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禮之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聖禮之爭》是一半圓形龐大構圖。天上的人群和地下的人群均排列成弧形,地面上畫的是人數眾多的教會領袖和高級僧侶,天上畫的是神的三位一體:聖父上帝、聖子耶穌、聖靈鴿子,12聖徒圍成半圓坐在耶酥的兩邊。整個畫面人物雖多,但多而不亂,層次分明,神態各異的人物活動都是緊密相聯,互相呼應。

基本信息

中文名:聖禮之爭

作品尺寸:底寬770cm

作品材質:壁畫 fresco

作者:拉斐爾

外文名:disputation of the holy sacrament

作品年代:1510-1511

現收藏於:現存羅馬梵蒂岡宮簽字大廳

作品簡介

法薩利在其所着的《拉斐爾傳》中這樣描寫《聖禮之爭》:「拉斐爾在另一面牆上畫了天上的基督、聖母、施洗約翰、使徒、聖人、殉教士,他們以天父為中心,坐在雲端,還畫了聖靈,在他們之下是眾多的聖徒,正撰寫着彌撒經並爭論着置於祭壇之上的聖餅。聖徒中有四位教會聖師,聖師周圍是多明我、方濟各、托馬斯.阿奎那、布埃納文圖拉、鄧斯.司各脫、里拉的尼古拉、但丁、費拉拉的吉羅拉莫.薩伏那洛拉修士等聖徒,還有多位基督教神學家和許多真實人像。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1]之一,其影響力更是位居三大宗教之首[2]。基督教創立於公元一世紀,最早發源地位於羅馬帝國的巴勒斯坦省(今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地區)。

空中環畫有四個手持翻開福音書的十天使。拉斐爾用這些形象創造了其他畫家望塵莫及的最完美的作品」。《聖禮之爭》在布局上與「雅典學派」迥然不同。「雅典學派」的結構採用了真正的建築學的配置,高挑的拱門形成了開闊的空間,人物的活動便在這個空間中進行;而在《聖禮之爭》中,這一「建築」是由一組井然有序的人物來表示的,人物的對稱排列精確而又富於象徵意義,力圖表現作為精神世界象徵的空間性。《聖禮之爭》的結構中那些平行的同心圓便是天國的象徵。作品既體現了結構、概念的統一,又不忽略細節的描繪。

畫家簡介

拉斐爾,是意大利傑出的畫家,和達芬奇、米開朗基羅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也是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拉斐爾謝世時年僅37歲,但由於他勤勉的創作,給世人留下了300多幅珍貴的藝術作品。他的作品博採眾家之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是手法主義的代表人物,也代表了當時人們最崇尚的審美趣味,成為後世古典主義者不可企及的典範。其代表作有油畫《西斯廷聖母》、壁畫《雅典學院》等。

拉斐爾潛心研究各畫派大師的藝術特點,並認真領悟,博採眾長,尤其是達·芬奇的構圖技法和米開朗基羅的人體表現及雄強風格,最後形成了其獨具古典精神的 秀美、圓潤、柔和的風格,成為和達·芬奇、米開朗基羅鼎足而立的文藝復興三傑.他所繪畫的聖母畫像都以母性的溫柔以及青春健美,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其中最有名的是《安西帝聖母》、《草地上的聖母》和《佛利諾的聖母》。1513年-1514年年繪畫的大型油畫《西斯廷聖母》,由聖母和聖徒組成的三角形構圖,莊重均衡,聖母和耶穌表現了母愛的偉大。另外,《椅上聖母子》、《阿爾巴聖母》都是他完美無瑕的作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