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崗職工平均實際工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在崗職工平均實際工資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專有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名詞解釋
在崗職工平均實際工資指扣除物價變動因素後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公式為:
在崗職工平均實際工資=(報告期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報告期在崗職工生活費價格指數)
術語解釋
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在崗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它表明一定時期在崗職工工資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在崗職工工資水平的主要指標。計算公式為:
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報告期實際支付的全部在崗職工工資總額/報告期全部在崗職工平均人數)
在崗職工指在本單位工作並由單位支付工資的人員,以及有工作崗位,但由於學習、病傷產假等原因暫未工作,仍由單位支付工資的人員。
在崗職工可分為在崗長期職工和在崗臨時職工。包括由單位派出學習、勞務及病傷產假並由單位支付勞動報酬的人員。
參考文獻
- ↑ 漢字——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搜狐,2017-12-14
- ↑ 漢字——中華文明的基因,搜狐,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