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安妮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聖安妮教堂位於愛爾蘭科克郡科克市沙丹區,坐落在當地一處山丘的頂端,俯瞰着緩緩流淌而過的利河。這座教堂始建於1722年,其最顯著的特徵是高高聳立的方形鐘塔,是科克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方形鐘塔

高高聳立的方形鐘塔古樸典雅,是用灰色石灰岩砂岩建成,塔分為3個部分,越往上越細,中部有時鐘,上面有鐘樓,有阿貝爾在1750年打造的具有八音響鈴的著名鐘琴。由於弗朗西斯·西爾維斯特·馬奧尼(Francis Sylvester Mahony)創作的著名歌謠「沙丹的鐘聲」而被世人所熟知,因此,聖安妮教堂以它具有八音響鈴的著名鐘琴而聞名。其中最大的一個超過1.5噸重,為了降低振動,它們都被安置在固定的位置。第一個安裝於1752年12月7日,先後在1865年和1906年被重鑄。現如今,遊客可以攀爬至鐘樓,親自敲響鐘聲。

方形鐘塔高36.5米,在塔上可以俯瞰整個城市的全貌,其頂端豎立鍍金的鮭魚狀風標是當地居民最熟稔的城市標誌。

教堂的產生

基督教被正式承認之前,任何公開的祈禱和傳教活動都是不可能的。於是,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和活動都是採取名副其實的「地下活動」。在秘密開挖的地道內,安放一張特製的長桌作為會議之用。地道的兩側壁上,挖出一個個的穴龕,裡面刻畫着粗拙的聖像作為信徒們膜拜的對象。由於怕教外的敵視者發現,這些聖像和聖經故事都採用象徵的手法。如陽光代表上帝,鴿子橄欖枝代表和平、幸福;牧童象徵耶穌,一群羔羊象徵人民,並以此代表耶穌愛人民;一個孩子在洗澡象徵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正在舉行洗禮[1]儀式;這種地下的穴龕盛行於公元1世紀到公元4世紀初葉,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堂建築形式。

從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著名的「米蘭敕令」[2],使基督教取得了國教地位,在此之後,地下的穴龕活動終止停止了,地面的基督教教堂建築開始出現。

旅遊信息

必去理由:科克市最主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景點所在大洲: 歐洲【Europe】

景點所在國家/地區:愛爾蘭[Ireland]

景點所在省、州:科克郡 [County Cork]

景點所在城市:科克市 [Cork City]

視頻

聖安妮教堂 相關視頻

聖安妮教堂3D聖誕投影
聖安妮教堂高清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洗禮的意義,新浪博客,2010-05-31
  2. 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基督教的新紀元,個人圖書館,2021-06-16