別,多少面積,規定清清楚楚。總不能不問級別高低,都把辦公室搞得像皇宮那樣吧?道理很對,大家都懂。超標面積要騰退,順理成章,大家舉雙手贊成。辦公用房畢竟辦公所用,只要走得進,坐得下,轉開身,大點小點無關緊要。不同於調資晉級,多或少直接影響收入,觸及個人利益。

思想高度統一,騰退阻力不大,實際效果卻參差不齊。

有的單位壓根就沒有真騰退,或者,很難真騰退。不是這些單位的人不好或工作不力,也不是這些單位的人貪大求洋,多占多用,而是騰退不具備可操作性。一個單位,一幢小樓或大樓,人還是那麼多,面積還是那麼多,騰退來騰退去,平均面積不變,一邊騰退一邊浪費。勉強騰退幾間,一不能賣,二不能租,只能空着和閒置。更何況騰退動作那麼大,也沒有發現哪個單位真騰出什麼來。

有的單位,為了騰退達標,通過檢查,不得不削足適履,把大辦公室人為改造成小辦公室,多出來的面積改造成會客室、會議室、閱覽室甚至個人衛生間,不僅實際專用面積未減,還增加了改造裝修支出。也有的單位,捨不得花改造錢,就在超標辦公室多放一張桌椅和一台電腦,給檢查者以兩人合署辦公的假象,實際上還是一個人辦公。實際辦公面積仍然未減,還額外增加桌椅電腦開銷。

辦公用房超標,不能單用騰退解決,也必須從源頭和制度抓起。設計和建設的時候,就要統一標準,最好制定國標、省標。各單位按級報批,對號入座,嚴格執行,不准超標。如果建的時候超標,一旦建成,以大改小,騰來騰去,名義上不超標了,實際上還是超標。這就是形式主義了。

機關辦公用房集約化,公司企業的做法值得借鑑。

我到上海辦案或出庭,發現很多跨國公司,世界500強,雖然財大氣粗,但辦公用房一點也不奢侈,租用寫字樓,多少員工,租多少間,精打細算,一間也不會多租。有一次,我和他們的財務總監聊天,他說:從財務成本角度分析,辦公設施不同於原材料和技術,屬於無效投入,必須減到極致。有的大公司,把辦公區搞得像鴿子洞,總裁、副總、中層及以下人員都一起辦公,玻璃方格隔開,相互監督約束,工作一目了然。現在,機關的辦事大廳也照此改造,既解決辦公用房超標問題,也合併精簡了辦事流程,群眾辦事倍感方便。辦事大廳已先行一步,辦公區域為什麼不可以效法?

機關集中招標採購,一度也成為反形式主義的靶子。在機關,很多十分好的舉措,走着走着,就變樣了。有人議論說,聯想電腦,集中招標的買價比市場價高50%還多,而且,申請單發出,遲遲不見貨到,天天催、盯、等,望眼欲穿,耽誤工作。集中招標,相當於團購和批量採購,肯定比單獨採購價格低,這是常識,沒有學過經濟學的人也懂。

道聽途說不足為憑,當時正好有一批集中採購的電腦到位,打聽一下價格,果然比市價高出很多。問了原委,也沒有得到有說服力的解釋。大致意思是,電腦配置高,來路正,都是正版軟件,還有招標成本等等。查看了一下電腦的規格和配置,沒有發現有什麼兩樣。

我的一位朋友也經營電腦,我問他招標採購的電腦為什麼比市價貴。他苦笑,但不說,一副諱莫如深的樣子。我問,是不是回扣或抽成?他始終不說。有一次聚餐,我們又談到這個問題。他乘着酒興,反問我,只要是招標採購,哪一樣不比市價貴?藥品招標,工程招標,看上去轟轟烈烈,公平公正,招標背後的文章才是真相。我似懂非懂。

我剛進機關時,單純幼稚,不懂形式主義那一套,直到退休,還是沒有完全搞懂。當時,正在批評形象工程,特別是樓堂館所。新來一位縣長,上面派來的,雖是小青年,三十出頭,但一看上去就感到,見過大世面,穿着做派,非同一般,做事也膽大有魄力。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項重大決策就是改造縣城舊貌,招引八方客商。從哪裡改造起?建樓堂館所,改造政府招待所。政府招待所原來都是矮舊小平房,條件設施簡陋,客商來了沒法入住。這就十分矛盾。建吧,上面和群眾認為,搞形象工程,勞民傷財;不建,老舊土氣的縣城,何時才能煥然一新?

新縣長還是力排眾議,建設新賓館。此舉公布,輿論譁然。我們辦公室的幾位,有老有小,七嘴八舌。我們的老股長,四十出頭,跟群眾觀點一致,說新縣長還是毛頭小伙,做事莽撞不靠譜。我剛來,涉世不深,也不知頭高頭低,不敢亂髮言。其他兩位比我資深的小青年,敢講敢說,都夸新縣長有思想,有魄力。

兩位小青年說:歷史上,長城、大運河故宮明城牆都是形象工程,都是頂着罵名才搞起來的。如果封建皇帝都怕挨罵,小手小腳,哪有那麼多歷史人文景觀供後人觀賞。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形象工程,標誌性工程,精品工程,搞一樣像一樣的工程,才是真正有深遠意義的工程。歷史上最荒唐、最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莫過於秦始皇的兵馬俑。現在,兵馬俑帶來的旅遊收入無與倫比。如果計算投資回報率,世界上沒有哪個項目,哪個工程,能與兵馬俑相比。

有一次,我去西安,想親身驗證一下我同事的那些荒誕不經的言論。我乘出租車去看兵馬俑,出租車司機對我講,我的飯碗的一半,放在秦始皇家的灶台上……

縣城有一條東西中心路,新縣長決定翻新改造。新縣長提出的方案是60米寬,雙向八車道加綠化帶和人行道。老同志竭力反對,巴掌大的縣城,搞那麼寬的馬路幹什麼?新縣長不得不屈從,方案還是改了,雙向兩車道,加店鋪門前的人行道,寬度不及原方案的一半。三十多年過去了,每當我開車走在這條羊腸街道上,就想起新縣長當初的所謂「勞民傷財」的街道工程如果建成,現在是何等的造福於民。

新縣長還有兩個更大膽的戰略,而且已經有所動作,但最終都在一片反對聲中夭折了。我那時在工業部門工作,有幸參加過有關會議,參與過部分工作,所以記憶猶新。一是將兩個機械廠整合,新上輕型汽車項目;二是利用無線電廠的技術力量,新上彩電項目。當時,全國還沒有幾家汽車廠和彩電廠,這樣的決策不要說在當時,就是現在,也是石破天驚的。新縣長的戰略不只是說說而已,而且說了就做。輕型汽車已出樣車,彩電項目已完成可行性論證。

後來,我基本都在工業部門工作,做過若干工業分析。每當我在電腦前挑燈夜戰,趕寫分析文章時,我的腦海里就浮現三十多年前,新縣長的膽大包天的「形式主義」。 [1]

作者簡介

劉文華,男,法律碩士,律師,英語翻譯,鹽城市詩詞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